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誉卿 编辑
许誉卿,生卒年不详,字公实,号霞城,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末年官员。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金华推官。天启三年(1623年),召为吏部给事中,抗疏极论魏忠贤大逆不道,又上疏营救赵南星、高攀龙等名臣,削秩归。崇祯年间,起官复任,主张罢免阉党余孽房壮丽、安伸、杨维垣等人,不久被薛国观冠以“东林党结党乱政”的罪名致仕。崇祯七年(1634年),起任故官,历任工科都给事中。崇祯八年(1635年),弹劾阁臣温体仁、王应熊等人玩忽职守,后因为谢升所污蔑,被勒令致仕。福王立,起用许誉卿为光禄卿,没有赴任。 明亡后,许誉卿剃发为僧,很久以后才去世。
(概述图来源:南京博物馆藏 )
全名:许誉卿
字:公实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
主要成就:弹劾魏忠贤
主要作品:《三垣疏稿》
最高官职:工科都给事中
早年经历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许誉卿考中进士,授金华推官。
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许誉卿被选为候补给事中。
弹劾魏党
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许誉卿被征召授予吏科给事中, 上疏说锦衣世职,不应当滥授给保姆、宦官。织造宦官李实诬陷弹劾苏州同知杨姜侵占巡抚、巡按的职权。明熹宗亲笔下诏说杨姜贿赂许誉卿上疏,停发许誉卿半年俸禄。杨涟弹劾魏忠贤,许誉卿也上疏直言极力论述魏忠贤大逆不道:“这与汉代的宦官勾结赵娆,唐代的宦官气势压过中外,宋代的宦官掌管军队、假传圣旨、离间两宫有什么不同!”魏忠贤非常愤怒。
许誉卿又说:“内阁是政治的根本重地,而拟旨大权却拱手交给内廷。厂卫一接到拷问的圣旨,就五毒齐施。近来又使用立枷法,士民因此而枯颈而死的不知有多少人。又施行几十年未用过的廷杖,使士大夫蒙受毒害,这难道可以表明君王的恩德吗!按祖宗的制度,宦官不能掌管军队。现在京城守卫日益繁盛,内操没有停止,在宫廷内聚集虎狼之师,在宫禁之中显示武力,如不早点清除,必定留下后患。”于是魏忠贤更加愤怒。适逢赵南星、高攀龙被放逐,许誉卿就联合同僚上疏论说救助他们,于是被降职归家。
抗阉辞官
天启七年(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诛杀崔呈秀、魏忠贤二人,准备对全国的官吏进行考核。阉党余孽房壮丽、安伸、杨维垣等人企图收拾余烬,多次下诏起用废官,总是被把持而不能进用,并拉拢同伙。这时许誉卿已经被起用为兵科给事中,他上疏争论。
吏部尚书王永光一向依附阉党,仇恨东林党人,尤其阴险狠毒。在诏定逆案时,颂扬宦官的人被列为逆党,王永光整治逆案时就暗中维护这些当初和自己一起依附魏忠贤的人。南京给事中陈尧言上疏弹劾王永光是阉党的余孽,不应当担任重要的职务。然而明思宗正眷顾王永光,责备陈尧言。许誉卿又上疏争论,于是都给事中薛国观因为自己也是阉党的余孽,就揭发许誉卿及同官沈惟炳是东林党人,结党乱政。许誉卿上疏辩白自己无罪,当天就辞去职务走了。
起任故官
崇祯七年(1634年),许誉卿起任故官,历任工科都给事中。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流贼攻陷颍州,许誉卿请求紧急调五千人守凤阳。奏疏呈上后,凤阳已经陷落,皇陵被毁。许誉卿痛心疾首,直接揭发兵部尚书张凤翼贪位失事,以及大学士温体仁、王应熊玩弄寇贼、加速祸患的罪行。他说:“贼人在陕西、山西时,早设总督,阻止他们渡过黄河,祸患止于西北一角罢了,然而侍郎彭汝楠避而不见,不肯行动。等到贼人进入湖广、河南,人们说我们两面夹攻,然后才不得已而议设总督。侍郎汪庆百又避而不见、不肯行动,于是推托给边疆的陈奇瑜。鞭长莫及,酿成了今天的祸患,这不是枢臣的固位失事吗?流寇造反已经很久了,枢臣因为东南边境的震邻之祸,才开始有淮抚操江移镇的奏疏,有见识的人已遗憾它太晚。到奉旨时,就说不必移镇。我看各地方稍有兵力,贼人就不敢轻易侵犯。凤阳是什么地方,让巡抚早些移镇,难道会有今日之祸!现在枢臣以曾经请求移镇为借口,抚臣以不必移镇为理由,那么辅臣想掩盖玩弄寇贼、加速祸患的行为,怎么可以得到呢?”明思宗以苛求责备他。
而这时言官吴履中等人又纷纷上奏章弹劾温体仁、王应熊互相称颂,说:“他们拟旨慰留说忠诚正直,说有谋略,说绝无私心且奉公,说对济时艰有巨大贡献。不知道此时此刻,忠诚正直在哪里,而奉公、济时艰又做了什么事情呢?”许誉卿又上疏论辩,明思宗仍然不闻不问。许誉卿说:“皇上驾驭朝廷已经多年,执法不容宽贷,唯独对于误国的辅臣不予惩问。现在巡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缨都已经相继被逮捕了。辅臣却能从容入朝,退朝后悠然自得,难道能超然事外吗?”明思宗始终不听。
致仕为僧
许誉卿在天启年间时,谢升是文选郎。到这时,谢升升任吏部尚书,而许誉卿仍然留在原职位上。许誉卿因为资历深应当升任京官,谢升按照温体仁的意思,把他调到南京。大学士文震孟生气地对许誉卿说了些冒犯谢升的话,谢升也生气了。正好山东布政使劳永嘉贿赂营求登莱巡抚的职位,把贿赂的银币送到给事中宋之普的家中,谢升等人列名举发,被给事中张第元所揭发。明思宗责问谢升,言官于是想攻击谢升和都御史唐世济。许誉卿认为唐世济依仗温体仁,罪恶尤其严重,应当先除掉他。御史张缵曾就单独弹劾谢升,谢升怀疑是许誉卿和文震孟的主意,宋之普又从中挑拨。在这之前,福建布政使申绍芳也想得到登莱巡抚的职位,许誉卿曾对谢升谈过。谢升于是上疏攻击许誉卿,说他是谋求北方的职位,不想调往南方,为的是把持朝政的位置,并涉及到受申绍芳嘱托的事。温体仁从中间主使这件事,许誉卿于是被削籍为民,申绍芳被逮捕问罪后发配戍边。
崇祯十五年(1642年),御史刘逵及给事中杨枝起相继上疏举荐许誉卿,最终没有任用。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起用许誉卿为光禄卿,没有赴任。 当时,平湖监生陆浚源为他的兄长兵部员外郎陆澄源诉讼“逆案”冤情,阿谀马士英和阮大铖,牵连到三案都诋毁许誉卿。许誉卿上疏辨白说:“诸臣把辅佐皇上作为正义,都是从伦常次序出发罢了。光庙母子没有隔阂、先帝为社稷而死,有什么嫌疑、有什么可怀疑的!而小人无端播弄,假借陆浚源的手!皇上追削温体仁的谥号,万口称快;陆浚源却歌颂他的平章之功。太过分了!这些人结党欺蒙皇上。”阮大铖更加愤怒;将要兴起大悲狱,指斥许誉卿为五十三参的首领。 明亡后,许誉卿剃发为僧,很久以后才去世。
许誉卿为官期间,刚正不阿,多次上疏弹劾奸臣,史称“其有直臣之风”,其主要政绩如下:
担任吏科给事中期间,上疏直言极力论述魏忠贤大逆不道,又极力营救赵南星、高攀龙等东林党名士,被降职归家。
担任兵科给事中期间,上疏罢免阉党余孽房壮丽、安伸、杨维垣等人,上疏弹劾王永光是阉党的余孽,后为薛国观弹劾辞职。
担任工科都给事中期间,揭发兵部尚书张凤翼贪位失事,以及大学士温体仁、王应熊玩弄寇贼、加速祸患的罪行。
陶崇道:沈惟炳、许誉卿皆济世之品,有用之才,当矢心慎后,二行慎改,任事之时,忽来无端之议,非虑其称干戈以相报,则忧其畏首尾而不前,二者皆贞臣之所不出也。 (《崇祯长编》引)
钱谦益:颍川(许誉卿)在谏垣,当政乱国危之日,多所建白。 (《列朝诗集小传》)
张岱:工科给事中许誉卿素著直声。 (《石匮书后集》)
朱之瑜:文章之士之为党首者,其初起于李三才之躁进,邵辅忠、尚葵之轻薄卑微;其后,周延儒、许誉卿、钱龙锡之徒,纷纷不可数矣。 (《朱舜水文选》)
张廷玉等:许誉卿诸人,抨击时宰,有直臣之风。 (《明史》)
王微临死时,把剃刀、衣裳等东西赠给许誉卿说:“在这战乱之中,能够保全自身是最重要的;希望你千万不要自取其辱!”于是,在南京失陷后,许誉卿就剃发为僧。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先辈 | 叔曾祖 | 许乐善 | 字修之,号惺所,官至通政使。 |
祖父 | 许汝升 | 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人,历官陈州知州、浔州同知。 | |
父亲 | 许身子 |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 | |
母亲 | 李氏 | 卒年九十七。 | |
平辈 | 妻子 | 王微 | 字修微,自号草衣道人,明末广陵(今江苏扬州)名妓。常轻舟载书,往来五湖间。晚年嫁与华亭许誉卿,三载而卒。富有才华,工诗词,善绘画。 |
参考资料: |
许誉卿著有《三垣疏稿》。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