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坛 编辑

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

这五坛呈对称分布在紫禁城(故宫)的东南西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地坛在北、天坛在南偏东、先农坛在南偏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五坛

地理位置:北京

所处时代:明清

包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

分布:故宫的东南西北

修建朝代:明朝

相关:五坛八庙

五坛简介

编辑
五坛分别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

天坛

编辑
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共占地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群。

天坛天坛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日坛又名朝日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的地方,太阳在古代称为大明明神,祭祀太阳的时间是每年的春分;日坛是直径10丈的圆形建筑,正中有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台,边长16米,高1.89米,面砌红琉璃砖,象征太阳,清代重修时改为方砖。坛址保存相对完整,解放后,政府投资将日坛重新修葺,现在它己成使馆区的一处幽静公园。

月坛

编辑

月坛月坛

月坛与日坛是同时建的,又名夕月坛。是明清两代皇上祭祀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祇的地方。月坛为一层,汉白玉石砌成,高有1.50米,14米见方,面积196平方米。与其他坛一样,月坛也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不过,到北京解放时,月坛基本上已荒弃,坛内杂草丛生,到处是废墟。1955年,政府投资将废园修整,脾为公园,但公园很小,类似现在的街心花园,游人可以自由出入。上世纪60年代,在坛址建起了电视发射塔。1983年,月坛公园进行了扩建,将原来的果园并入园内,修了天香庭院、揽月亭、爽心亭等景观。遗憾的是祭月的坛已不复存在。

先农坛

编辑

先农坛一景先农坛一景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及举行藉田典礼的场所。 先农坛的全部建筑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平面为北圆南方的长方形。坛内建筑可分为三组,即先农坛、天神地祇坛和太岁殿。先农坛组包括坛台、神厨神库、神仓、具服殿、观耕台、庆成宫,用于祭祀先农和举行藉田典礼。天神地祇坛用于祭祀大地和山川等自然神。太岁殿是一组雄伟的建筑群,用于祭祀太岁。

七星石

编辑

七星石七星石

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石,迄今已470余年。传说明代建都北京时想寻找一祭天场所,一天夜里,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于此地,于是在此建天坛祀天。其实这些石头极为普通,明嘉靖九年(1530 年),有一道士说这里太空旷,不利于皇位和皇寿,就设七石镇在这里。清朝又在东北方加一石头,表示不忘祖籍。因此说是七星石,其实是七大一小共八块巨石。

下一篇 爱新觉罗·溥侗

上一篇 新谭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