日本经济 编辑

日本经济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在泡沫经济后成长率一蹶不振,21世纪初期有回温现象,但是失业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多数成长率还是来自大企业的资方获利。当地时间2024年2月15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9%,反映物价上涨的GDP名义增长率为5.7%。2023年日本GDP初步统计数据为591.482万亿日元,约合42106亿美元,低于德国的44561亿美元。2024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决定解除负利率政策。这是日本央行时隔17年首次加息。

经济数据

编辑
日本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531.4万亿日元,增长率为1.7%。截至2018年11月底,外汇储备达12583亿美元。汇率:1美元≈113日元(2018年11月)。完全失业率:2.5%(2018年11月)。

2021年11月,日本工业产值环比增长7.2%,预估4.8%,同比增长5.4%,预估增长2.9%;预计12月份工业产值环比增长1.6%;预计2022年1月份工业产值环比增长5%。

2022年

2022年5月18日,日本内阁府发布2022年一季度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占有不小的份额。2011年动画产值达2000亿日元 ACG相关产业达1万亿日元。

2012年日本国内GDP为5.96万亿美元 折合596万亿日元。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0.2%, GDP占有量略低于中国。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

东京国际动漫节,并对秋叶原动漫销售聚集区、吉普力动漫园区、迪斯尼儿童乐园和迪斯尼海上公园等东京、大阪两地的动漫园区开展了考察活动,切身感受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体会颇多。

产业链衔接良好

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良性再循环,极具品牌价值的可以开发具备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以上模式是日本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以漫画为基础发展产业的模式。

之所以说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完整,是指上述产业链衔接良好,形成了效益递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日本动漫具备了4个产业特点:一是规模形成。动画播出、漫画销售、衍生品销售、动漫广告在日本随处可见,已影响到日本整个社会生活。

二是复制效果明显。动漫出版物和衍生品是最典型的复制产品,具备产业化基本特征。三是商业模式确立。日本动漫各环节都具备了投入产出良性模式,形成有现金流支撑的产业链模式。四是持续经营。20%至30%作品的成功率,保证了创作热情和成功产品的深度开发,动漫产业形成了持续发展势头。

几乎所有当代日本人都受到漫画影响,如同中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连环画对中国人的影响一样,只是日本的漫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影响持续扩展。日本现首相喜爱动漫,日该企业高管人员办公桌上常有漫画书,电车、地铁、街头阅读漫画书的人随处可见。

在迪斯尼和环球影视城,经随机询问,日本东京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年不少于两次到迪斯尼乐园游玩,回头客在八成以上。更重要的是,许多年轻人对动漫形象的崇拜、模仿会影响一生,部分动漫作品的出品人对此十分重视,像宫崎骏等人对动漫形象的维护十分尽心。

消费市场广泛

漫画正成为一种语言工具,许多产品说明书、提示内容、企业标识、广告制作都使用动漫语言,虚拟文化正成为一种潮流。

日本动漫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形成了良性互动态势,许多青少年对绘制漫画有浓厚兴趣。一位22岁的漫画作者对笔者说,他出钱参加展会是要展示自己的电脑绘图技术,希望有投资人或合伙人出现。日本的漫画出版遵循低成本原则,新闻纸胶版印刷,每册定价在400日元(约25元人民币)以下,书在150页左右。定价不会对消费者构成消费障碍。方便普通消费的做法,有利于市场打下扎实基础,因为有广泛消费的市场才会导致供销两旺的局面。

此外,漫画出版和付费有线电视的结合,衍生品的及时推出,又相互促进形成综合消费,市场形成良性发展基础。

合作机制清晰

日本动漫产业链条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衍生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等都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合作机制,力争把自己范围的工作做得最好。

漫画动画工作室与企业资助合作也形成很好的模式,比如铁臂阿童木和电器公司的捆绑模式被广泛推广,企业既资助了漫画、动画工作室,同时借助漫画动画的广泛传播带动资助企业品牌广为认知,企业品牌也增加了文化附加值。

日本动漫产品创作比较踊跃,创作者清楚产品推出和市场认可的风险关系,20%至30%的作品会被社会认可,5%的作品可以成为比较成功的作品,1%的作品会成为持久发展的品牌。形象可爱、成为偶像、贴近人性、深入人心是动漫形象设计追求的目标。

培养受众用心

日本动漫作品大致分为面向青少年和面向成年人两类。面向青少年的内容分类很多,科幻、侦探、童话、校园、励志、规劝、搞笑、幽默、探险、女生等主题构成主要内容;成年人的作品主要是搞笑、幽默、调侃、惊险、家庭等内容,色情类有扩大蔓延趋势,路边的书店都可以买到,但有18岁以下禁读的标识。

与日本动漫策划人员座谈时,他们始终强调抓住青少年的心理,反映他们的生活并引导他们的生活和时尚潮流,还强调要跟踪他们并服务一生。他们的观点听起来有些理想,但确实有道理。日本的动漫销售很普及,除了随处可见的动漫书店、衍生品专卖店之外,商场和超市都有漫画书、CD动漫游戏光盘、玩具、衍生品销售,电视台几乎都有动画时段或动画频道。在书店和电视预告中,可明显看到对动漫书、电视剧的预告和预订启示。还有一些类似歌迷会的俱乐部做法,都可见动漫企业对受众培育的良苦用心。

其他产业

资讯产业

媒体(娱乐)产业

超细微技术产业・纳米产业

医药产业

遗传基因·生物产业

能源矿藏

编辑
原油和铁矿石的生产极少。地下资源相当匮乏(但是各种矿产在日本都有发现,有“能源博物馆之称”)。不过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玻璃和一些建筑材料的原料如圭石等储藏丰富,被大量开采。过去大量生产金、银、铜和煤炭。

在战国时期曾是世界上的主要黄金产地。仍有大量煤炭矿藏,但质量较低,没有开采。仍有一些金、银的富矿,但因开采成本高而开采甚少。日本海沿岸出产极少量的石油与天然气。在房总半岛有天然气的开采。在日本近海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石油、可燃冰矿藏。但是因为成本考量而没有开采计划,仍处调查阶段。

木材资源同样丰沛。在近海拥有众多渔场,捕鱼量世界第一,但是因为滥捕沙丁鱼等原因,渔业资源面临急剧减少的危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多,且水土保持良好,因此日本拥有大量高质量的软水,生产出的饮料品质很高。

富士山富士山

产业

因为该国内市场大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使得加工贸易兴盛,所以制造业也比较强。特别是工业技术在世界上属于高水平,在众多领域之中,是其他发达国家和开发中国家的典范,同时也是个威胁。尤其是汽车、电子学、造船以及钢铁等产业在世界大战之后有很大的成长,拥有多数世界企业。

技术贸易对于技术的依存性,从进口过量到输出过量有长期性的变化倾向。工业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附加价值很高,到处都能看到独自的技术开发成果。例如日本对于工业用机器人的生产量约占世界的七成,以及世界上所使用的工业用机器人约有六成都是在日本运作。日本的工业界几乎都是机械化,而且可以说是效率非常高的产业。此外,家庭用机器人这个概念也是由日本所提出来的。

贸易

主要的贸易伙伴有美国、东亚、东南亚、沙特阿拉伯等。与中国大陆和亚洲地区的贸易额大幅成长。长期维持出超。主要的进口物品以原材料为主,包括石油、铁矿石、半成品和食品等。出口汽车、电子产品、家电、机械和工业用机器人等。

日本日本

金融

江户时代时,德川幕府推行金融政策。另外,批发行等等开始经营借贷业。

进入平成时代后,泡沫经济的崩坏和主管国家财经的大藏省内发生的诸多不良事件,90年代末期,股价和房地产价格暴跌、企业大量倒闭给日本金融机构带来大量的有毒资产,资本充足率低下,导致北海道拓殖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日本大型上市银行以及许多中小金融机构相继倒闭,金融体系面临危机。

政府制订出金融机构削减不良资产的时间表,先后筹措了120万亿日元向金融机构注资,并降低利率与实施超宽松金融政策,经过多年艰难调整,金融机构终恢复了活力,有毒资产大幅下降,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高。2005年上半年,理索纳金融控股就赚了1743亿日元的税后纯利,大型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资产已降到3%以下,景气又见复苏。

然而,20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日本四大银行2007至2008年次贷相关亏损预计达47亿美元,约合其预期利润的近30%。金融业的荣景是建立在美国泡沫之上的相关金融产品,日本大部分金融机构习惯将投资金投入的高利率高风险的次贷相关产品。2009年初,野村控股利润下跌71%、三菱UFJ金融集团下跌68%,诸多金融机构资产遭次贷爆发事件揭露后,都跌回到日本本土泡沫经济前的水平。

问题展望

编辑

产业空洞化

19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引发人力成本提高,许多工厂迁移到海外,导致产业空洞化现象。,一些企业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据点,以防止技术外流和保持竞争力。不少人提倡将企业迁回日本。

金融效率低下

泡沫经济期间由于融资过剩而后续实际抵押品(房产和土地)价值遽减。银行因此负担巨大不良债权。

创业困难

比起欧美在日本创业较难.要探究原因,许多人会举出因为在日本只能向金融机关借钱.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要向金融机关借钱相当难.即使借到,利率也很高.万一创业失败就必需背负大量负债.针对这问题,日本政府于2004年修改法令,建立起一元也可以创业及种种经营支援的体制.但是效果还是未知数.

贫富差距

资本主义常见问题日本社会也发生;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社会主流,转变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中产阶级逐渐消失)。大前研一所著M型社会一书探讨日本此种怪现象,可能来自于全球化和产业升级结构,越中下层的人越遭到冲击,而富人阶级却没有遭到冲击甚至因而获利,导致阶级拉大,衍生出价值观崩坏和职场伦理瓦解等文化现象。

过密与过疏

由于工业,特别是出口贸易的高速成长。人口逐渐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特别是首都圈。产生了人口过疏的现象,而城市则出现人口过密。为此,日本建设了全国高速路网,在地方兴建医院和学校等公共设施。持续的大规模公共建设扭转了地方的衰退局面。

公共债务庞大

日本公债自2006年达八百三十二兆日圆(约七兆美元),约为GDP170%,北海道夕张市亦成为日本首个地方都市因过度扩张支出而宣布破产的政府机关。

劳动环境

日本引以为傲的沿革性职场伦理和终身雇用制,随着泡沫经济和M型现象而崩溃,类似打零工的“派遣人力”也应运而生,虽然日本有亚洲相对完善的劳工退休计划,但是劳动环境持续恶化是不争的事实。

面临艰难抉择

日本新任领导上任后,面临着解决通货紧缩以及刺激经济需求的全新尝试。因此“安倍经济学”是否可以拯救日本经济,并且使该国财政管理以及社会保障体系重新恢复信心呢?日本经济及财政面临艰难抉择。

负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2024年3月19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解除负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设定在0%至0.1%区间。这是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来,时隔17年首次加息。

下一篇 设备更新

上一篇 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