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 编辑

明朝初年将领

赵安(?-1445年1月28日 ),陕西狄道人。明朝初年将领。

赵安早年因罪谪戍甘州。明成祖时通过献马赎罪,得官临洮百户,奉命出使西域,又随征漠北,累升至都指挥同知。明宣宗时,相继讨平松潘、曲先等卫叛乱,并出使乌思藏有功 。明英宗初年,以都督同知、右副总兵协镇甘肃。正统三年(1438年),与兵部尚书王骥等分道出击鞑靼,取得大捷,以功封会川伯。次年移镇州。在镇声名狼藉,屡遭言官劾奏 。正统九年十二月(1445年1月),赵安去世 。

赵安作战勇敢,有谋略,与蒋贵、任礼并称为明初的“西边良将”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赵安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陕西狄道

逝世日期:1445年1月28日

主要成就:讨平松潘、曲先叛乱,北击鞑靼

官职:凉州副总兵官、都督同知

爵位:会川伯

人物生平

编辑

贡马得官

赵安的从兄赵琦,官至临洮卫指挥同知。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年间,赵琦因罪被处死,赵安也被谪戍至甘州卫充军 。

永乐元年(1403年),赵安入京向朝廷献马,被重新任命为临洮卫百户,奉命出使西域。后跟随明成祖北征有功。至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自陕西临洮卫指挥同知升为陕西都司都指挥同知。

定乱及出使

讨平松潘

宣德二年(1427年)五月,松潘卫的少数民族叛乱,陕西都司急调赵安领兵五千,前往平乱。 七月,以左参将随松潘卫总兵官陈怀率军平叛。 宣德三年(1428年)闰四月,松潘乱平,赵安以功升任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仍回掌临洮卫事务。

当时兀良哈三卫侵扰永平、山海,宣宗准备亲征,于是令赵安与西宁卫都督佥事史昭统领八卫官军赶赴京师。宣德四年(1429年),兀良哈首领来朝,宣宗遂于同年三月命赵安回到原卫。

出使乌思藏

约在宣德四年(1429年)后,赵安与指挥同知丁黻等奉命出使乌思藏(今西藏自治区),至宣德五年(1429年)二月返回。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曲先卫都指挥使散即思邀劫西域使臣,图谋不轨。赵安以左参将随史昭出兵 ,长驱至曲先,散即思望风溃逃,明军擒其部下答答不花等,俘获男女三百四十人,缴得马、驼、牛、羊三十余万只(头),“威震塞外”。

宣德九年(1434年),宦官宋成等出使乌思藏,赵安率军一千五百人护送使团至毕力术江(今青海境内通天河)。 十一月,赵安入朝贡马。

大破鞑靼

主词条:亦集乃之战

约在宣德十年(1435年),赵安与兵部侍郎徐晞出塞攻讨鞑靼阿岱汗、朵儿只伯,将其击败。

正统元年(1436年)正月,赵安升任都督同知。同月甲午日,因赵安有“征剿胡寇”之功,明英宗命他充任右副总兵官,与左副总兵任礼共同镇守甘肃。

正统二年(1437年)春,谍报说鞑靼驻扎在贺兰山后。英宗闻讯后,命赵安与右都督蒋贵出凉州塞进攻鞑靼,但二人到达鱼儿海子时,因都指挥安敬称前路没有水草,便领兵退回。 英宗得报,命兵部尚书王骥奔赴前线督战。

在王骥的督促下,赵安在正统三年(1438年)与蒋贵、王骥、任礼等分道出击,最终大破鞑靼。其中赵安进军至刁力沟,擒获鞑靼的右丞、达鲁花赤等官员三十人。各路均获捷,“西边悉平”。战后,赵安因功获封会川伯,食禄一千石,并得封勋阶为奉天翊卫宣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

晚节不保

正统四年(1439年),赵安移镇凉州。他定居临洮,亲党厮役中多有盗贼,副使陈斌将此事奏报朝廷;而赵安在凉州时又招揽许多无赖作僮奴,侵扰百姓,因此再遭御史孙毓弹劾。但明英宗都没有下诏问罪。

逝世

正统九年十二月十八日(1445年1月28日) ,赵安去世 。英宗闻讣讯,遣使赐其祭葬。

主要影响

编辑

赵安勇敢善战,与蒋贵、任礼并称为明初西疆的良将 :

平松潘:宣德二年(1427年),领兵五千,随总兵官陈怀讨平松潘卫叛乱;

战曲先:宣德五年(1430年),随西宁卫都督佥事史昭突袭曲先卫散即思叛乱,取得大捷,“威震塞外”;

击鞑靼:正统二年(1437年)至正统三年(1438年),与右都督蒋贵分道出击鞑靼,大破其部。赵安单独至刁力沟,擒获鞑靼右丞、达鲁花赤等官员。

历史评价

编辑

孙继宗监修《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安勇毅有将略,故能屡立战功、独异于众云。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张廷玉等《明史》:①安勇敢有将略,与贵、礼并称西边良将。 (《明史》)②诸人(宋晟、赵安等)并以勋爵镇御边陲,故类著于篇。 (《明史》)

人际关系

编辑

从兄:赵琦,官至临洮卫指挥同知。明太祖时因罪被处死。

儿子:赵英,因功升迁至都督同知。

史料索引

编辑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124

《明史》卷155《赵安传》

下一篇 张耳陈余列传

上一篇 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