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曲 编辑
组曲是一种器乐套曲体裁。指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作品。早期的古组曲一般包括4首舞曲,在速度和节奏上构成乐章之间的对比。近代组曲的各乐章可采用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以及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多种多样的曲式,有时也采用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概述图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舞蹈
除了键盘乐组曲外,巴洛克时期其他形式的组曲也很流行。具有代表性的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创作的4首《管弦乐组曲》、6首《大提琴组曲》以及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和《烟火音乐》组曲 。
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后半叶,随着古典主义时期理性和逻辑思维的影响,古典组曲逐渐失去了巴洛克时期的繁荣,只有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和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写过一些组曲性作品,叫做“娱乐曲”、“小夜曲”等 。
浪漫主义时期
作曲家乔治·比才
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产物,近代组曲常采用标题音乐的形式,多具有描写性质,各乐章间并非具有逻辑连续性,但统一于标题。近代组曲作为套曲形式的一种,结构宽松、自由,符合了浪漫主义自由奔放的特性。因此在浪漫主义时期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
20世纪
作曲家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时期 | 分类名称 |
---|---|
巴洛克时期 | 古组曲 |
古典主义时期 | |
浪漫主义时期 | 近代组曲 |
20世纪 |
主要分类以上参考资料:
在结构上,近代组曲的各乐章可采用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以及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多种多样的曲式,有时也采用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
时期 | 作曲家 | 主要贡献或交响曲代表作 |
---|---|---|
巴洛克时期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代表作:《法国组曲》《英国组曲》。 |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 代表作:《水上音乐》《烟火音乐》。 | |
浪漫主义时期 | 乔治·比才 | 代表作:《卡门》组曲。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代表作:《天鹅湖》组曲。 | |
爱德华·格里格 | 代表作:《培尔·金特》组曲。 | |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 | 代表作:《图画展览会》。 | |
20世纪 | 阿隆·科普兰 | 代表作:《我们的城镇》。 |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 代表作:《火鸟》《春之祭》。 |
以上代表人物参考资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