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皇帝 编辑

公元6年4月发生的历史事件

假皇帝假皇帝

假皇帝,是王莽代汉建立新朝之前的称号之一。公元5年,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为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不利于自己操纵政局”,便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并呼为“孺子”,意为“小孩”,史称刘婴为孺子婴。太后王政君被迫诏令王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暂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代理皇帝,假为代理之意)”,又称摄皇帝,尊年仅17岁的孝平皇后(即王莽的长女王嬿)为皇太后,并改次年(公元6年)为居摄元年。王莽虽称“假皇帝”,但在朝廷中称“予”,在朝见太皇太后王政君时,必须恢复臣子的礼仪,须自称“臣”。王莽在宫中的值班室被称为“摄省”,官署被称为“摄殿”,府第被称为“摄宫”,其公文称“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假皇帝

别名:摄皇帝

发生时间:公元6年4月

名词释义

编辑
公元6年4月,安众侯刘崇鼓动刘氏宗室反对王莽,但最终失败。群臣复白:“刘崇等谋逆者,以莽权轻也。宜尊重以填海内。”五月甲辰,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命王莽朝见太后时可自称“假皇帝”。

公元8年腊月,王莽把汉朝改为新朝,自己称为“新皇帝”,史称新朝建兴帝,简称为“新帝”。废孺子婴为定安公(也作“安定公”)。

相关人物

编辑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生于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祖籍章丘龙山镇平陵城,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衍功侯王光之叔,建立新朝,即新始祖(在位时间:公元8年—公元23年),史书中称他为“建兴帝”,也称高皇帝、新太祖等,简称“新帝”。

王莽幼年坎坷,父(王曼)兄(王永)先后去世,由其叔父们抚养成人。青年时期,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尊敬长辈,被誉为楷模。而后王莽青云直上,加官为大司马,仕途平坦。西汉末期,社会矛盾激化,由于王莽在朝野素有威名,被视为挽救汉王朝的不二人选,权势熏天。公元8年腊月,王莽代汉建新,改元“始建国”,并改当年腊月初一为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但是,改革并没有挽救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地起义不断。公元23年10月6日,起义军攻入常安(即长安),王莽在乱军中被杀,享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一篇 免死铁券

上一篇 赫德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