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与文物 编辑
《考古与文物》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主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
据2019年第06期期刊内页显示,《考古与文物》编委会拥有编委19人,主编1人、副主编2人 。
据2020年3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考古与文物》总被下载1212002次、总被引22250次、出版文献共2525篇,(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43、(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36 。据2020年3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考古与文物》载文量为1890篇、基金论文量为373篇、被引量为9452次、下载量为66351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0.59 。
中文名:考古与文物
外文名: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语种:中文
类别:考古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编辑单位:《考古与文物》编辑部
创刊时间:1980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61-1010/K
国际刊号:1000-7830
邮发代号:52-12
编辑部地址:西安市乐游路3号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SSCI
现任主编:孙周勇
1982年,该刊刊期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
2001年起,该刊页面尺寸改为28cm 。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栏目方向
主要栏目
《考古与文物》主要设有调查与发掘、研究与探索、考古学史、古文字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译文、读书与思考等栏目 。
报道内容
《考古与文物》主要报道文物考古工作的成就,侧重刊载周、秦、汉、唐四大盛世板块的内涵积淀等内容 。
人员编制
据2019年第06期期刊内页显示,《考古与文物》编委会拥有编委19人 。
职务 | 名单 | ||||||||
---|---|---|---|---|---|---|---|---|---|
编委 | 王小蒙 | 王占奎 | 王炜林 | 王社江 | 毛瑞林 | 田亚岐 | 孙周勇 | 吴荭 | |
陈国科 | 张天恩 | 张仲立 | 张建林 | 张俊民 | 杨军昌 | 胡松梅 | 赵雪野 | 焦南峰 | |
谭青枝 |
出版发行
据2020年3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考古与文物》出版文献共2525篇 。
据2020年3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考古与文物》载文量为1890篇、基金论文量为373篇 。
影响因子
据2020年3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考古与文物》总被下载1740370次、总被引33488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43、(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36 。
据2020年3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考古与文物》被引量为9452次、下载量为66351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考古与文物》影响因子为0.59(考古学刊均影响因子为0.4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2891名 。
收录情况
万方数据 | 维普数据库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
上海图书馆 | 中国知网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考古学类核心期刊 | |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
荣誉表彰
2013年、2016年,该刊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
2015年,该刊被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该刊曾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办刊宗旨
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索华夏文明的起源和流变;研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展现和积累物质文明的重要资料;丰富和扩大人们对自己过去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理解 。
办刊方针
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开展学术讨论,活跃学术思想,交流研究成果,报道考古与文物工作的成就 。
形象标识(书法刊名)
职务 | 姓名 | ||
---|---|---|---|
主编 | 孙周勇 | ||
副主编 | 王辉、宋远茹 |
注:表中数据为2019年第06期期刊内页显示内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