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玉连环 编辑
民间道教打击乐演奏形式
鄂州玉连环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道教打击乐演奏形式,根植于乡土,世代相传。明清时期,鄂州“伙居道人”以此用于“斋蘸祈祷”活动。
中文名:鄂州玉连环
类型:民间道教打击乐演奏形式
如婚丧、节庆、大型庙会一系列法事等等。玉连环演奏乐器有“铛”、“小镲”、“铛锣”、“引罄”、“木鱼”、“小鼓”等。在民间艺人的传承过程中,将几种乐器固定成如意图形,故取名为玉连环。上世纪七十年代,鄂州民间艺人将玉连环音乐改为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搬上舞台,已衍变成一种“新生代”的玉连环。
鄂州玉连环曲调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在音乐上除加入“对偶调”、“闹花堂”等民间小调外,还吸收了“纺棉纱”、“湖北小曲”等民间音乐素材,其调式主要以徵式为主,间奏皆以“连环扣”发展。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一人演唱,也可群体表演,融唱、舞、快板为一体,同时,突出玉连环敲击乐的特色,变化击乐点子和节奏,再加上鄂州太和地区方言,更显玉连环这种曲艺形式独特、表演风趣诙谐、曲调热烈活泼。
鄂州玉连环经过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演变更替,即经历了早期裂变、前期嬗变、新时期剧变的演变过程,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近30年来经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潜心研究、改革和创新,玉连环现已成为独特的鄂州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活跃在省市的文艺舞台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蜡梅
上一篇 端午节(泽林旱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