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自成 编辑
高自成(1918——2010),山东郓城地东五里高庄人,是中国山东筝派著名演奏家、教育家。
中文名:高自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2010年08月21日
职业:音乐家、古筝演奏家、教育家
出生地:山东郓地东五里高庄
代表作品:《高山流水》、《风翔歌》、《天下同变奏》
高自成
高先生谦虚实诚的求知欲望,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很快学会了当地的琴书曲牌筝曲,也使得他在学筝的路途中得益于更多的人。其中较为有名的有民间艺人张为台、黄怀德老师,从中吸取他们的特色长处,张为台老师富有特色的颤音,黄怀德老师干净、洪亮、富有气势的的演奏都深深地印入他的心底。在与张念胜、黎连俊老师学筝的过程中,从他们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山东筝流派的历史传人黎邦荣先生的右手大指小关节很继活的弹奏技巧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以后高先生大拇指快速劈托的技法创造打下了伏笔。特别 提到的是山东古筝名家王殿玉老师,他是个盲人,但见多识广,热心民乐事业,他把民间自弹自乐的民俗娱乐形式引入救济民众的义演,造福社会,扶持教育的正道上。这一时期的高自成跟随王老师曾赴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演出,靠老师的指教,个人的勤奋,高自成筝弹奏技艺实践经验在点点滴滴的辛勤劳作中汇集了起来,使得他不单在演奏艺术上日渐成熟,在思想、精神和艺术境蚧右也得到了升华,也为他面向社会,面向民众的从艺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5年高自成在一偶然机会里参军入伍到总政文工团,这一时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从事演出创作活动。赴中南海怀仁堂,上天安门城楼为中央首长一次次的演出,受到周总理及外宾的赞赏鼓励,使他的演奏技艺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他还参与了中央音乐艺术学院的筝专业教学工作,这使高先生第一次将自己的技艺传授于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并以极大的热情开始了山东筝曲的整理和改编工作。这一时期他收集整理、创编的有代表性的筝曲《高山流水》、《风翔歌》、《天下同变奏》。这是高先生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闪光点,从艺术实践—演奏—教学—编创中走上了新的艺术道路,50年代的筝界就出了成果。
高自成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潜心钻研,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收集山东筝曲132首,并于1986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曲集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鲁筝老八板合奏套曲;第二部分是鲁筝琴书曲版;第三部分是鲁筝古曲(即在板曲)是山东筝曲的精华,如实的选录了王殿玉、张为沼、高族贤、张念胜等人的传谱,第四部分是鲁豫大板套曲;第五部分是高自成先生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分明编的筝曲。其中《高山流水》、《风翔歌变奏》等曲编于50年代初。《琴书曲牌联奏》、《降香牌》、《秋声》等曲均以山东琴书曲牌、唱牌为素材编写的。《古曲联奏》则是根据工尺谱并在保持山东传统筝曲风格的基础上译编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为子孙后代了解山东筝曲。掌握风格,学习高先生独特的演奏技艺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高自成先生在编创《山东筝曲集》的态度上是本着诚实、谦虚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乐曲解释,特别是他编创的筝曲也能凭心作出公正的解说,也反映高先生在编创过程中持有的严谨、扎实、细致的治学态度,并且出自一位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老先生之手,实在让人为之敬佩。
高先生对筝艺的执着追求,贯穿了他整个的艺术生涯。年轻时的求知、谦和的作风,使得他能广泛对山东琴书、筝大板套曲的掌握,继而在学习传统演奏中又有自己的独到的二次创造,演奏《高山流水》时,他扎实的勾托技艺,真是干净利落,活泼流畅,让人领悟到钢健雄浑的力量。中段大指快速劈托,奏出了一连串16分音,显得那样的玲珑剔透,第三段运用中指加花的双勾配之左手吟按,老到成熟,其声如浪击石,激起一层层闪亮的水花。他演奏的《汉宫秋月》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左手功底。按、颤、吟、揉与右手精细配合,淡雅声中求委婉,含蓄情中听凄凉,一位活生生 封建宫廷中宫女对月伤情的形象真真切切的刻画出来。 分改编演奏的《风翔歌变奏》,是依照山东琴书变奏曲《风翔歌》改编成功的。开头、结尾都首次在筝上采用古琴泛音奏法,都可以看到先生在编创过程中不断地吸取新手法的意图。 筝界前辈曹东扶先生在一次听完高先生演奏之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说:“你真是文武双全,快慢曲都行,右手大中食指配合密切,有力度,左手的揉、颤、按很有特色,尤其是《汉宫秋月》中的颤音细赋,配合颇好”。王殿玉老师听了他的演奏之后称赞他弹的很有功夫。天津音院的师生们听了高先生的演奏,称他的风格是优美、委婉而清晰。五、六十年代的筝曲,多以民间传统乐曲为主,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基本的弹奏方式,各地区间不尽相同,高自成先生积几十年的演奏实践,形成了他“自成一格”的特色,其运指方法非常自然,松快,大指力度好,声音亮脆,食指抹、挑灵巧,中指弹弦运力自然,出音浑厚,大拇指快速连续的劈托,近似带点子的摇指感觉,是高先生演奏技巧的一大特色,自如的先劈后托,并且保持音与音之间持久均匀,音色干净,音质清亮,是他技艺中的绝活。他左手无论是揉、吟、颤、滑都突出了一个“细”字,把山东筝曲独有的风格神韵,在左手技巧中得以淋淳尽致的发挥。
高自成在他25年的执教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学习传统筝乐的教方式;即以示范演奏为主,让学生从听、看、模仿、带着弹,一字字、一句句的教授方式,启发、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教授地方风格特色传统筝曲的良好方式之一,也是我们今后教授传统筝曲应予以重视的生要经验。
在山东传统筝曲的演奏上,高自成先生左手的技术技巧得以很了的发展,并总经了一套完整的弹奏技巧,如大指虎口发力,有机地带动小关节连续劈托,发音清脆而响亮。这一技巧,正适合山东筝曲的旋律特征,演奏起来特别顺,这种方法,使之凡跟他学过琴的学生都从中有所收益。也是我们在教授山东传统筝曲必须遵循的手法之一。
南方筝重弹,北方筝重声韵,而高自成先生在演奏山东筝曲尤为突出的是左手的按、颤、滑、吟技艺,按出风格,颤出情感,吟出神韵,滑音情深。这四种技巧的配合,形成了他“自成一格”的细赋特色。跟他学习的学生,弹曲自始至终,融风格与情感为一体,形成了坚固的演奏传承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
高自成先生演奏艺术,是他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做为一个学生,一名晚辈,都应从先生演奏艺术上、手法上得以很好的学习继承。了解山东流派,了解一位先生,深深体会良师的艺术造诣与品德,这也是要经过好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才会慢慢悟同其中的道理。高自成先生现已退休,年逾八十高寿,但他的艺术成就,在筝界、在广大的筝友同仁的心目中,却永葆其青春,且不断开花结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