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士出身 编辑
进士出身是科举考试取中的一个等级。宋代进士科考第分五甲,第三甲即称进士出身。元、明、清经殿试取录者共分三甲,第二甲若干人,均赐进士出身。此外,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也可统称为进士出身。
中文名:进士出身
性质:科举制术语
宋太宗淳化三年分进士为五等(进士分为五等自此始),一、二、三等赐进士及第,四、五等赐进士出身。仁宗天圣五年分进士为六等,后又变回五等,定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甲为“进士出身”,第四、五甲为“同进士出身”(同出身),后曾改第五甲为“同学究出身”。南宋孝宗时改为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又称亚元(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
三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赐同进士出身。
明清取士,除两朝开创之初外,大体每科取士三百人左右,又因题请及恩诏而另增五十名或一百名的,属于特殊情况,并非“恒制”。同进士出身的进士也是正牌进士,只是名次靠后而已,三甲进士也可以去考庶吉士。会试定去留,殿试排名次,殿试排出的名次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当时的评阅试卷的读卷官的好恶和作为主考官的皇帝的心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