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帕 编辑

2006年吴琼黄梅戏工作室、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联合创作的黄梅戏剧目

红罗帕红罗帕

《红罗帕》是由琼黄梅戏工作室、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联合制作的黄梅戏剧目,改编自黄梅戏传统剧目《罗帕记》。该剧目讲述了陈赛金不屈服命运的作弄、不甘心背负着耻辱,在逆境中倔强的生存下来,由一个柔弱、善良、尊贵的尚书女、举人妻,沦落街头生下孩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帮工为奴的女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为了证明生命的可贵,陈赛金向不公平的命运抗争,向无情丈夫挑战的故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红罗帕

类型:黄梅戏剧目

制作单位:吴琼黄梅戏工作室、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

导演:乔志良、孙怀仁

编剧:金芝、乔志良、苏浙、李建庆

剧情简介

编辑

剧照剧照

与陈赛金一起长大的世兄姜雄对赛金早有暗恋,乘已有孕在身的陈赛金在与丈夫王科举赴京赶考花园饯行时,将赛金家传红罗帕偷盗。赛金不知其情,仍拜托姜雄陪同王科举进京赶考,途中夜宿投店,姜雄因见店姐美貌故调戏而败露红罗帕,并向店姐炫耀红罗帕是王之妻赛金亲手所赠。店姐恼怒,与姜雄撕打,姜见调戏不成逃走。店姐愤指王科举家风不正,妻子与姜雄偷情,王满腹狐疑返回家中,决意以信物为证。不料红罗帕果真不见,王科举恼羞成怒拷妻、逼妻、休妻,致使赛金流浪街头生下一子,因无力抚养,被好心的店姐收留,从此隐姓埋名帮工为奴。

十八年后,赛金之子锦龙与王科举同进京赶考,锦龙高中状元,科举却只中了探花,为查清十八年前的红罗帕冤案,儿子审父亲,妻子诉丈夫,一场红罗帕冤情得以真相大白 。

作品选段

编辑

选段:《魂牵梦绕双合镇》

剧中人:陈赛金

魂牵梦绕双合镇,

轻风晚霞伴我行。

村前老树对我笑,

他笑我又来为儿送学银。

十二年换了人间境,

好似投胎重做人。

樊笼飞出一只鸟,

才知这,天青青,地青青,

山青青,水青青,草青青,

人更亲。

多少话要与店姐亲亲语,

多么想再看到儿的好诗文。

纵然是不叫娘亲叫“姨母”,

那也是,甘露醇酒,点点滴滴甜透心。

从左至右阅读,选段参考资料

主创人员

编辑

创作人员

职位

人员

职位

人员

编剧

金芝、乔志良、苏浙、李建庆

导演

乔志良、孙怀仁

作曲

时白林、王冠亚、王少舫、夏英陶

舞美设计

白文福

总策划

吴琼

总监制

黄双喜、王平

监制

吴大巢

统筹

赵西鳌

出品人

姜人青、吴启静

灯光设计

赵庆明

化妆设计

冯丽娜、武彦辰

服装设计

王文茹、黄姗姗

音响设计

章钰、彭建生

道具设计

王晓

司鼓指挥

李烈美、汪定祥

主音

李万昌、洪卉

表演人员

剧中人

扮演者

剧中人

扮演者

陈赛金

吴琼

王科举

张辉

店姐

何玲

姜雄

印存斌

汪锦龙

尤元春(青年)、仝婷(少年)

老家院

姜敬元

主创人员参考资料

角色人物

编辑

剧中人

角色行当

角色介绍

陈赛金

青衣

王科举之妻。因世兄姜雄盗走她家传红罗帕,王科举恼羞成怒拷妻、逼妻、休妻,致使她流浪街头生下一子,隐姓埋名帮工为奴。

王科

小生

陈赛金之夫。因误解妻子与姜雄偷情,恼羞成怒拷妻、逼妻、休妻,使得陈赛金流浪街头,帮工为奴。

姜雄

小生

陈赛金世兄。与陈赛金一起长大,对陈赛金早有暗恋,乘已有孕在身的陈赛金在与丈夫王科举赴京赶考花园饯行时,将陈赛金家传红罗帕偷盗。

店姐

青衣

豪爽泼辣,古道热肠。陈赛金流浪街头生子,无力抚养,被好心的她收留。

锦龙

小生

陈赛金之子,自幼由店姐抚养,十八岁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戏曲表现

编辑

剧情结构

《红罗帕》改编自黄梅戏传统剧目《罗帕记》,主要修改了其中三个唱段。在剧情上,《红罗帕》与许多传统戏剧一样没有悲剧只有悲情,它没有将冲突引发到真正的生死的悲剧之中,让悲剧精神惩罚那些应该受到惩罚的人,最终却是和的精神来化解悲剧冲突,把艺术问题当生活问题来解决。

剧照剧照

在《红罗帕》中,陈赛金的父亲(剧中未出场)没有受到惩罚,当他女儿有孕在身,他却听信女儿不贞之谣言,将女儿拒之门外,并赐刀绳让女儿自行了断。道德概念在他的头脑中远胜于亲生骨肉的生命,剧中并没有让他接受艺术法则与生活法则的打击抨击。王科举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打击,只是罚了一场跪本应革除官职以虐待妇幼罪论处,但在剧中却变成了家里事,说是要让时间来化解恩怨恨给夫妻和解以可能性。看起来是给人重新生活的希望,从悲剧艺术本质来说,是给恶以再生的可能与希望。这些来自道德概念的恶,置生命的尊严于不顾,将怀孕的女人赶出家门逐上死路这是不可赦免的大恶,这种恶却在剧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可能连民间的基本善恶之报的观念都没有得到反映。

《红罗帕》则花了十八年时间来完成故事结构,让时间来解决问题。女主人公要完成自己的冤案昭雪她用心在培养孩子成才,最终孩子考上了状元,拥有了国家权力,借助国家威权来处罚十八年前的冤案,为母申冤匡扶正义。悲剧在这里完成了一个大转折变成了轻喜剧,而这在民间或传统戏曲故事里是屡见不鲜的情节。状元情结在戏曲故事里几乎不可或缺,它是改变戏剧情节扭转时局的关键力量。历史书上的颠覆是一次又一次农民起义,而戏剧故事中的民间颠覆则是用合法的形式: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或报仇雪恨。

剧照剧照

《红罗帕》与众多的传统戏剧一样,不是在叙述悲剧艺术,而是在叙述民间悲情故事,有轻喜剧色彩的戏曲故事。它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表达正义观念,剧中的两位女性角色一个生了小状元,一个养育了小状元,她们生养的其实是一个文化符号:儿子是唯一的可寄托梦想的符号。当儿子成为状元之后,就可以在家里审理案件了,将成为县令的王科举带回家中审理,本当要革官为民,最终养母出面,将依国法处理改为依家规处置,国与家在威权手中完成了自然的转换,这是唐突的、不合理的。皇帝将威权赋予给知识的代表者状元,状元又通过威权来威加于民,与皇权一道写成国与家的交易,“国”被“家”化了 。

但该剧目在表演形式上把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改成两个“尾巴”,一个是“团圆”、一个是暂“不团圆”,由戏中人店姐“出戏”与观众互动,征求他们的意见,观众说演哪个就演哪个 。

舞台展示

《红罗帕》的舞台布景突出了层次感和视觉效果,同时,留出了演员表演的空间,该实的实,该虚的虚,没有让布景桎梏了演员的表演;服装和化妆的细节设计力求和人物身份相吻合,虽然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装扮,但水袖、髯口都去掉了,避免了演员手没地方放,脚没地方搁 。

唱腔设计

唱腔方面适应了演员的演唱风格,音乐元素是最传统的黄梅戏,以字生腔,一咏三叹,便于传唱 。剧中增加的几段唱腔,是根据吴琼的演唱特点设计的,在高音的爆发力和张力上有所突破,借鉴了歌剧的发声方法,增强了黄梅戏的表现力,以激发唱段的激情 。

剧目赏析

编辑

演出谢幕演出谢幕

《红罗帕》 不但保留了《罗帕记》中原生态的黄梅戏唱腔,还增加了大段唱段,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吴琼演唱方面的非凡魅力。尤其是戏中高潮部分“回帕”一场中的唱段,长达70多句,一气呵成的演唱,令人荡气回肠,一诉戏中“悲情娘子”陈赛金18年前的红罗帕冤案。

演员的表演几乎个个可圈可点。饰演王科举的张辉唱作俱佳,从开始恼羞成怒地拷妻、逼妻、休妻,到最后求妻、跪妻,让人又恨又怜;何玲饰演的店姐豪爽泼辣,其古道热肠更是让人欢喜;仝婷在戏中饰演陈赛金的儿子、少年汪锦龙,虽只有很少的戏份,却演出了孩子特有的灵气 。(《江淮晨报》评)

下一篇 三七撞上二十一

上一篇 最新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