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洪镇 编辑
阳洪镇,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地处乾县城东部。东邻灵源镇,南接大杨镇,西连城关街道、北邻注泔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5千米 ,总面积40.4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阳洪镇下辖8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阳洪镇户籍人口25004人 。2011年,阳洪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工业总产值1500万元。
中文名:阳洪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陕西省咸阳市乾县
地理位置:乾县城东部
面积:40.46 km²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阳洪西村
电话区号:029
邮政区码:713303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陕D
人口:25004人(2018年)
明、清时设阳洪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属杨庄联保,后改阳洪乡。
1949年,后属杨庄区。
1956年,撤区并乡,原阳洪乡、杨庄乡、好寺乡组建为阳洪乡。
1958年,成立阳洪公社。
1984年,改设为阳洪乡。
1997年12月,撤乡建镇。
阳洪镇电子地图
截至2020年6月,阳洪镇下辖8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地阳洪西村。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610424111200 | 121 | 阳洪村 |
610424111202 | 220 | 上旦村 |
610424111208 | 122 | 上陆陌村 |
610424111212 | 122 | 习家村 |
610424111213 | 122 | 团结村 |
610424111214 | 220 | 杨庄村 |
610424111216 | 122 | 好畤村 |
610424111217 | 220 | 中兴村 |
位置境域
阳洪镇地处乾县城东部。东邻灵源镇,南接大杨镇,西连城关街道、北邻注泔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5千米 ,总面积40.46平方千米。
阳洪镇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阳洪镇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与渭河断裂盆地的结合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北部沿泔河流域,地势稍有起伏;南中部古称阳洪店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一般海拔为500—836米。
气候特征
阳洪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537.9毫米。
水系水文
阳洪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泔河,境内流长约3千米。
截至2018年,阳洪镇户籍人口25004人 。
综述
2018年,阳洪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上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5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阳洪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比上年增长9%,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耕地面积40059亩,人均1.6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果树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粮食生产2.55万吨,其中小麦1.9万吨,玉米0.65万吨,人均101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以果树为主。截至2011年末,阳洪镇果园面积15300亩,其中酥梨11450亩,苹果及其他经济杂果395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鸡为主。2011年,阳洪镇有生猪、笼养鸡养殖场31个,创经济效益890万元。在杨庄、山坳村发展奶山羊养殖业。全年生猪饲养量8900头,年末存栏8500头;羊饲养量870只,年末存栏830只;笼养鸡饲养19万羽。2011年,阳洪镇生产肉类70吨;畜牧业总产值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9%。
第二产业
工业以加工业、纺织业为主。2011年,阳洪镇工业总产值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阳洪镇邮政所1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2万份、期刊0.35万册,业务收入222万元。移动通信代办点12个。固定电话用户536户,移动电话用户1.4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75万元。截至2011年末,阳洪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亿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阳洪镇文化站2个,各类图书室13个,藏书8000多册。全镇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88%以上。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阳洪镇幼儿园(所)5所,在园幼儿480人,专任教师13人;小学7所,在校生2800人,专任教师2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0人,专任教师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9%,小升初升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阳洪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55张,专业卫生人员62人。2011年,阳洪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000人次。2011年,阳洪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阳洪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8户,人数627人,月支出5.6万元,月人均90元;农村五保供养27人,支出11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6人次,支出6万元。
阳洪镇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