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花蛇 编辑
白花蛇是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可以入药。以条大、干燥、头尾齐全、花纹斑块明显者为佳。 小白花蛇:又名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节蛇、银环蛇、金钱蛇、金钱蕲蛇。为眼镜蛇科银环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 节蛇、白节蛇、手巾蛇)银环蛇的幼蛇。除去内脏,盘成圆形如钱大。功效与白花蛇相似,但用量较轻。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非白花蛇正品。以头尾齐全、干燥、色泽明亮、盘小者为佳。白花蛇产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等省区,国外则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
中文名:白花蛇
别名:金钱白花蛇 小白花蛇
拉丁学名:Dienagkistrodon acu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爬行纲
目:有鳞目
亚目:蛇亚目
科:蝰科
属:尖吻蝮属
种:尖吻蝮
分布区域:非洲、印度
特点:头部两腮部位成白色
图1
小白花蛇,头部两腮部位,白色。花纹较清晰,间距明显,比赤练蛇宽。
大白花蛇,随着年龄增长,头部两腮白色部位逐渐减小至消失。环纹黑白区分更明显。
①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nther),又名: 褰鼻蛇,蕲蛇,百步蛇,盘蛇,棋盘蛇等。全长54~180厘米。头大、扁平,呈三角形,如犁铲状。尾端侧扁、尖锐。吻鳞和鼻间鳞向上突出;吻鳞之长为宽的2倍。前额鳞大,略呈五角形,额鳞较小;颅顶鳞比眼上鳞大。鼻孔大,开口于2鼻鳞之间。后鼻鳞向内凹入呈弧形。眼前鳞2片,眼后鳞1~2片,眼下鳞1片。前颞鳞2片,后颞鳞4~5片。上唇鳞7片,其中第3、4片最;下唇鳞9~11片,前3片与前颏鳞相接。体鳞有显著起棱,成23~21~17行。腹鳞157~171片,肛鳞单一,尾下鳞40~60对,其前端的1~10片常不成对。体背面灰褐色,两侧有“∧”形大斑纹24个,斑纹暗褐色,边缘浓褐色,其顶点常在背中线上相接,将背面隔或斜方块形。头顶暗黑色,头侧灰黄色,上唇下缘有灰褐色不规则小斑点,吻端尤多。眼前鳞至口角,有一大形黑褐色斑。腹面黄白色,两侧有直径约2鳞左右的黑色圆斑 。
白花蛇
金钱白花蛇
真假区分
银环蛇
银环蛇
特征:白色横纹较少。分布:云南西南部.国外见于缅甸,越南北部以及老挝.
采集加工:凡用白花蛇,春秋二季用酒浸三夜,六、七月浸一夜,十一、十二月则浸五夜,然后取出用炭火焙干,如此三次;再用瓶装好,埋在地下一夜,消除火气,除去皮、骨,肉用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