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 编辑

山西省运城市辖县

芮城县芮城县

芮城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黄河中游,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潼关县和河南省的灵宝市相望,北以中条山为界与永济市、盐湖区毗连,东与平陆县接壤,总面积1176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芮城县下辖8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社区、1个开发区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常住人口为33.1065万人。

芮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头和“古中国”的核心地。180万年前西侯度就有先民活动,《诗经·伐檀》采撷于此。芮城殷商时为芮国,西周时为魏国,史称“古魏”,北周明帝二年(558年)设芮城,已有1600多年历史。全县拥有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其中国保单位12处。元代永乐宫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被誉为“东方艺术画廊”。

2022年,芮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41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9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07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335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8301元。

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1816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80万元,增长 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28.8%;第二产业增加值341634万元,增长 8.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25.9%;第三产业增加值596551万元,增长 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5.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芮城县

外文名:Ruiche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140830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山西省运城市

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南端,黄河中游

面积:1176 km²

下辖地区:8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社区、1个开发区

政府驻地:古魏镇

电话区号:0359

邮政编码:044600

气候条件: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33.1065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永乐宫,大

机场:芮城新南张机场

车牌代码:晋M

地区生产总值:1318165 万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夏,芮为王畿甸服。(禹贡:五百里甸服)。

商为芮国。(《史记》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

西周初分封诸侯,封邦建国,武王封姬姓子弟于今芮城境域建立魏国。(《史记·魏世家》第十四,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

春秋时属晋(前661年,晋公封毕万于魏。《史记·魏世家》)。

战国时属魏。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为河东郡(治安邑)邑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魏及风陵属魏王豹。

芮城县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定魏地,始置河北县于魏城,隶属河东郡。新天凤元年(14年)改郡名,河北县属兆阳郡。东汉时期恢复河东郡名,属河东郡。

三国时属魏。正始八年(247年)为河北县属河东郡。

西晋为河北县,属河东郡。

十六国时期,后秦置河北郡于魏城,河北县改名安戎县,治于今南卫乡东张村,隶属河北郡。

北朝时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移河北郡治于大阳(今平陆境内),复名河北县,仍属河北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立芮城县,治于今县城,隶属永乐郡。武成元年(559年)分芮城县置永乐县。次年芮城县改名长乐县。保定二年(562年)长乐县并入永乐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永乐县改名为芮城县。开皇十五年(595年)省郡为县,属蒲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芮城县属河东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分芮城县复置永乐县。次年于芮城置芮州,芮城、河北(隋唐在今平陆县)、永乐县隶属芮州。贞观元年(627年)废芮州复县,芮城、河北县属陕州,永乐县属鼎州。贞观八年(634年)永乐县改属蒲州,又割属虢州。开元九年(721年)改蒲州为河中府,永乐县属河中府。

五代时期,芮城县属陕州,永乐县属河中府。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芮城、永乐县属永兴路陕州。熙宁六年(1073年)永乐县并入河东县(今永济市)。

金时芮城县改属河东南路解州。

元代芮城县属晋宁路河中府解州,至元三年(1266年)芮城合平陆为一县。元贞元年(1295年)复置芮城县。

明时芮城县属平阳府解州,相沿至清。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解州为直隶州,芮城县仍属解州。

芮城县地图芮城县地图

民国元年(1912年)1月2日,在运城设立山西军政府河东军政分府,同年7月12日撤销。民国二年(1913年)3月,设河东观察使署。芮城县属之。民国三年(1914年)6月,撤观察使署,复置河东道,设道尹公署,芮城县属之。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道,芮城县直属省府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为适应抗战需要,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运城为第七行政区。芮城属之。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日军侵占运城后,在各县设立维持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先后在各县成立伪县公署。同年7月27日,日伪河东道尹公署在运城成立,芮城日伪县政府属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运城地区分属第七、九、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七专署驻解县,芮城属之。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芮城民主县政府成立,属三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太岳三专署划归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管辖,改为晋绥第十一专署;1949年2月,晋绥十一专署改称运城专区;1949年6月撤销,合并为晋南中心专署,芮城属之。

1950年1月7日,山西省运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式建立;1951年3月,山西省运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山西省人民政府运城地区专员公署,芮城属之。

1954年7月,临汾、运城两专署合并为晋南专署,芮城属之。

1970年3月27日,晋南地区又分为运城、临汾两地区。1970年5月1日,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开始办公。1978年4月,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运城地区行政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关,芮城属之。

2000年10月31日,运城撤地设市,芮城县属之。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芮城县下辖8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社区、1个开发区 。芮城县人民政府驻古魏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140830100000

古魏镇

140830101000

风陵渡镇

140830102000

陌南镇

140830103000

西陌镇

140830104000

永乐镇

140830105000

大王镇

140830106000

阳城镇

140830107000

南磑镇

140830200000

东垆乡

140830202000

学张乡

140830401000

芮城县社区

140830402000

山西风陵渡经济开发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南端,运城市西南隅,晋、秦、豫三省交界处,是山西省的南大门,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潼关县和河南省的灵宝市相望,北以中条山为界与永济市、盐湖区毗连,东与平陆县接壤。介于东经110°16′—110°58′,北纬34°35′—34°51′之间,东西长65.7千米,南北宽28.8千米,总面积1176平方千米。

芮城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芮城县地处中条山南部,黄河北面,东西长,南北窄,北高南低。芮城县南部地势低缓,沟壑纵横,是一个多沟多涧的黄土丘陵地区,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0至1000米之间。北部中条山,由西而东横亘整个县界。中部沿风陵渡至陌南公路的学张乡以东,地势较为平坦,海拔在600米左右。全县东部地区,洪积扇广布山前,倾斜平原低洼带横贯中央,黄土高台地南坝略高,故而地形比较平坦。西部地区,大部分为黄土高台地,台面高差较大,水力侵蚀严重,沟谷密布,梁峁程罗。

气候特征

芮城县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雨少风多,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冬干燥春干旱,春旱对农作物春播和生长不利。汛期6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降水集中,汛期降水占全年的60%左右。年均气温14度左右,一月均温0—2度,七月平均温度28度。年均降雨量为514毫米左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下旬,无霜期205天。

水系水文

芮城县位于黄河北干流与东干流的转折点。黄河北由永济首阳入境进入芮城县,经风陵渡向东流,到陌南镇大沟南村东南出境。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流经西、南部外,还有安家涧、孙家涧、葡萄涧 、恭水涧等,均发源于中条山而注入黄河。

土壤类型

芮城县以褐土为主,其次为草甸土,土壤质地为轻中壤质,适宜各种作物及林、草的生长。

大禹渡黄河大禹渡黄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芮城县境内黄河全长80.3千米,其中西部小北干流7.5千米,三门峡水库尾长72.8千米,纵坡2—2.5/10000,最宽13千米,最窄2.5千米,潼关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300立方米/秒,汛期洪峰流量15400立方米/秒(频率为5%)。

土地资源

2018年,芮城县土地总面积117554.83公顷。

农用地

芮城县农用地面积为80289.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30%。

耕地:面积为44708.8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5.68%。其中水田43.87公顷、水浇地28761.10公顷、旱地15903.88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0.10%、64.33%、35.57%,主要分布在风陵渡镇、永乐镇和陌南镇等乡镇。

园地:面积为22479.5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8.00%。主要分布在风陵渡镇、陌南镇、阳城镇等乡镇。

林地:面积为6649.7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28%。其中有林地4841.35公顷、灌木林地22.19公顷、其他林地1786.20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72.81%、0.33%、26.86%,主要分布在风陵渡镇、陌南镇、阳城镇等乡镇。

其他农用地:面积为6451.6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04%。其中农村道路1800.71公顷、坑塘331.25水面、农田水利用地105.38公顷、设施农用地259.59公顷、田坎3954.76公顷,分别占其他农用地27.91%、5.13%、1.63%、4.02%、61.30%。设施农用地面积最大的是永乐镇和阳城镇;农村道路面积较大的是古魏镇、风陵渡镇和陌南镇;坑塘水面集中分布在陌南镇;农田水利用地面积最大的是东垆乡、南卫乡。

建设用地

芮城县建设用地面积为10807.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9%。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0152.1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3.94%。主要分布在古魏镇、风陵渡镇等乡镇。其中城镇用地1733.9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8070.33公顷,采矿用地347.95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7.08%、79.49%、3.43%。

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510.5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72%。主要分布在风陵渡镇、陌南镇等乡镇。其中交通用地488.55公顷、水利用地22.02公顷,分别占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的95.69%、4.31%。

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144.5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34%。其中风景名胜设施用地81.06公顷、特殊用地63.49公顷,分别占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的56.08%、43.92%,主要分布在南卫乡、古魏镇等。

未利用地

芮城县未利用地面积为26457.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51%。

水域:面积为4498.43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17.00%。其中河流水面面积为4400.39公顷、内陆滩涂面积为98.05公顷,分别占水域面积的97.82%、2.18%,主要分布在风陵渡镇、陌南镇、南卫乡等乡镇。

自然保留地:面积为21959.25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83.00%。自然保留地中主要是其他草地,占自然保留地的99.88%,大王镇和阳城镇两个镇分布较多。

矿产资源

芮城县主要矿产有金、镁、铜、磷、大理石、石灰石、紫砂石、白云石、石英砂等20余种。

芮城县城芮城县城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常住人口为33.106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184人,下降1.0%。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303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2.27%,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15.803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7.73%。男性人口为16.990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1.32%;女性人口为16.116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8.68%。男女性别比为105.42(女性为100)。出生人口1656人,出生率为4.98‰;死亡人口2652人,死亡率为7.97‰;自然增长率为-2.99‰。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芮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41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967亿元,增长6.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9.0%;第二产业增加值34.0798亿元,增长6.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6.8%;第三产业增加值56.3358亿元,增长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4.2%。2022年,芮城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8301元,比上年增长7.4%。

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1816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80万元,增长 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28.8%;第二产业增加值341634万元,增长 8.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25.9%;第三产业增加值596551万元,增长 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5.3%。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芮城县固定资产投资507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芮城﹙小口径﹚完成373368万元,增长6.1%;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完成134507万元,增长38.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5734万元,增长17.6%;第二产业投资237673万元,增长20.8%;第三产业投资224468万元,增长5.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59413万元,增长6.5%,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0.8%。

财税收支

2022年,芮城县财政总收入75882万元,比上年下降16.2%(芮城﹙小口径﹚61639万元,下降17.6%;风陵渡经济开发区14243万元,下降9.6%)。其中,税务收入42691万元,下降43.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962万元,比上年增长28.4%(芮城﹙小口径﹚完成50074万元,增长32.1%;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完成7888万元,增长9.0%)。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305437万元,比上年增长20.7%(芮城﹙小口径﹚完成291923万元,增长25.2%;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完成13514万元,下降32.0%)。

人民生活

2022年,芮城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3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14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0元,增长6.6%。

能耗

2022年,芮城县全社会用电总量11216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全行业用电量78796万千瓦时,增长8.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70.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6637万千瓦时,增长21.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23.7%;线损6727万千瓦时,增长12.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6.0%。2022年,芮城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消费用原煤189.05万吨,柴油405.68吨,天然气1411.33万立方米,电力5.75亿千瓦时。

第一产业

2022年,芮城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8607万元,比上年增长6.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0845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业501632万元,增长7.4%;林业6448万元,下降7.3%;牧业95730万元,增长3.7%;渔业1536万元,增长24.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45500万元,增长4.0%。

农业

2022年,芮城县粮食种植面积63909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3218公顷,下降0.1%;秋粮种植面积30691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2265公顷,下降1.8%。果园面积15346公顷,增长1.7%,其中,苹果园面积8730公顷,增长0.7%。2022年,芮城县粮食总产量达34.93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夏粮产量17.23万吨,增长1.3%;秋粮产量17.70万吨,增长2.7%。

2022年,芮城县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5427吨,与上年持平。水果总产量57.67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苹果产量36.60万吨,增长3.3%。

2023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409974 万元,比上年增长 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86429 万元,比上年增长 5.1%。其中,农业 541803 万元,增长 5.3%;林业 6509万元,下降 18.1%;牧业 90005 万元,增长 6.5%;渔业 1712 万元,增长 11.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46400 万元,增长 3.5%。

林业

2022年,芮城县共植树造林733公顷,零星植树70.3万株,林地保有量2.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2.1%,森林蓄积量16.65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1.26万公顷。2022年,芮城县主要林产品中核桃产量1889吨,比上年下降16.0%;花椒产量10222吨,比上年增长48.0%。

畜牧业

2022年,芮城县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达29093吨,比上年增长29.6%。其中,猪肉产量25759吨,增长27.8%;牛肉产量213吨,下降22.0%;羊肉产量709吨,增长66.0%;禽肉产量2412吨,增长52.0%。牛奶产量348吨,增长0.3%。鸡蛋产量8655吨,增长11.8%。

渔业

2022年,芮城县渔类总产量达960吨,比上年增长27.2%。

风景图风景图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芮城县全部工业增加值269644万元,比上年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53家(芮城﹙小口径﹚33家,风陵渡经济开发区2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1%(芮城﹙小口径﹚增长10.9%;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芮城﹙小口径﹚增长9.2%;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增长30.1%)。分门类看,制造业下降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9.4%;股份制企业增长2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5.9%;私营企业增长10.5%。2022年,芮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645万元,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5383万元;股份制企业17671万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975万元,增长12.5%;私营企业23094万元,下降43.5%。分门类看,制造业19873万元,增长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5284万元,增长34.2%。2022年,芮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元,比上年下降2.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3%,增长6.4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8%,比上年末下降21.3个百分点。2022年,芮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3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3.5%,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20.8%,金属制品业增长12.1%,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2.4%,纺织业下降6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8.8%,医药制造业下降10.4%。2022年,芮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645万元。实现利税49532万元(芮城﹙小口径﹚35449万元,下降2.2%;风陵渡经济开发区1408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648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芮城﹙小口径﹚245826万元,下降4.9%;风陵渡经济开发区403049万元;增长32.0%)。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5%。

2023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265921 万元,比上年增长 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62 家(芮城﹙小口径﹚38 家,风陵渡经济开发区 24 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9.2%(芮城﹙小口径﹚下降14.3%;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增长 2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芮城﹙小口径﹚下降 16.3%;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增长 22.1%)。

建筑业

2022年,芮城县建筑业增加值71154万元,比上年增长5.4%。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完成243028万元,比上年增长9.9%(芮城﹙小口径﹚完成235287万元,增长9.3%;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完成7741万元,增长31.5%)。

2023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75713 万元,比上年增长 5.9%。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完成 232805 万元,比上年下降4.2%(芮城﹙小口径﹚完成 227454 万元,下降 3.3%;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完成 5351万元,下降 30.9%)。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芮城县服务业增加值563358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2819万元,增长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7630万元,下降1.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997万元,增长4.7%;金融业增加值54758万元,增长7.8%;房地产业增加值78211万元,增长1.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73303万元,增长7.2%。2022年,芮城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9757万元,比上年下降9.7%。其中,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业营业收入42252万元,下降11.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7506万元,下降5.5%。

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25万元,比上年下降0.2%。按规模统计,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2544万元,增长10.9%;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7782万元,下降5.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5870万元,增长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4455万元,下降10.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78683万元,下降2.4%;餐饮收入额41642万元,增长18.0%。全县商品销售总额91414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批发业完成654935万元,增长12.2%;零售业完成邮电通信259205万元,增长5.5%。

对外经济

2022年,芮城县外贸进出口总1515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出口1047万元,增长49.9%;进口468万元,下降35.3%。

房地产业

2022年,芮城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17720元,比上年下降3.2%(芮城(小口径)109903万元,下降6.4%;风陵渡经济开发区7817万元,增长86.3%)。2022年,芮城县商品房竣工面积92196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2.0%(芮城﹙小口径﹚92196平方米,下降82.0%);商品房销售面积40312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0%(芮城﹙小口径﹚374261平方米,增长29.0%;风陵渡经济开发区28864平方米,下降56.7%);商品房销售额1462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1%(芮城﹙小口径﹚136693万元,增长28.0%;风陵渡经济开发区9604万元,下降50.1%)。

邮电通信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共铺设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1018千米。有线电视用户21518户。其中,农村17448户,城区4070户。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固定电话用户1.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33万户;宽带用户13.20万户。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85.27亿元,比年初增加21.65亿元,增长13.2%。其中,个人存款157.85亿元,单位存款27.40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10.92亿元,比年初增加23.41亿元,增长26.7%。其中,短期贷款53.51亿元,中长期贷款50.97亿元。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芮城县扼山西省南大门,自古即为通道要津,是山西省通往秦豫直达西南、华中、西北的交通要道。全县高速公路为运城至风陵渡高速公路芮城段和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芮城段,县乡道路网由四横二十一纵、五条旅游公路组成。

公路

境内过境高速公路有运风高速公路和运宝高速公路,运城至风陵渡高速公路起自盐湖区西留村口,终于芮城县风陵渡黄河大桥,途径盐湖、永济、芮城三县(市、区),全长91.739千米,芮城县境内10千米。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北接运城南环高速,经盐湖区解州,穿越中条山隧道,过芮城岭底、朱吕至刘堡村东,由柳湾村向南跨越黄河进去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连接连霍高速公路,全长30.339千米,芮城县境内11.727千米。省道有S348古(魏)风(陵渡)线(沿黄干线)、S239临陌线、S337平风线(曹风线)。

铁路

南同蒲铁路于县域西部风陵渡镇南北纵贯而过,既有设备为国铁Ⅰ级干线,单线半自动闭塞,设备输送能力1200—1300万t/年。南同蒲铁路在风陵渡镇设有车站1处,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技术性质为中间站,有4条股道,其中到发线3条、正线1条。

水运

芮城县黄河河道总里程80千米,原有风陵渡、原村渡、礼教渡、大禹渡、沙窝渡、永乐渡、许家坡渡、马崖渡、太安渡等9个渡口,现已大多废弃。

运输

2022年,芮城县规上企业货运周转量2.50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3.4%。

芮城交通芮城交通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芮城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累计达到21家。新申报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5家,总数累计达到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家。专利授权数据114件。其中,发明17件,实用新型88件,外观9件;发明有效数据144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共有各类学校44所。其中,小学29所,普通中学12所(初中8所,高中4所),职业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33486人。其中,小学18538人,普通中学12836人(初中7473人,高中5363人),职业中学1985人,特殊教育学校127人。幼儿园45所,在园幼儿10689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河东书房2个,图书馆文化馆村级分馆3个,村级服务点9个。2022年,芮城县共培育45支群众文艺小分队,开展1350场活动;挖掘7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组织84场活动,培养52名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624场活动;线上线下完成市、县两级送戏下乡250余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共有县乡两级卫生机构24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1740人,增长5.6%;床位数1927张,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城镇新增就业4189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980人;技能人才培养32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9288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429人。

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1114人,比上年末增加4761人,增长10.3%;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26027人,比上年末减少526人,下降0.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9110人,比上年末增加410人,增长0.7%;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29436人,比上年末增加7306人,增长33.0%。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1916人,城镇职工医疗参保人数23169人,城乡居民参保率99.2%。

2022年,芮城县农村低保标准由5444元/年提高到5832元/年。全县5842户7013名农村低保对象共发放低保金3626.53万元;612户784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67.84万元;911名发放农村特困人员生活补贴614.4万元、护理补贴147.1万元;为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发放临时救助金140人次54.3万元;2431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00.38万元;6300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74.54万元;34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53.24万元、孤儿助学金10.5万元,5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贴71.56万元;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人次,安全护送返乡1人次,受助人员都得到了妥善救助,救助率达100%。截至2022年末,芮城县共有养老服务机构7个。其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个,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1个,公办养老服务机构3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1个。其中,提供就餐日间照料中心52个,不提供就餐老年人活动中心49个。养老服务床位960张。

环境保护

2022年,芮城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5,优良天数为309天。其中,综合指数比上年下降2.2%。其他污染因子PM2.5浓度均值为34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PM10浓度均值为5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SO2浓度均值为1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NO2浓度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7%;CO浓度均值为1.4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O3浓度均值为15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6%。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市第二,优良天数、NO2、O3、CO浓度均值都排名全市第一。

安全生产

2022年,芮城县共发生各类事故372件,死亡22人,受伤162人。其中,交通事故129起,比上年下降47.6%;死亡19人,比上年下降38.7%;受伤159人,比上年下降45.4%;财产损失26400元,比上年下降50.1%。火灾事故243起,比上年下降26.1%,死亡3人,受伤3人(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源于圣奥化工事故),财产损失1430万,比上年下降64.6%。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在2022年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3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367.03万元。2022年,芮城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8万亩,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75余万元。

芮城光伏电站芮城光伏电站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芮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既有人类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动人传说,也有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大禹治水、虞芮让畔的先贤文化,全县拥有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馆藏文物1865组件,国家一级文物23组件。特别是180万年前,西侯度人在这里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把圣火,2016年完成了对西侯度遗址地区的保护和开发,并成功举办了圣火采集仪式,并且西侯度遗址成为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地;元代为纪念新道教师祖,民间奉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修建的永乐宫,以精美的元代壁画、恢宏的宫廷建筑闻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画廊,举办了八届“中国(芮城)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

地名由来

春秋时桓公三年(前709年),芮伯万为其母所逐出奔魏,筑城居之,因名芮城。

地方戏曲

芮城拥有一个独特的稀有剧种——芮城线腔。线腔又称线谱戏,又名“吊线猴”,其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线腔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受蒲剧、秦腔等剧种影响,唱腔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极富地域特色,深受群众喜爱。因保留了古老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芮城线腔于2006年入选首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每年二月二“青龙节”举行“匼河古会”,保持了古老的风韵。“二月二”,俗称“青龙节”,又叫“龙抬头日”,是汉族许多地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晋北一带有“洒水引龙”的习俗,即往茶壶里放上几枚钱币,在河边或井上灌上水,沿途滴洒,留下一条水迹,回家后把壶里剩下的水和钱币倒在缸里,认为这样可以引回钱龙,一年之内发财致富。

风景名胜

编辑

永乐宫

永乐宫及壁画

永乐宫(大纯阳万寿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一座元代道教宫观,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是为纪念唐代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原建于黄河岸边永乐镇。原址北靠峨嵋岭,南临黄河。“永乐宫”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命名,1959年至1964年间,因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由于永乐宫位于库区淹没区的原因,所以被整体搬迁至县城北郊龙泉村附近,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距离原址20千米许,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禹渡

大禹渡大禹渡

大禹渡位于县城东南20余里,它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新颖的集灌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20世纪70年代,这里修建了大禹渡电灌站,电灌站于1979年对外开放。

西侯渡

西侯渡遗址位于风陵渡镇北10余千米处,1959年首次发现,1960年专家再次调研,推断属“早更新世”文化。根据大量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论证,西侯渡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人类用火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人类用火最早的遗址之一。

九峰山

九峰山位于县境内的中条山南麓,距县城约24千米,海拔1600米。山势呈西北东南向,面向西南,中间低平开阔,两边山峰护翼,形状酷似圈椅,故又名“玉椅”。九峰山下的纯阳上宫存有珍贵的吕仙石雕像、吕仙百字碑、九峰山诗碑、皇帝圣旨碑、摩崖石刻等大量碑刻和文物。元人有诗赞曰:“闻说中条有九峰,九峰高处立仙宫,全真宗祖于斯出,正派源流自此通。”

名优特产

编辑
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的生产始于明末清初,有300年历史,以其甜、香、酥、脆而盛名。1979年跨入山西省八大名食行列。

阳城卤肉

芮城麻片芮城麻片

阳城卤肉具有皮软、色鲜、味美而不腻、久放而不腐,酥烂适口等特点,用火烧饼夹卤肉是当地脍炙人口之名食。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以上等小麦、面粉、猪油、白绵糖或白、红两沙为主、内加陈皮;食用香精等、经特殊工艺处理后用食用油炸制而成。成品看似一朵含苞欲放的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食之外脆里嫩,表香里甜,被誉为“晋南食品一朵鲜花”。

石籽镆

石籽镆起源于西周,原名“燔黍”,是以黍米加之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主要原料有白面、脂油、茴香等。形状有圆、方两种。食之油酥脆香,风味独特。

成村小磨香油

成村小磨香油为南卫乡吕长有家祖传制品,油质清亮,红中有黄,醇香浓郁,地方誉称“一滴香”。

著名人物

编辑
吕洞宾(798—?)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唐河中府永乐县(今芮城)人氏。

魏斯,既魏国开国国君魏文侯。其在位期间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日益强大。前376年与赵、韩三家分晋,建立战国七雄之魏国,其祖父魏雠为晋国大夫,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佐晋文公成霸业。

段干木,姓段干,名木,学张乡下段村人,战国初年魏国名士。师子夏,友田子方,为孔子再传弟子。因其三人皆出于儒门,又先后为魏文侯师,故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

杨振铎(1905—1933年),字警轩,曾化名杨泽,东垆乡杨沟村(今迁东垆村)人。民国十九年(1930年)任共青团江苏地下省委书记及中共上海沪中区行动委员会书记,被捕入狱。后被叛徒出卖,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1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28岁。

荣誉称号

编辑
2010年,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2014年,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花椒之乡”。

2015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6年,国家能源局批复为“全国光伏领跑技术芮城基地” ,被国际休闲经济促进会、中国旅游媒体联盟、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 ,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目的地” ,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定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018年12月,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芮城县名列其中。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7月,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名单; 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芮城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6月,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拟认定为2022年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市县。

2022年11月18日,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2024年1月,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下一篇 郭偃

上一篇 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