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帝君 编辑
中文名:文昌帝君
属性:禄位之神
文昌帝君神像
文昌帝君
历朝历代的帝王对文昌帝君十分尊奉。唐朝时,玄宗僖宗因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将士皆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大批。玄宗皇帝十分着急,在夜里梦到张亚子得治病药方一帖,治好了大军。玄宗僖宗加封张亚子为“左丞相”、“济顺王”,以万乘之尊向张亚子叩拜。从此张亚子身价百倍,被世人尊奉到同孔子齐名的地位,故世间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之后,宋朝的各位帝王又先后加封张亚子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英显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义王”等。
元代仁宗又加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明清两朝也大肆尊供文昌。凡天下学官,皆去文昌祠,并修筑大量的文昌宗庙隆重祭祀。
历史上,文人士子,儒、佛、道都十分崇拜张亚子,还借文昌帝君之名,降写了大量著述,据不完全统计达80余部,数百种之多。这些经语中许多是劝善勉学的诗章。
每到农历正月十二凌晨,县城内及周边居民都早起沐浴更衣,城内居民遍设迎神香案于自家门前,香案桌上系以红色绣花绸缎,放置香炉,左右置以蜡台,点以红烛;门首悬挂大红宫灯,门前放置新鲜嫩柏桠枝,用干柴引燃熏放烟雾。
至晨七时左右,即由城内遣派一名年轻士绅,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背背印盒,前胸挂如意,跨上骏马,经县城至上山官道,飞奔直上七曲山大庙,按预定程序与山上会首诸人接洽,恭请文昌帝君乘神轿起驾。上午九时左右,梓潼知县率领僚属、士绅等,用饰以红色呢缎的大轿,抬上主管县城阴曹地府及神鬼之事的梓潼城隍神像,在鞭炮乐奏声中,来到县城北接官厅口,恭迎文昌帝君神轿到来。圣父、圣母、文昌和城隍四乘大轿,轿前由4个扮成宫女模样的年轻姑娘,手提香炉,内燃檀香,香气四溢;轿后,由2名扮成宫女模样姑娘执掌用孔雀、金鸡等羽毛制成,上面缀以珠翠等饰物的日月扇。每乘大轿后均有3个乐棚,有丝竹管弦组成的细乐队,多由各善堂佛学社的人组成;还有锣鼓和钹镲打击乐器组成的粗乐队,多由剧团乐队和玩友组成。锣鼓喧天,吹打弹奏,在悠扬的乐声中徐徐前进。轿队经过城中每家人户门前时,户主即率领全家人等焚香点烛、鸣炮叩首。浩荡的人群游完全城后,文昌神像就驻入县城文庙东侧的文昌行宫。 在中国的许多道观中都供奉着文昌帝君,道教对这位神仙的接纳是在公元6世纪左右。文昌帝君不停地转世,为民造福,负责人们的学习和考试。14世纪以后,中国的许多学校里都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诞辰为农历二月初三。在清朝时,每逢帝君诞辰,皇帝都要派人祝贺。从中可以看出,文昌帝君虽然是道教的神,但他又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文昌迎神会当天,文昌行宫的万年台(戏楼)就开锣唱戏酬神,剧目有川剧《群仙会》等,向文昌帝君等敬贺新年。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俗称过大年,县城热闹异常。白天,歇驾于文昌行宫的瘟祖神像。要由数十个年轻人抬上,在锣鼓声中的人流里巡游全城各街巷,意为驱除邪恶瘟疫。入夜,有青、黄火龙出动,增添节日热闹气氛。至新年正月十八日一早,县衙官吏和会首执事们以及信众,齐集县城文昌行宫,由事先安排好的仪仗队开道,恭送文昌帝君返回七曲山文昌宫祖庭。此种梓潼文昌出巡民俗文化活动至1950年废止。
1979年起,七曲山大庙文昌宫对外开放,恢复了七曲山传统庙会。
《正统道藏·洞真部》所收录与文昌帝君张亚子相关的道书有:《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五卷(《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荒字号》新文丰刊本第一册)、《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应验经》(《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昃字号》新文丰刊本第二册)、《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本愿经》(同前,二经同卷)、《清河内传》一卷(《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籙类·腾字号》新文丰刊本第五册)、《梓潼帝君化书》四卷(同前)。
《道藏辑要》星集八所收有:《文帝本传》、《文帝化书》(即《正统道藏》之《梓潼帝君化书》)。星集九收录:《文帝孝经》、《文帝救劫经》、《文帝延嗣经》、《文帝阴无文注》、《文昌应化元皇大道真君说注生延嗣妙应真经》。
《藏外道书》第四册收录者有:《文昌帝君本传》(录自《道藏辑要》)、《文昌应化元皇大道真君说注生延嗣妙应真经》(录自《道藏辑要》)、《文帝孝经》(录自《道藏辑要》)、《文昌心忏》、《文昌大洞仙经注释》、《文昌大洞仙经》、《文昌大洞经》、《大洞经示读》、《文昌大洞治瘟宝籙》、《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第十二册收录《文昌帝君阴骘文注》、《焦无十则注解》。《藏外道书》第十五册收录《文昌正朝全集》。
文昌帝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