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 编辑

先秦古部落名

东瓯,古部落名。是汉族先民百越支系下的其中的一支,地理位置即今浙江一带 ,北与於越相连,西同姑蔑相接,南和闽江流域的闽越相望。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东瓯

地区:百越

位置:今浙江省南部一带

时期:远古至秦末

历史记载

编辑
《山海经》中有“瓯居海中”的说法。又有人考证,“区”则“曲”,二者同义。故山林险阻崎岖曲折之地谓之“区”,即“瓯”,居此地者,即为“瓯人”。

东瓯部落名称,始见于《战国策· 赵策》曰:“断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南朝宋鲍照注云:“瓯越,即汉东瓯。”而后《史记·赵世家》又加采撷征引,云:“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蒙文通先生认为,“珠崖、儋耳虽亦百越,然与断发文身之、越、闽、瓯固又不同也。

地域概念

编辑
东瓯部落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东瓯国为越王次子蹄建立,东瓯国处欧余山之南,国姓为欧阳氏。东瓯部落首领驺摇助汉灭项羽 ,受封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 。

《通典· 郡》十二处州下云:“秦汉属会稽郡,亦瓯越之地。”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江南东道十一记温州风俗云:“俗为淫祀,有瓯越之风。”《光绪永嘉县志》 引《方舆胜览》:“当瓯越之衔,负山海之隘。”宋薛季宣《大榕赋》:“瓯越南,岭山东麓,有七闽之会焉。”

《浙江通志》七引《太平御览》:“始元二年(前 85 年)以东瓯地区为回浦县。”则“回浦县”为“瓯越地”与“东瓯”地区为“回浦县”,在地望或归属上是完全相一致的。

下一篇 南越

上一篇 衍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