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片琴 编辑
钢片琴为法国米斯泰尔发明。最初的发音体用一系列音叉,亦称钢叉琴。1886年正式命名,实际的钢片琴音条和共鸣管均以铝制作。
中文名:钢片琴
外文名:celesta
发明者:victer
发明年份:1886年
性质:乐器
相关作品:柴可夫斯基《胡桃钳》
mustel:是法国乐器公司名称;celesta的意思是天上之音。
钢片琴外形如小形簧风琴,声源体为金属板条,以类似钢琴的击弦机击奏、有踏板制音器控制音响的长短,和键盘钢条琴相似,但每一钢音条下方附有共鸣管,放大音量,并使音色清晰纯净。
钢片琴音域一般为CC(4),4个八度。属于键盘乐器,最早在作品中使用钢片琴的是柴可夫斯基,用在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糖果仙子舞”中。钢片琴与钢琴演奏方法相同,可演奏音阶、半音阶、和弦、分解和弦、琶音等。其力度较弱,可独奏也可为其他乐器增添色彩。
钢片琴
钢片琴的音域从中央C到中央C上面4个或5个八度,音乐的记谱比实际音响低1个八度。钢片琴1886年由法国巴黎的A.米斯泰尔发明,最初称音叉琴。1886年正式命名为钢片琴。实际上现在的音条和共鸣管均以铝制成。首次被柴科夫斯基在舞剧《胡桃夹子》的小糖果仙女的舞蹈中使用。后来的钢片琴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B.巴托克的《为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
和键盘铁琴不同的地方:
(1)键盘形铁琴使用硬质琴槌敲奏,钢片琴是使用和钢琴一样的琴槌。
(2)键盘形铁琴没有共鸣板,钢片琴有木制共鸣板。
(3)钢片琴的音板两头有另和皆有钢块,铁琴则没有。
盖西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柴可夫斯基《胡桃钳》中的《糖梅仙子》
巴尔托克「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音乐」
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
约翰威廉姆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配乐海德薇主题
水族馆由钢片琴刻划阳光下的景象,钢琴、长笛以及弦乐共同展现澄澈的清水与悠游的鱼群。
钢片琴巴尔托克「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音乐」匈牙利作曲家巴托的「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音乐」是于1936年应瑞士巴素室乐团委约创作。
乐器编制为双弦乐队、钢片琴、竖琴、钢琴、定音鼓、军鼓、大锣、低音鼓、钹及木琴,这个独特的乐器选配在当时来说可算是颇具创意的。从标题中可以想像出钢片琴(celesta)应该是当时较为时髦的乐器,否则巴托不会刻意引述它,而且除了在极少乐段外钢片琴绝少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并在大部份时间内没有被应用。
其实在弦乐为主基础上竖琴与钢琴反而有较高的曝光率。虽然其他敲击乐器基本上只赋予了点缀性的角色,但巴托在音色的创意上向前走了一大步。他甚至在乐谱上提供了明确的乐器摆放位置,在混合不同声响时在方向感上有周详的考虑。但这首作品最成功之处着在于其高度统一的曲式组织和严谨精细的对位布局上。全曲虽然分为四个乐章,但全都建基于首乐章起首的主题上,在反覆应用、变奏和发展这单一萌芽乐思的过程中可以隐约找到贝多芬老练手工的影子。在每一新变异种各有其独立新生命的同时,全曲给人一种极度统一、乐思连贯的感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
上一篇 管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