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元 编辑

历史学术语

“前元”是历史学术语,同样性质的术语还有“中元”“后元”。在汉武帝使用年号纪年以前,史学家一般用帝王名号来纪年。在汉文帝时,史官纪年分为两段,前段为“前元”,后段为“后元”;汉景帝时,分为三段,“前元”“中元”“后元”。它们不是年号,但类似后来的年号。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前元

:汉朝的文帝和景帝都曾改元

记载:《史记·文帝纪》

类型:年号

简介

编辑
汉朝的文帝和景帝都曾改元,但是没有年号。其改元的方式,就是重新计元年。比如本来已经九年了,到了第十年改元,就是把第十年也叫元年,而不叫十年。而“前元”“中元”“后元”这些就是后来的史官为了叙事的方便而追加的了,只是区别先后的符号而已,算不上是年号,真正年号始于汉武帝时,都是表达一定的意义的。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于是天子始更为元年,令天下大酺。也就是说文帝在17年因为得了这个“人主延寿”玉杯,觉得是上天给他加寿,所以为了顺应天意,就改元了,把纪年从元年重新开始。这种现象并非始于汉文帝,《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十四年即曾更为元年。

景帝有两次改元,《史记》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在孝景本纪中,可以看到,

“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十(二)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条侯周亚夫为丞相。四月乙巳,立胶东王太后为皇后。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注:当时还是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月,所以一年中先有十二月,再有二月)

这年发生了重大事件,废栗太子刘荣,立刘彻,同时还发生了日食。可能是诸多事件促使景帝改元。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见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阳共王、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大内。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中六年又发生了日食,景帝再次改元,可能不是巧合。这一年梁孝王死了,他是景帝的亲弟弟,楚之乱立下大功,在窦太后的支持下,有争夺帝位的行动。景帝分梁国为5小国,明显是削弱梁国实力,和武帝的“推恩令”是一个意思。同时在中央政府,景帝进行了官制调整。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景帝于次年改元也算有道理。

汉文帝纪年

编辑

纪年

传统纪年

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

前元元年

前179年

壬戌

前元二年

前178年

癸亥

前元三年

前177年

甲子

前元四年

前176年

乙丑

前元五年

前175年

丙寅

前元六年

前174年

丁卯

前元七年

前173年

戊辰

前元八年

前172年

己巳

前元九年

前171年

庚午

前元十年

前170年

辛未

前元十一年

前169年

壬申

前元十二年

前168年

癸酉

前元十三年

前167年

甲戌

前元十四年

前166年

乙亥

前元十五年

前165年

丙子

前元十六年

前164年

丁丑

大事记

前179年(前元元年)

十月,任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

十二月,废除一人犯罪诛及家族的连坐法。

一月,汉文帝立儿子刘启为太子。

三月,汉文帝下令赏赐老人,抚恤鳏寡孤独,救济穷困。

八月,周勃称病辞去右丞相职务,陈平独任丞相。

赵佗自去帝号,称臣入贡。

前178年(前元二年)

汉文帝下令各诸侯王离开长安,回到封国。

十一月,周勃复为丞相。

文帝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议论朝政得失。

一月,文帝开辟籍田,作亲自参加耕作的表示。

五月,废除惩治诽谤、妖言的法规。

九月,下令减收本年的一半田租。

前177年(前元三年)

十一月,汉文帝诏令周勃免去丞相,使其回到封国。

任太尉灌婴为丞相,废除太尉官职。

四月,淮南王刘长在长安击杀辟阳侯审食其

五月,匈奴抢掠上郡和北地郡。

七月,济北王刘兴居举兵反叛,战败自杀。

前176年(前元四年)

正月,张苍为丞相。

贾谊迁为长沙王太傅。

是年,匈奴攻破月氏。

前175年(前元五年)

四月,废除禁止自铸钱的法令。下令铸造四铢钱。汉文帝将蜀地严道的铜山赐给邓通,让他铸钱。吴王刘濞开采豫章郡一带的铜山铸钱。于是,吴、邓钱布天下。

前174年(前元六年)

十一月,淮南王刘长勾结闽越、匈奴,欲谋反,被废为庶人。

六月,匈奴冒顿单于向汉文帝致书,要求和亲。

冒顿单于卒,儿子老上单于即位。汉文帝将刘氏宗族的女儿作公主嫁给老上单于,以结和亲。

前173年(前元七年)

十月,汉文帝下令列侯的母亲、妻子、诸侯王的儿子和二千石级的官吏,不能擅自征发、逮捕民众。

前172年(前元八年)

五月,汉文帝封淮南王刘长子刘安等四人为列侯。

前171年(前元九年)

六月,晁错言边事。

前169年(前元十一年)

六月,贾谊上疏建藩封子弟为王。

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议,招募内地民众迁徙边塞。

前168年(前元十二年)

十二月,河决酸枣,溃金堤、东郡,大发卒塞之。

三月,废除凭符证出入关塞的制度。下令减收今年租税的一半。

汉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允许民众以粟买爵。

前167年(前元十三年)

二月,汉文帝下令建立皇帝耕种、皇后采桑的仪礼。

夏,废除秘祝。

五月,废除肉刑,改革刑律。

六月,汉文帝下令减收田租,减少军队。

前166年(前元十四年)

冬,匈奴老上单于率骑兵十四万,侵入朝那(甘肃平西北)、萧关(甘肃固原南),虏去人民和财物很多。张相如等将军迎击。

前165年(前元十五年)

九月,汉文帝又一次下诏郡国“荐贤”求士。

擢晁错为中大夫。

晁错建议更改法令,请求削减诸侯封地。

前164年(前元十六年)

四月,汉文帝令博士、儒生参照《春秋》、《书经》等六经编写国家大法。

九月,新垣平假造玉环,献给汉文帝,文帝下令明年改元。

出生

前179年(前元元年)——儒家董仲舒诞生(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

去世

前178年(前元二年)十月——陈平卒

前176年(前元四年)十二月——丞相灌婴卒

前174年(前元六年)——匈奴冒顿单于卒

前172年(前元八年)——汝阴侯夏侯婴

前169年(前元十一年)——绛侯周勃卒

前168年(前元十二年)——贾谊卒(公元前201年——公元前168年)

汉景帝纪年

编辑

纪年

传统纪年

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

前元元年

前156年

乙酉

前元二年

前155年

丙戌

前元三年

前154年

丁亥

前元四年

前153年

戊子

前元五年

前152年

己丑

前元六年

前151年

庚寅

前元七年

前150年

辛卯

大事记

前156年(前元元年)

一月,下令听任民众迁徙或扩大耕地。

四月,遣御史大夫陶青与匈奴和亲,通关市。

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而税一。并减轻刑法。

前155年(前元二年)

秋,与匈奴和亲。

八月,任陶青为丞相,晁错为御史大夫。

前154年(前元三年)

正月,吴、胶西、楚、赵、济南、淄川、胶东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反叛,景帝斩晁错(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派周亚夫(三至四月间)击败七国叛军,灭诸国。

前153年(前元四年)

春,恢复凭符节出入关塞的制度。

前152年(前元五年)

夏,送公主嫁匈奴单于。

前150年(前元七年)

十一月,丞相陶青免职。

十二月,以太尉周亚夫为丞相,罢太尉官。

出生

前156年(前元元年)——汉武帝诞生

去世

前155年(前元二年)六月——丞相申屠嘉去世

前152年(前元五年)——丞相张苍卒

下一篇 曹寿

上一篇 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