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珙 编辑

明朝末年官员

倪元珙倪元珙

倪元珙(1584年11月8日—1639年5月1日) ,字赋汝,号三兰,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人,尚书倪元璐从兄,明朝末年官员。

倪元珙仪表雄伟,气度不凡,举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授祁门知县,调歙县。六年(1626年)六月魏忠贤兴“黄山大狱”,七年(1627年)二月前往“追债”的吕下问横征暴敛,激起民变,元珙毅然前往抚慰,平息事态。后许志吉接任吕下问,元珙与之坚持斗争,为人民争取利益。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广西道御史,病归,四年(1631年)补江西道巡按御史。恰逢钟凌秀义军攻入境内,倪元珙慷慨赴任,通过夹击困住义军,又联系粤闽二省军队将之联合剿灭。七年(1634年)提学南直隶,十年(1637年)复社首领张溥、张采因私怨被告以预谋作乱,倪元珙为其辩白,贬为光禄寺录事。上疏请让阁臣奏事时标明主奏者姓名,方便日后考察追责,崇祯帝雅纳之。十一年(1638年)升行人司左司副,以病归。十二年(1639年)升光禄寺丞,未就卒。

著有《回奏复社疏》一卷 ,又有《射谱》《资治典要》《试艺文苑》传于世。

(概述图片来:民国修《浙江上虞横山倪氏宗谱》)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倪元珙

字:赋汝

号:三兰

所处时代:明末

出生地: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

出生日期:1584年11月8日

逝世日期:1639年5月1日

最高官职:南直提学御史

人物生平

编辑

平息民乱

万历十二年十月初七日(1584年11月8日),倪元珙出生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字赋汝,号三兰 ,贯军籍。 其人身高眼大,面颊方正,巨口宽肩,仪容体表雄伟。 治《诗经》,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县学附生身份举浙江乡试第16名。 天启二年(1622年)中会试第56名,殿试三甲第284名,观政刑部,十月 授山西祁门知县。 县志记载其任内“甄别士类,号称得人,时有凌轹士子者,元珙以法治之,士论快焉。省刑罚,却贿赂,与民休息。”

天启五年(1625年)倪元珙调繁南直隶歙县知县。 六年(1626年)六月魏忠贤兴“黄山大狱”,牵连歙县百姓,倪元珙说:“吾在必不使黄山为阱”,于是情真意切地安抚百姓、慰劳官员,使歙县得以安定。 七年(1627年)二月派工部主事吕下问前来歙县“追赃”,手段强硬狠毒,激起民变,倪元珙劝说吕下问“可悯众怒难犯,宜思善策以弥变”,不从。当夜愤怒的群众前来捉拿吕下问,吕下问闻讯狼狈逃跑。徽州府知府石万程调停未果,挂印而去,倪元珙“逐户抚谕,人心始安”。 后魏忠贤又派许志吉前来继续“追赃”,倪元珙坚持与之抗争,许志吉提醒倪元珙为魏忠贤建生祠,被其以大义拒绝,因而十分怨恨倪元珙,准备弹劾,然而恰逢崇祯帝即位,魏党被清算。

崇祯元年四月十五日(1628年5月18日)倪元珙以“治行高等” 考选广西道御史 ,巡视卢沟桥。 倪元珙首先上疏揭露吕下问、许志吉二人的奸恶行径,又请召回东林诸人如刘宗周、方震孺、范景文、耿如杞等,惩治附阉官员如顾秉谦魏广微、霍维华、李鲁生、门克新等,再发吏部奸弊,劾文选诸郎吏如张柽芳 等。

合剿义军

崇祯二年(1629年)告病,四年五月初七日(1631年6月6日) 补江西道御史,巡视中城,六月初九日(7月7日) 巡按江西。 当时广东以钟凌秀等为首的起义军由福建武平县突击进入江西赣州府,不久由赣州府进军吉安府,围困永丰县。当时抚臣因病离任,接替的人还未上任,倪元珙以按臣代理兵事,募丁健,饬将吏,缮城壕,以五千人扼义军之背,又结乡兵分防鄱阳县、九江府之间,义军因此进退失据。又以兵少请召广东、江西、福建三省会兵合剿。先是标兵已破义军于黄牛冈,复败之于木湖,等到三省兵合,遂大破之,斩获无算,仅经过五月便剿灭了义军。然而倪元珙却因为被人嫉妒而未能叙功,仅仅凭借修城功得到了白金三十两。

忧国不殆

崇祯七年(1634年)四月 倪元珙以御史衔提学南直隶。十年(1637年)三月,太仓州监生陆文声以私怨告复社领袖张溥、张采结社作乱,周之夔又以私怨继之,崇祯帝有所怀疑,令倪元珙调查。倪元珙回奏为复社辩白,内阁首辅温体仁诬其党护,崇祯帝遂左迁其为光禄寺录事。

倪元珙虽身居闲职,但依旧心忧国事,上疏言当今阁臣分曹拟旨,没有写主奏者之名,若出问题则便于逃避责任,请令阁臣上奏时写上主奏者之名,以便事后考核与追责。阁臣看到该上疏后十分愤恨,拟旨切责,崇祯帝却非常认可倪元珙的提议,让他重新上奏。倪元珙三次上奏都被阁臣打回,崇祯帝于是自己下诏命令阁臣上疏时必须标明主奏者之名。

病逝家中

崇祯十一年(1638年) 倪元珙升任行人司左司副,筹办益王府丧事,大约在八月左右因病归家。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1639年5月1日) 病逝于家中,去世前十天升光禄寺丞。

主要影响

编辑

天启时期

倪元珙任歙县知县时,正逢魏忠贤兴“黄山大狱”,派吕下问前来“追赃”,激起民变,元珙毅然前往抚慰群众,使得时态得以平息 ,后魏忠贤再派许志吉前来“追赃”,元珙也坚持与其抗争 ,对维护歙县地区的稳定,争取人民利益作出了贡献。

崇祯时期

崇祯元年(1628年)倪元珙任广西道御史时,揭发了吕下问、许志吉的罪恶,又弹劾“龌龊”之文选郎张柽芳 等人 ,对维护政治的风清气正作出了贡献。

崇祯四年(1631年)倪元珙巡按江西时,碰上广东钟凌秀起义军攻入江西,倪元珙在无人理事的情况下慷慨赴任,采用前后夹击的战术困住义军,又请联合广东、福建的军队合力进攻,剿灭了义军 ,对维护粤赣闽三地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崇祯十年(1637年)倪元珙被贬为光禄寺录事后,仍心念国事,上疏请让阁臣上奏时必须标明主奏者姓名,以便时候考核追责,得到崇祯帝的认可 ,对政治制度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历史评价

编辑

陈鼎:先生蔚为人望,奈生遭末世,当国如体仁者又盗贼为心,刻刻以正学为攻,时时以正人是戮,乌能使先生得行其志哉。

轶事典故

编辑

倪元珙在歙县安抚了愤怒的群众后,到绩溪看望始作俑者吕下问,吕下问拿刀愤怒地和倪元珙说:“今天我定要和你一起死!”倪元珙笑着说:“百姓已经散去,我今天一个人前来问候您,死了也没什么,不过希望您回去后告诉朝廷黄山贫瘠不能产金。”吕下问不开心地走了,随即上疏将民变罪责推到倪元珙头上,但不久即真相大白,未能得逞。

人际关系

编辑

关系

姓名

备注

曾祖父

倪铠

字时衡,一字右文 ,号抑庵,正德五年(1510年)举人,官至南城县知县,祀乡贤。以曾孙倪元璐殉国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曾祖母

徐氏

封一品夫人。

祖父

倪应蕲

字钟甫,号南望,县学增生。以子倪涷贵封文林郎,祀乡贤。以孙倪元璐殉国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祖母

陈氏

封赠一品夫人。

倪涑

字光仲,号晋源,县学生。以子元珙贵封文林郎,晋封御史,屡举县府大宾。享寿九十四。

生母

王氏

封恭人。

继母

俞氏

封恭人。

长兄

倪元珂

字鸣玉,号和鄂,县学生。

三弟

倪元琩

字充汝,号石浪。鲁王监国,任监军同知。

贾氏

庠生贾逢元女,封孺人。

长子

倪会嘉

字尔亨,号赤如,国子生。

次子

倪会吉

字尔徵,廪生。

三子

倪会榖

字尔贻,号宝林,恩贡,官通判。鲁王监国,任监军佥事。

四子

倪会馨

字尔闻,府学生,未婚早卒。

长女

倪氏

适进士何弘仁子生员何嘉迪。

次女

倪氏

适进士商周祚子商锡祖。

以上内容来源

主要作品

编辑

府志记载倪元璐著有《回奏复社疏》一卷 ,宗谱记载其又著有《射谱》《资治典要》《试艺文苑》传于世。

《岩镇志草》载倪元珙《黄山大案奏疏》一文 ,对研究“黄山大狱”的相关史实具有重要价值。

后世纪念

编辑

宗谱记载倪元珙葬于杨家溪南山,未详在现今何地。

倪元珙历任祁门、歙县两地知县,均有治绩,崇祀两县名宦祠。

史料索引

编辑

陈鼎《东林列传·卷十六 倪元珙传》

《康熙上虞县志·卷十五 人物志三 倪元珙》

《天启二年壬戌科进士履历·倪元珙》

下一篇 冯元飙

上一篇 陆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