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影戏(弦板腔) 编辑
流传于陕西省乾县地区的传统戏剧
皮影戏(弦板腔)是流传于陕西省乾县地区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文名:皮影戏(弦板腔)
非遗级别:国家级
非遗编号:Ⅳ-91
流行地区:陕西乾县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
弦板腔皮影戏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皮影戏(弦板腔)项目保护单位乾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