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府演义 编辑
《杨家府演义》是明代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凡8卷,58则故事。从宋将杨业与辽国(契丹)作战,身陷重围,撞碑殉节写起,以十二寡妇征西,克敌凯旋后归太行结束,中间穿插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五代将领的征战业绩。该作品颂扬了杨家世代为保卫国土而前仆后继的顽强斗争精神,塑造了杨业、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穆桂英、孟良、焦赞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谴责了奸佞潘仁美陷害忠良、祸国殃民的罪行,在着力反映激烈的民族斗争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皇帝的昏庸无能。
作品名称:杨家府演义
作品别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作者: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长篇历史小说
字数:186000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
诗曰 宋太祖受禅登基 汉继业调兵拒宋 继业夜观天象 太祖传位与太宗 太宗招降令公 太宗驾幸昊天寺 太宗敕建无佞府 令公狼牙谷死节 | 杨六郎怒斩野龙 寇准勘问潘仁美 八王设计斩仁美 兄妹晋阳比试 六郎三擒孟良 六郎三关宴诸将 | 孟良带马回三关 孟良计赚万里云 张华遣人召九妹 杨六郎私下三关 焦赞夜杀谢金吾 朝臣设计救六郎 | 真宗出赦寻六郎 六郎毁拆赛会庙 六郎兴兵救驾 洞宾令椿精揭榜 六郎明下三关 宗保遇神授兵书 孟良入辽求发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
孟良金盔买路 穆桂英活擒六郎 黄琼女反辽投宋 令婆攻打通明殿 钟离收回吕洞宾 王钦诳旨回幽州 六郎筵宴周福 学古领计陷宋臣 | 孟良偷路回取兵 六郎回兵救朝臣 六郎攻破幽州城 真宗封征辽功臣 禁宫祈禳八王 邕州侬智高叛宋 侬王攻破长净关 | 宗保领兵征智高 文广困陷柳州城 宣娘化兵截路 文广领兵取宝 月英怒攻锦姑 文广与飞云成亲 三女往汴寻夫 | 鬼王踢死白额虎 文广领兵征李王 公正争先锋印 八臂鬼王坏井水 周王设计套胡富 十二寡妇征西 宣娘定计擒鬼王 宣娘炼出鬼王丹 怀玉举家上太行 |
佘太君,杨业妻。多以“令婆”称,“佘太君”之称则多见于后代小说戏剧中。小说对她在归宋之前,有较生动的性格描写,她随夫作战,打着白令字旗,冲锋陷阵,勇不可当,曾射伤潘仁美,杀其部将洪先;对归宋也能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劝说杨业,表现出她的机敏。归宋之后,特别是杨业牺牲之后,书都表现她成为无佞府的主持者,杨家将的主心骨,人老心雄,深明大义,不只大力支持鼓励儿孙女媳继续战斗,而且还亲临前线,参加大破天门阵。
杨延朗,杨业第四子,俗称杨四郎。幽州救驾当中时,大郎渊平遇难,四郎却被活擒。当他被押去见萧后时,挺立不屈,厉声应对,萧后怒命斩之,他全无惧色,引颈待砍。萧后爱其才貌,招为琼娥公主驸马。他应允的原因是:纵死亦无益于事,不如留在辽邦,伺机报仇。于是隐名埋姓,改称木易,忍辱辽邦十八年。当中曾三次暗助宋室:一骗取萧后的头发做药以救六郎性命;二、九龙谷给宋营暗通情报,援助宋军粮食;三、与重阳女密切配合作内应,大破幽州。辽亡,他携琼娥公主归宋。拜见八王时,他再三称罪,八王说他破幽州立了大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他归杨府见令婆,且悲且喜地不断自责,令婆也尽力抚慰他。
杨延德,杨业第五子,俗称杨五郎。幽州救驾中,他被乱兵冲散,走投无路,上五台山削发为僧。他手下有一、二千僧兵,所向无敌。孟良曾三次奉命上五台山请他率僧兵救应。第一次是双龙谷之围,他起初不肯下山,自认为已经出家,岂可复临阵相杀。后又提出条件,要取八王的一匹宝马才去孟良将马盗出给他。他一旦下山,就大发神威,入幽州救出九妹,杀了辽将萧天佑,解了双龙谷之围第二次是破天门阵,孟良上山再请,他提出要穆柯寨的降龙木才去。到了天门阵之后,他破了迷魂阵,擒了单阳公主(萧后之女),砍了辽将萧天佐。第三次宋十朝臣被困飞虎谷,孟良去请,他虽说:“怎么屡次来找麻烦?”最后看在八王面上,还是下山去救。
杨延昭,杨业第六子,俗称杨六郎,小说写太宗曾赐名杨景。经幽州救驾,杨业身边只剩他和七郎,陈家谷之战中,杨业殉国,七郎被害。从此抗辽斗争便以他为中心人物。及灭辽后,孟良、焦赞因往望乡台盗取杨业骨殖双亡,他也忧伤致病去世。
穆桂英,杨宗保的妻子。她青春焕发,英武婀娜,大胆追求爱情,与宗保私订终身;又有非凡的本领:“生有勇力,曾遇神女传授神箭飞刀,百发百中。”在抗辽战斗中,她风驰电掣般地驰骋在幽州战场上。在大破青龙阵的战斗中,奋勇冲杀,于危难之中夺得胜利,显示出巾帼英雄的本色。书中“十二寡妇征西”一节,集中表现了杨门女将英勇献身的牺牲精神。
赵德崇(赵元佐),赵国胤之侄。赵匡胤即位后,封他为燕王,人称八大王。他才学过人,德高望重,是北宋的一代重臣。潘仁美陷害杨家,他便计斩潘仁美。七王赵元侃(赵恒)怕太宗把皇位传给他,与王钦合谋,曾用毒酒害他,宋太宗临终,要把皇位传给他,他辞而不受。太宗赐他铁券、免死牌十二道,遇乱臣贼子,有权随即打死。真宗登基后,封他为诚意王。对着真宗的面.他曾痛打奸臣王钦。王钦陷害杨六郎,他力谏真宗,保护六郎、真宗在魏府被辽兵围困,他冲出重围,重招六郎兴兵救驾。
主题思想
该小说描绘了一幅杨家将英雄群像图,歌颂了他们世世代代前仆后继、尽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读者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颂歌。老英雄杨令公虽然是北汉的降将,但他归顺宋朝之后,对朝廷忠心耿耿,毫无私念。相反,那个从一开始就跟随宋太祖打江山的潘仁美,却只计较个人恩怨,全然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六郎杨延昭也是在不断遭到奸臣陷害的处境下,矢志不渝地为国家建功立业。他屡次为国家建立奇功,却又屡次遭到奸臣的陷害,以致贬官、充军、甚至杀头。但一旦听说国家、皇帝遇到了危难,他又马上把个人恩怨抛到了九霄云外,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英勇杀敌,一往无前。“有虎父必有虎子”。在长辈们的熏陶、影响下,杨家的小将们也个个英勇善战,武艺高强。杨宗保13岁即随父远征,而且“行兵如神,百战百胜”。14岁被封为征辽破阵大元帅,指挥若定,随机应变,大破了七十二座天门阵,充分显示了少年英雄的勃勃英姿。
宋元明清四代,中华民族在融合过程中民族矛盾始终是个严重问题,杨家将誓死保卫民族同家的精神,和不艮强敌的斗争意志恰好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同时,把歌颂杨家将舍身救国和谴责奸臣卖国结合,恰好反映了人民热烈反对奸佞专权的情绪。另外,杨家将故事里的英雄与别的小说不同,除了杨六郎那样的青年英雄外,还有老英雄、女英雄、少年英雄,特别是塑造了一批武艺超群的女将,为小说增添了特殊的色彩。作者在塑造她们时,突出了“男权的文臣武将腐败无能,而杨门女将却忠心为国、精通武艺,拯救国家与危难之中”。这不仅歌颂了保家卫国精神,也为封建时代的被压迫妇女扬眉吐气,证明妇女有志气、有才能,可以为国家人民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忠君思想是小说的局限,作者为表现杨六郎之忠君,特意写了他反侵略斗争很英勇、无所畏惧,但遭到奸臣潘仁美的陷害,却毫无怨言,因为潘代表朝廷,反抗朝廷就当不了忠臣。不过在长期斗争中杨家将已逐步认识到奸臣与昏君有关联。小说的另一个问题是有时流露“华尊夷卑”的大汉族思想;不过,作品重在揭露辽和西夏高层统治者觊觎中原和侵略过程中的暴戾罪行,而非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
艺术特色
悲喜剧的结合使该小说别具风味,杨令公碰死李陵碑、杨六郎中箭牺牲、辕门斩子等情节悲壮动人,而其中穿插了焦赞、孟良两个喜剧人物和穆佳英等女将的幽默机智,使整部小说悲喜相间、互相衬托,引人入胜。
《杨家府演义》表现出明显的雅俗融合的特征。小说的成书过程及其读者群体的期待视野,决定了小说在叙事过程中的通俗性,具体表现为叙事内容的平民化(如英雄传奇故事、历史演义故事、神仙道教故事)和叙事模式的平民化(如谶纬应验、观象占卜、应梦显灵等)。由于明代小说创作中雅俗融合的整体趋势和秦淮墨客自身文人气质的原因,小说在通俗化叙事的主体特征上,融入了明显的文人化叙事特征(如叙事态度、叙事视角、叙事语言等方面的文人化)。一方面,这种融雅入俗的叙事艺术提升了小说的文学品位,另一方面,不加节制的雅化又影响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限制了小说的整体艺术成就。
《杨家府演义》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畅达意,质朴自然。但总的说来,《杨家府演义》艺术上还比较粗糙,成就不高。作者对生活的反映和思想感情的表达,往往不是诉诸形象。在作品中,种种封建迷信消极落后的思想内容裸露在外;许多荒诞无稽的人物、情节杂糅其间。真实的事件被荒唐的虚构所湮没;历史人物的活动与神怪的魔力法术相混淆。在作者看来,王朝的兴衰、人类的祸患、战争的胜负等等,都要由天上的星宿主宰,要靠鬼神的佐助。全书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结构,不少人物有始无终,故事有头无尾,人物、情节雷同、重复。
《杨家府演义》提供的素材,为戏曲创作开辟了新天地,戏曲艺术家们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再度加工, 创造出其他作品,因而使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清代中叶的《说呼全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五虎平西前传》《五虎平南后传》等就是杨家将故事题材延续的产物。
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嘉庆本《新编全像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为底本,用明万历本校勘,分段标点。于1980年9月出版,全书十八万六千字,印数二十万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