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据 编辑
汉语词语
公据,汉语词语,拼音是gōng jù,意思是官府的凭据;宋代的一种官方钞券。
中文名:公据
拼音:gōng jù
外文名:receipt
出处:《宋史·食货志》
释义:官府的凭据;宋代的一种官方钞券
1.官府的凭据。
2.宋代的一种官方钞券。 公据是南宋的一种钞票。
3.元时茶商买茶纳课后换取茶引的凭据。
《宋史·食货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清文献通考·征榷考·榷茶》:至元十八年(1281),定贩茶凭据批验制度。茶商兴贩茶货,纳正课后“出给公据”,然后往指定山场领茶,出山后把“公据”交官再换成茶引。引随茶行,至销售地卖茶毕,限三日内赴当地司衙“批纳引目”。匿者杖六十;转用或涂改字号、增带斤重及引不随茶者,并同私茶惩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