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音单簧管 编辑
低音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又名低音黑管,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装拆的喇叭口,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
中文名:低音单簧管
外文名:Bass clarinet
别名:低音黑管
类型:木管乐器
制作材料:木料、硬橡胶或金属
低音单簧管
现代低音单簧管大都以非洲黑木所制成,亦有用塑料树脂作为材料。它的管身粗而直,上下的直径相同。由于体积较大,为方便乐手吹奏,吹管部份扭成如问号(?)的形状。而喇叭口亦改成如萨克管般的向外兜出(据闻萨克管的发明者萨克就是因为看见低音单簧管的喇叭口设计,后来将此套用在萨克管上)。另外,低音单簧管手和巴松管手一样,会配带肩带并将乐器固定在金属扣上。
低音单簧管同样采用贝姆指法,按键位置和单簧管基本上是相同。现代的低音单簧管添加了新的按键,可以吹出相等于巴松管的最低的B?1音。这不但令低音单簧管的音域得以扩阔,亦令它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机会。
记谱法、音域
低音单簧管的记谱音域
低音单簧管的实际音域低音单簧管同样是移调乐器,十九世纪时沿用单簧管的记谱法,使用高音谱号,但实际音高比记谱低一个大九度。使用高音谱号是因为低音单簧管是由单簧管手兼任,使用相同的谱号可大大减少读谱上的不便,亦使乐手换转乐器时更容易。到了二十世纪,作曲家如浦罗哥菲夫、拉赫曼尼诺夫等改以低音谱号标记,令到实际音高比记谱低一个大二度,到高音域时才转回用高音谱号(但同时亦存在相距九度或二度之分)。分谱则仍原用高音谱号。
低音单簧管同样拥有超过三个八度的音域,现代改良版现时更可吹奏接近四个八度。
最早于管弦乐中使用低音单簧管的,是梅尔卡丹特于1834年完成的《安提俄克的埃玛》(Emma d'Antiochia)当中的第二幕,当中他指定了一样名为“glicibarifono”的乐器,就是低音单簧管。后来,贾科莫·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于1836年首演的歌剧《胡格诺教徒》(Les Huguenots)第五幕中亦安排了一段低音单簧管的独奏。
其他较著名运用低音单簧管的管弦乐作品包括有:
柏辽兹:《葬礼及凯旋大交响曲》、《谢恩赞美颂》、歌剧《特洛伊人》
拉威尔:舞剧《达夫尼与克罗伊》、管弦乐《圆舞曲》、为穆索斯基《展览会图画》的配器
华格纳:歌剧《唐怀瑟》、《崔斯坦与依索德》、《指环》、《帕西法尔》
李斯特:交响诗《山上能所看见的》、《塔索》、《但丁交响曲》
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命运的力量》、《唐·卡洛》、《法斯塔夫》
普契尼:除了第一出歌剧《薇丽(又称:群魔乱舞)》(La Villi)外,所有歌剧,包括《托斯卡》、《波希米亚人》、《蝴蝶夫人》等都有用上
马勒:所有交响曲
理查德·施特劳斯:除《唐璜》(Don Juan)外的所有交响诗
勋伯格:《古雷之歌》
普罗科菲耶夫:第2-7号交响曲、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萧士塔高维契:第4号交响曲、第7号交响曲、第8号交响曲、第10号交响曲、第11号交响曲、第12号交响曲、第13号交响曲
拉赫曼尼诺夫:第2号交响曲、第3号交响曲、《交响舞曲》、《死之岛》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彼德罗斯卡》、《火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