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墓 编辑

兴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耳墓张耳墓

张耳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桑镇张耳村,为兴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学者根据1978年的考古发掘,认为张耳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古城村。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耳墓

位置:陕西省咸阳市桑镇张耳村

文物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西汉初

出土时间:1978年

事件:部分学者根据考古发掘,认为张耳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古城村

墓地简介

编辑

张耳墓

张耳(?-前202),大梁人。西汉时常山王,后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 习称赵景王。

张耳死后葬于陕西省 咸阳市兴平桑镇 张耳村。在村子西头现有荒冢一座,为兴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祖因怀念张耳的功绩,曾屈驾寻找张耳墓祭拜,当时皇帝銮驾一行走到现张耳村北1公里处(今兴平市 桑镇 何耳村),高祖下车询问当地村民曰:“何耳?(张耳在哪里?)”。故此地后面就逐渐的被称作“何耳村”

人物简介

编辑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参见:张耳陈余列传

争议事件

编辑
关于张耳墓在哪里,原来一直有多种说法。陕西咸阳兴平县张耳村、河北衡水冀州、邯郸成安,都说张耳墓在他们那儿,但拿不出很有力的考古证明。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献中告诉记者,在桃园村发掘的这座墓,最具说服力,发掘至今30多年了,在“长耳”印这一实物证据面前,基本上没人提出异议。

根据事后撰写的发掘简报,该墓为一大型土坑木椁墓,墓穴成中字形,棺内有一具男性骨架,鉴定其年龄为40-50岁。由于此墓早期曾被人盗扰焚烧,所以出土文物不多,比较完整的有铜印、铜鼎、铜带钩、铜铃、铜铃架、玉壁、六博棋等。

在这些器物中,最有价值的是放在死者头部左侧的一枚铜制私印,上阴刻有“长耳”二字,根据市文保所考证,在秦汉时期,作为姓氏的“张”和“长”是通用的,因此,死者应为秦汉之际活动于河北一带、后被刘邦封为赵王的张耳。

下一篇 张耳村

上一篇 张耳穹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