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城市 编辑
邹城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位于山东省南部,济宁市东部,介于东经116°44′30″~117°28′54″,北纬35°09′12″~35°32′54″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总面积1616平方千米, 2023年末,常住人口114.4万。 截至2023年6月,邹城辖3个街道、13个镇, 市政府驻千泉街道平阳路。
邹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也是邹鲁文化的发祥地和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东方君子之国,邹鲁圣贤之乡”的称誉,战国时为邹国国都,同鲁国并称为“邹鲁圣地”。 境内有邾国故城、野店遗址、凫山羲皇庙等遗址。境内景区众多,如孟庙孟府景区、峄山风景区等。
邹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邹城粮食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草莓、核桃、樱桃、土豆等经济作物达到33.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121家。邹城打造了数字经济和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药、机器人“1+5”主导产业,“四上”企业达到688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56家、过10亿元企业6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家。
2023年,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041亿元,同比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为6.9:45.7:47.4。
中文名:邹城市
外文名:ZouCheng
行政区划代码:370883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宁市
地理位置:山东省南部济宁市东部
面积:1616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13个镇
政府驻地:千泉街道平阳路2699号
电话区号:0537
邮政编码:2735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14.4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孟府、孟庙、孟林
机场:济宁大安机场
火车站:邹城站
车牌代码:鲁H
地区生产总值:1041 亿元(2023年)
高铁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
邹城市历史悠久。据城南6公里处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野店遗址发掘证明,在距今六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期间,境内即有东夷少昊氏族部落繁衍生息。
今邹城市,古属夷地。
夏,属徐州。
商,地属奄国。
西周初期,封颛顼后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春秋之初为子爵。鲁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定都于峄山之阳。鲁穆公时改“邾”为“邹”。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被楚所灭。
秦,置邹县,县治邾国故城;置平阳县。两县隶属薛郡。
西汉初,驺县属徐州刺史部楚国薛郡,南平阳县属梁国(后吕国、砀郡)。高帝八年(前199年),置稾(橐)侯国,属梁国。推测稾(橐)侯国和东茅侯国后并为橐县〔一说元鼎五年(前112年)国除为县〕 。景帝三年(前154年),薛郡改置为鲁国,驺县属之。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南平阳县、橐县划归兖州刺史部山阳郡(后一度改为山阳国、昌邑国)。
新莽,驺县更名驺阳县(一说驺亭县),属鲁郡;南平阳县更名黾平县,橐县更名高平县,山阳郡更名巨野郡,黾平县、高平县属巨野郡。
东汉初,三县恢复原名,驺县属徐州刺史部鲁国,南平阳县、橐县属兖州刺史部山阳郡。永平二年(59年),南平阳县、橐县划归东平国。章帝年间(75~88年),橐县更名高平县。元和元年(84年),南平阳县、高平县复归山阳郡。
三国魏,正元年间(254~256年),高平县改为高平侯国。甘露三年(258年),高平国除,复为高平县。邹县属豫州鲁国;南平阳县、高平县(国)属兖州山阳郡。
西晋,邹县属豫州鲁国(后改为鲁郡),南平阳县、高平县属兖州高平国。
东晋,邹县属兖州鲁郡,为郡治;南平阳县更名平阳县,平阳县、高平县属兖州高平郡,高平县为郡治。
南朝宋,邹县属鲁郡,为郡治;高平县属高平郡,为郡治。元嘉十三年至三十年(436~453年),兖州治邹山。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平阳县,并入邹县,邹县县治由峄山之阳迁至岗山之阳原平阳县治(今邹城市区)。
隋初,邹县属任城郡,高平县属高平郡。开皇三年(583年),废任城郡、高平郡,两县属兖州。大业二年(606年),废高平县,其近邹之地并入邹县;改兖州为鲁州,邹县属之。大业三年(607年),罢鲁州为鲁郡,邹县属之。
唐,邹县隶属河南道兖州(鲁郡)。
北宋初,邹县隶属京东西路兖州。熙宁五年(1072年),邹县降为镇,并入仙源县。元丰七年(1084年),复置邹县。政和八年(1118年),兖州改为袭庆府,邹县属之。 伪齐,置滕阳郡,邹县属之。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滕阳郡升为滕阳州,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更名滕州,邹县属山东西路滕(阳)州。
元,隶属山东行省益都路滕州。
明初,隶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改为州,兖州升为府,邹县又隶兖州府。
邹城
民国二年(1913年),废兖州府,邹县属岱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岱南道改为济宁道,邹县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兖济道,邹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止“道”制,邹县由山东省直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山东省设立第一行政督察区,邹县属之。
国民党政权 | 日伪政权 | 人民政权 |
抗战期间,邹县由山东省直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邹县沦陷,县长弃城逃跑。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邹县隶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邹县隶属鲁西行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邹县县长和泗水县长所部进驻邹县县城。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邹县沦陷,组建邹县临时治安维持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设立伪邹县公署,邹县属伪山东省鲁西道。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伪县公署改称“县政府”;邹县改属伪兖济道。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解体。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在邹西建立邹县抗日民主政府;12月,建立邹东办事处(县级),驻瓦曲一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邹县抗日民主政府迁至邹东,与邹东办事处合并,仍称邹县抗日民主政府,驻瓦曲、后峪、颜家庄一带。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于邹西、滕西一带设立湖东办事处(县级),驻滕县盖村一带;7月,因形势恶化,湖东办事处转移至邹东后撤销;8月,邹县属鲁南区第一行署;10月,因形势恶化,撤销邹县抗日民主政府,各区由鲁南第一行署直辖。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设立邹滕边办事处,驻连青山一带;7月,随着根据地扩大,撤销邹滕边办事处,复设邹县抗日民主政府;8月,在原湖东办事处辖区基础上设立凫山县。 |
国民党政权 | 人民政权 |
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1945~1949年),邹县由山东省直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邹县隶属山东省第四(鲁南)办事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山东野战军同邹县地方武装解放邹县县城,国民党政权撤离。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邹县隶属鲁西南行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国民党军复占邹县县城,重建县政权。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邹县城第二次解放,国民党邹县县长被击毙,县政府解体。 |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邹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邹县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邹县民主政府迁至邹县县城;4月,撤销凫山县,其原辖四个区复归邹县;10月,恢复凫山县建制。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国民党军复占邹县,县民主政府大部分人员向滨海一带北撤;8月,于曲阜、泗水、邹县边区设立曲泗邹民主政府;11月,北撤人员陆续返回,驻灰埠村一带,邹县民主政府机构职能逐渐恢复;撤销曲泗邹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邹县城第二次解放,邹县民主政府迁驻县城;7月,邹县民主政府改称邹县政府。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邹县政府改称邹县人民政府。 |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邹县隶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尼山专区。
1950年5月,设立滕县专区,邹县属之。
1953年7月,滕县专区从滕州搬迁到济宁,改名济宁专区,邹县属之。
1968年1月,济宁专区改为济宁地区,邹县隶属济宁地区。
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立地级济宁市,邹县隶属济宁市。
1992年10月,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县级),邹县由山东省直辖,济宁市代管。
邹城新貌
截至2023年6月,邹城市辖3个街道、13个镇。 891个行政村(居)。 市人民政府驻千泉街道平阳东路2699号。
行政区划代码 | 街道、镇 | 面积 2023年,邹城市全部工业增加值 430 亿元,同比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4.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8.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22.1%,重工业增长 13.5%,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 10.44:89.56。2023年,邹城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 928.7 亿元,同比下降 5.7%;利润 169.9 亿元,同比下降 18.5%。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八大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786.6 亿元,同比下降 6.6%;利润165.2 亿元,同比下降 20.5%。 建筑业 2023年,邹城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 232 家,其中,一级资质 10 家,二级资质 63 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6.2 亿元,同比增长 4.6%。其中,建筑工程 79.7 亿元,增长6.8%;安装工程 17 亿元,下降 0.7%;其他产值 9.5 亿元,下降3.4%。实现营业收入 107 亿元,同比增长 12.6%。期末从业人员30490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2871 人。建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28.8 万元/人。 第三产业2023年,邹城市服务业增加值 494 亿元,同比增长5.6%,占生产总值比重为 47.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29.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 13.5%。 商业贸易 2023年,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6.2 亿元,增长 9.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完成 80.3 亿元,增长4.9%。按消费行业统计,批发零售业完成 352.0 亿元,增长 8.1%;住宿餐饮业完成 44.2 亿元,增长 21.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334.7 亿元,增长 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1.6 亿元,增长 19.7%。年末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达到 10 个,完成交易额 94.9 亿元。其中,汽车市场 3 个,服装市场 1 个,建材市场 1 个。 对外贸易 2023年,邹城市货物进出口总额 79 亿元,增长22%。其中,出口 31.5 亿元,增长 154.3%;进口 47.5 亿元,下降 9.2%。实际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9608 万美元,增长 6.5%,新设外资企业 12 家。境外劳务输出 201 人。引进市外国内资金亿元以上在建项目个数累计46个,合同利用市外国内资金551.2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128.42 亿元。 金融保险业 截至2023年末,邹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 21 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007.7 亿元、比年初减少 181.1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 774.7 亿元、比年初增加 102.4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66.8 亿元、比年初增加 97.1 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 895.1 亿元、比年初增加 68.6 亿元。 2023年,邹城市各类保费收入 18.92 亿元,同比增长 7.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7.43 亿元,同比增长 10.6%;人身险保费收入 11.49 亿元,同比增长 5%。累计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支出 6.05 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 3.91 亿元,人身险赔给付支出 2.14 亿元。 物流通讯 2023年,邹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 亿元,同比增长 4.6%。邮电业务总收入 8.49 亿元,同比增长 9.9%,其中,电信业务收入 6.33 亿元,同比增长 8.1%。邮政行业业务总量 3.72 亿元,同比增长 29.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7.27 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 6.04 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 1.23 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107.47 万户,新增 7.18 万户;互联网用户 36.97 万户,新增 3.33 万户。累计订阅报刊期刊766.54 万份、杂志 32.5 万份。 公路截至2023年末,邹城市公路建设投资 1.95 亿元,新建改建公路 110 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 4546.95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31.6 公里。全市货运车辆 10294 辆,客运营运车辆1997 辆,其中,出租车 1066 辆,市内公交车 931 辆。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 3549.93 万吨,货物周转量 9.91 亿吨公里。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 36.86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6249.31 万人公里。市内公交车完成客运量 2134.4 万人次。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 963.45万吨,货物周转量 58.77 亿吨公里。 高速公路及国道:总长67.9千米。 京台高速公路(G3,北京—台北)2000年建成通车,北自大束镇云山营村北入境,向南至看庄镇李楼村南出境,境内长31.6千米,设有邹城、峄山2个出入口,1个服务区,为南北交通干线。 104国道(G104,北京—福州)北自中心店镇小元村北入境,向南经钢山街道、千泉街道、峄山镇,至看庄镇前圪村南出境,境内长36.24千米,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为南北交通干线。 省道:有省道7条,总长130千米。 103省道(S103,济南—枣庄),原为244省道(S244,章丘枣园—徐州),又称“零九公路”,北自城前镇民安村入境,向南经尚河、城前镇驻地,至卜通蒋村南出境,境内长23.9千米,为二级公路,是邹东南北重要通道。 104省道(S104,济南—微山),西自太平镇泗河桥入境(与S342并线),向东至尹沟村西折向南,至西拐头村南出境,境内长2.74千米,为二级公路,是邹城西部联系微山的通道。 246省道(S246,临清—邹城),原为255省道(S255,东平旧县—邹城),即邹兖公路,自中心店镇双桥村西北入境,向东南至终点二十米桥,全长8.8千米,途径中心店、凫山街道,是邹城联系兖州、汶上重要通道。 313省道(S313,日照—滕州),原为241省道(S241,平邑—滕州),东自城前镇许家沟村东北入境,向西南至城前镇驻地折向西与S342并线至小岔河村,折向南至牛庄南出境,境内长10.3千米,为二级公路,是邹城东南部联系滕州、平邑通道。 319省道(S319,临沂—鄄城),原为342省道(S342,岚山头—济宁),东自城前镇朱家岭村东入境,向西经城前镇、张庄镇、大束镇、城区、北宿镇、太平镇,至泗河桥出境,境内长63.86千米,为东西交通干线。 321省道,(S321,枣庄—梁山),原为345省道(S345,枣庄—济宁),南自石墙镇染山东入境,向西北至北宿镇马楼村与S319汇合并线,向西至泗河桥出境,境内长20.7千米。
孟子大道,西起济宁洸府河大桥,在泗河桥入境,途经太平镇、北宿镇、中心店镇,东至欧陆商城,境内长12.9千米,双向六车道,为济宁至邹城交通干线。 临菏路,东起京台高速峄山连接线与104国道交叉处,途经峄山镇、唐村镇、石墙镇、北宿镇、太平镇,邹城段全长21.02千米,西至嘉祥机场。
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北自大束镇四基山东入境,向南至香城镇顾岭村东南出境,境内长29.8千米, 不设站。 京沪铁路:北自中心店镇双桥村北入境,向西南经城区、峄山镇,至看庄镇前圪村南出境,境内长37.5千米,设有邹城站、两下店站。 兖石铁路:自中心店镇双桥村北入境,折向东、东北,至大赵村东出境,境内长约7千米。 铁路专用线:主要有邹南线(邹城—大东章—南屯)、大凫线(大东章—凫村)、大兴线(大东章—鲍店—兴隆庄)、东滩线(大东章—东滩)、南唐线(南屯—唐村)、济东铁路(南屯—常营)、电厂专用线(孟家楼—电厂)、新货场专用线等。 航运邹城市有通航河道1条,即白马河航道,总长10.5千米,为五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500吨。 港口有荣信港、森达美太平港。 2021年,邹城市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721万吨,货物周转量50.18亿吨公里。 公共交通
城区公交:1路、2路、5路、7路、8路、9路、10路、11路、12路、13路、15路、16路、17路、19路、20路、巾帼线(原1路北线)。 城乡公交:101路、102路、103路、107路、201路、202路、203路、205路、206路、207路、208路、209路、210路、211路、212路、213路、215路、216路、217路、218路、219路、220路、221路、223路、225路、226路、227路、227东路(2271路)、228路、229路、229南路、230路、236路。 镇村公交:51路、301路、302路、303路、305路、306路(微山201路)、307路、308路、309路、310路、311路、313路、316路、317路。 济宁城际公交:C602路、C603路、C609路、C611路。 2021年,邹城市有出租车885辆,市内公交车1067辆。
孔孟旅游快线:2017年开工建设,北起曲阜城区,经曲阜高铁站,向南至邹城,全长37.5千米,设19座车站。邹城段北起曲阜与邹城交界处,向南沿104国道、峄山路敷设,南至唐王湖公园北侧,境内长10千米,为跨坐式单轨制式高架线,设原宪站(小元站)、龙山站、中心站(国宏大道站)、钢山站(李官站)、体育公园站、太平站(太平东路站)、孟庙站(庙前路)7座车站。计划南延至峄山风景区。 教育事业2023年,邹城市拥有各类职业中学 1 所,在校生 2064 人,比上年增加 566 人;普通高中 7 所,在校生 23034人,比上年增加 2565 人;初中 35 所,在校生 40186 人,比上年增加 1468 人;小学 111 所,在校生 91311 人,比上年增加 10218人;幼儿园 212 所,在园儿童 40622 人,比上年减少 12991 人;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192 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