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郡 编辑
秦置陈郡,或为陈国、淮阳国、淮阳郡。辖今豫东、豫南及安徽近30个县市的广大地区,领12县:陈县、固陵、阳夏、柘县、苦县、新阳、汝阴、寝县、新蔡、平舆、上蔡、项县。
其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带。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陈郡谢氏,最为知名。
中文名:陈郡
行政区类别:古郡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
地理位置:河南省周口市附近
下辖地区:辖12县
方言:河南话
陈郡历史地图
后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置淮阳国,封更始帝刘玄为淮阳王,未几国除。建武十五年(39年)复置淮阳国。章帝章和二年(88年)改淮阳国为陈国。献帝建安二年陈国除为陈郡。
三国魏置陈郡,其管辖区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康,魏晋时期称阳夏,是陈郡何氏的发祥地。自汉代至魏晋时期,陈郡何氏家族见于文献记载者仅有4代11人。该家族的奠基者是东汉末年的何夔。另三国时魏诗人曹植(192-232)最后被封于此,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西晋时陈郡并入梁国,北魏时陈郡设治项县(今河南沈丘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中置淮阳郡,治宛丘县(今淮阳县一带)。唐置陈州。
南朝齐改陈郡为北陈郡。属西豫州。
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属豫州。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属南豫州。
梁太清元年(547年)七月甲子,改设合州,北陈郡属之。
北齐,北周,陈因之。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合州改属隋朝,北陈郡属之。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北陈郡入庐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