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格什温 编辑

犹太裔美国作曲家

乔治·格什温乔治·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原名雅各布·格肖维茨(Jacob Gershowitz),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俄罗斯犹太裔美国作曲家。1924年,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谱写《蓝色狂想曲》。1937年夏,格什温因患脑癌去世,享年39岁。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乔治·格什温

外文名:George Gershwin

民族:犹太人

国籍:美国

出生地:纽约市布鲁克林

出生日期:1898年9月26日

逝世日期:1937年7月11日

星座:天秤座

身高:179 cm

代表作品:波吉与贝丝、蓝色狂想曲、歌曲集、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职业:作曲家

人物经历

编辑
1904年,在哈姆雷特大街第一次接触音乐 。

1910年,家里购买了一架钢琴,上了第一次钢琴课。

1912年,查尔斯·汉比策成为格什温的钢琴老师。

1914年,格什温成为位于锡盘街雷米克音乐出版社的歌曲推销员。

1915年,爱德华·基伦尼成为格什温的老师;同年,作为圆舞曲钢琴家第一次录音。

1916年,所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出版。

1918年,为轻音乐剧《辛巴达》作曲,剧中《苏瓦居河》受到欢迎 ;同年,通过马科斯·德雷福斯得到了哈姆斯音乐出版社的一份合同;同年,为女歌唱家路易斯·德莱赛和诺拉·巴耶斯伴奏;同年,为音乐剧《八点半》创作了四首歌曲。

1919年,创作《拉拉露西尔!》,开始了百老汇作曲家的生涯;同年,创作歌曲《斯万尼》。

1922年,独幕歌剧《蓝色的星期一》首演。

1923年,作品《彩虹》在伦敦演出;同年,在艾娃·戈杰的音乐会上为她伴奏。

1924年2月,《蓝色狂想曲》在纽约爱奥利安音乐厅首演,钢琴由格什温亲自演奏 ;同年,音乐戏剧《夫人,请好自为之》首演。

1925年,应纽约交响乐协会邀请,创作《F大调钢琴协奏曲》。

1927年,作为钢琴家在列文森体育场登台演出,演奏了《狂想曲》和《协奏曲》。

1928年,游历了巴黎,根据当时的印象创作出《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并在纽约由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

1931年,创作音乐剧《我为你歌唱》 ;同年,为音乐剧电影《妙趣横生》作曲 。

1932年,创作钢琴与乐队《第二狂想曲》;同年出版《歌曲集》;同年,《古巴序曲》首演;同年,凭借音乐剧《我为你歌唱》获普利策奖,这是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音乐剧作品 ;同年,创作了钢琴与弦乐队合奏的《第二狂想曲》 。

1934年,创作歌剧《波基和贝丝》,这是格什温一部歌剧作品 ;同年,穿越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巡回音乐会演出,作品《我进行节奏的变奏》进行首演;同年,在电台录制了一系列题为《格什温音乐制作》的节目 。

1936年,受聘于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大学 。

早年经历

格什温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曾在美国流行音乐大本营廷潘胡同为一家出版商推销歌曲,从此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十七岁时创作第一首钢琴曲《你想要的,你无法得到,你得到的,你已经不想》1919年凭借一首《斯万尼》蜚声全国。他父母为俄国犹太移民,约1893年时移居美国。格什温1899年9月26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

1913年从查尔斯·汉比策尔学钢琴,后又师从爱德华-基伦尼(Kilenyi)和鲁宾·戈德马克(RubinGoidmark)学习和声和理论。16岁时,他在受雇于勒米克音乐公司,成了专门“写电影插曲的人”,并写了大量的流行歌曲。逐渐成为百老汇和好莱坞超越了传统音乐风格中的幻想性质而创造出天才作品的作曲家。他善于把精深复杂和原始质朴的风格熔于一炉,使音乐中独特的个性至今未减其半点魅力。

一举成名

他14岁时曾师从汉比策(C.Hambitzer)弹奏钢琴,表现出极高的天份。1914年辍学高中,进入纽约出版商雷米克(Remick)的公司,担任钢琴手。两年后辞职,开始创作。1916-1920年间主要从事歌曲创作,这些早期的歌曲以通俗易唱和富于旋律性而流传甚广,1919年他凭借一首《斯万尼》(Swanee)蜚声全国。此后又创作了不少舞台音乐剧。

鼎盛时期

乔治·格什温乔治·格什温

1924年3月发表交响曲《蓝色狂想曲》,克莱斯勒、艾尔曼、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等当代音乐家参加了首演。1925年,纽约爱乐乐团开始委托他作曲,由于未接受过正统的音乐教育,此时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学习作曲理论,并得到了杜克(VernonDuke)、列万特(OscarLevant)和勋伯格等作曲家的帮助。1928年赴巴黎休养又推出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奠定了他在美国乐坛的作曲家地位。他的音乐剧《开始奏乐》(1927)、《疯狂女郎》(1930)、《我为你歌唱》(1931)曾轰动一时。《我为你歌唱》对美国总统选举予以辛辣讽刺,音乐轻快活泼,特具美国爵士流行风味,荣获普利策奖。30年代起开始涉足电影音乐,为好莱坞电影作曲。1935年完成影响巨大的黑人歌剧《波吉和贝丝》(PorgyandBess)。

人生末尾

乔治·格什温乔治·格什温

1936年格什温兄弟转到好莱坞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他们为《我们跳舞吗》(Shall We Dance,1937)、《困苦中的年轻女人》(A Damsel Dn Iistress,1937)谱为另一部影片《古德温闹剧》(The Goldwyn Follies,1938)写曲时,乔治病倒了,不久于1937年6月去世。尽管当时他病得很厉害,他为该部电影写的歌曲《爱情走来》与《爱情就在这儿》都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主要作品

编辑

器乐作品

创作时间

作品体裁

作品名称

1917年

键盘

《里阿尔多·里普斯》

1919年

弦乐四重奏

《摇篮曲》

1924年

键盘与爵士乐队

《蓝色狂想曲》

1925年

键盘与管弦乐队

《F大调协奏曲》

1925年

小提琴与键盘

《短篇故事》

1928年

管弦乐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1932年

键盘与管弦乐队

《第二狂想曲》

1932年

钢琴伴奏

《歌曲集(歌曲18首)》

1932年

管弦乐队

《古巴序曲》

1934年

键盘与管弦乐队

《我有了节奏》

1936年

交响组曲

《鲶鱼排》

歌剧作品

创作时间

作品体裁

作品名称

1922年

独幕剧

《蓝色的星期一》

1935年

三幕歌剧

《波基和贝丝》

音乐喜剧

创作时间

作品体裁

作品名称

1918年

音乐喜剧

《八点半》

1919年

音乐喜剧

《拉拉露西尔!》

1919年

音乐喜剧

《午夜的莫里斯舞》

1920年

音乐喜剧

《1920年乔治·怀特的丑闻》

1921年

音乐喜剧

《危险女郎》

1921年

音乐喜剧

《1921年乔治·怀特的丑闻》

1922年

音乐喜剧

《1922年乔治·怀特的丑闻》

1922年

音乐喜剧

《我们的耐尔》

1923年

音乐喜剧

《彩虹》

1923年

音乐喜剧

《1923年乔治·怀特的丑闻》

1924年

音乐喜剧

《可爱的小魔头》

1924年

音乐喜剧

《1924年乔治·怀特的丑闻》

1924年

音乐喜剧

《报春花》

1924年

音乐喜剧

《夫人·请好自为之》

1925年

音乐喜剧

《再告诉我一些》

1925年

音乐喜剧

《踮着脚尖走》

1925年

音乐喜剧

《火焰之歌》

1926年

音乐喜剧

《啊,凯》

1927年

音乐喜剧

《乐队奏起来(1)》

1927年

音乐喜剧

《滑稽的脸》

1928年

音乐喜剧

《罗萨莉》

1928年

音乐喜剧

《宝贝女孩》

1929年

音乐喜剧

《歌女》

1930年

音乐喜剧

《乐队奏起来(2)》

1930年

音乐喜剧

《疯狂的女孩》

1931年

音乐喜剧

《我为你歌唱》

1933年

音乐喜剧

《原谅我的英文》

1933年

音乐喜剧

《让他们吃蛋糕》

电影音乐

创作时间

作品名称

1931年

《美味可口》

1937年

《困境中的少女》

1937年

《让我们共舞》

1938年

《歌德维恩的蠢事》

人物评价

编辑
乔治·格什温音乐的基本格调当然是美国的;鲜明的爵士乐和拉格泰姆的情调格什温在童年时代就已经熟悉了。但是在格什温的音乐中俄罗斯-犹太风格也许几乎是同样强烈的。这方面表现在经常使用古老的教会调式——这些调式的移植是十分罕见的。各种影响结合得如此绝妙,就好像是一次完成的,但它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这种一次性的现象:乔治·格什温 。(弗兰茨·阿勒尔评)

无论如何乔治·格什温是一位天才的优秀歌曲的创造者;这些歌曲既不是爵士乐,也不是古典音乐,然而它们却是不朽的 。(作曲家彼得·米歇尔·哈默尔)

音乐世界在两方面需要感谢乔治·格什温。一方面是一种新的娱乐音乐,它由于与美国生活方式相联系而造成与当地娱乐业和由有色人种创造的舞蹈音乐和布鲁斯的结合。另一方面要感谢他创造了一系列歌曲,它们形成进行无限演绎和即兴演奏的基础 。(迪特里希·舒尔茨·科恩评)

下一篇 万瑞兴

上一篇 埃乃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