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主论 编辑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532年首次出版。
迄今490多年,从西方到东方,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和《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
第二章 论世袭君主国(Chapter II:Of Hereditary Princedoms)
第三章 论混合君主国(Chapter III:Of Mixed Princedoms)
第四章 为什么亚历山大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反抗其继任者(Chapter IV:Why the Kingdom of Darius,Conquered by Alexander,Did Not,on Alexander’s Death,Rebel Against His Successors)
第五章 对于被占领前生活在各自法律之下的城市或君主国该如何统治(Chapter V:How Cities or Provinces Which Before Their Acquisition Have Lived Under Their Own Laws Are To Be Governed)
第六章 关于依靠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Chapter VI:Of New Princedoms Which a Prince Acquires With His Own Arms and by Merit)
第七章 关于依靠他人的武力或凭借好运取得的新君主国(Chapter VII:Of New Princedoms Acquired By the Aid of Others and By Good Fortune)
第八章 关于依靠邪恶之道取得君主国的人(Chapter VIII:Of Those Who By Their Crimes Come to Be Princes)
第九章 关于市民君主国(Chapter IX:Of the Civil Princedom)
第十章 关于衡量所有君主国之力量的方法(Chapter X:How the Strength of All Princedoms Should Be Measured)
第十一章 关于教会君主国(Chapter XI:Of Ecclesiastical Princedoms)
第十二章 军队的种类和雇佣军(Chapter XII:How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oldiers There Are,and of Mercenaries)
第十三章 关于援军、混合军以及本国军队(Chapter XIII:Of Auxiliary,Mixed,and National Arms)
第十四章 关于君主对于军事艺术的态度(Chapter XIV:Of the Duty of a Prince In Respect of Military Affairs)
第十五章 关于世人特别是君主受褒奖或斥责的原因(Chapter XV:Of the Qualities In Respect of Which Men,and Most of all Princes,Are Praised or Blamed)
第十六章 关于慷慨与吝啬(Chapter XVI:Of Liberality and Miserliness)
第十七章 关于残忍与仁慈,以及受人爱戴和被人畏惧哪一个更有利(Chapter XVII:Of Cruelty and Clemency,and Whether It Is Better To Be Loved or Feared)
第十八章 关于君主守信之道(Chapter XVIII:How Princes Should Keep Faith)
第十九章 君主应当避免受人轻视和憎恨(Chapter XIX:That a Prince Should Seek to Escape Contempt and Hatred)
第二十章 城堡以及其他许多被君主们经常采用的手段是有利还是有害(Chapter XX:Whether Fortresses,and Certain Other Expedients to Which Princes Often Have Recourse,are Profitable or Hurtful)
第二十一章 君主获得声望的行事准则(Chapter XXI:How a Prince Should Bear Himself So As to Acquire Reputation)
第二十二章 关于君主的大臣们(Chapter XXII:Of the Secretaries of Princes)
第二十三章 如何避开诌媚者(Chapter XXIII:That Flatterers Should Be Shunned)
第二十四章 意大利的君主们丧失国家的原因(Chapter XXIV:Why the Princes of Italy Have Lost Their States)
第二十五章 命运如何影响世事及如何抗急(Chapter XXV:What Fortune Can Effect in Human Affairs,and How She May Be Withstood)
第二十六章 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的劝导(Chapter XXVI:An Exhortation to Liberate Italy from the Barbarians)
马基亚维利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一名律师,但当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图书外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他没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完全依靠自学。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1494年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被推翻,成立了共和国。1498年马基亚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经常出使各国,会见过许多执掌政权的人物,成为佛罗伦萨首席执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罗伦萨的雇佣军军纪松弛,极力主张建立本国的国民军。1505年佛罗伦萨通过建立国民军的立法,成立国民军九人指挥委员会,马基亚维利担任委员会秘书,并在征服比萨的战争中,率领军队,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509年比萨投降佛罗伦萨。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处出使游说,力图使其和解,避免将佛罗伦萨拖入战争,并加强武装以图自卫。但当他1511年前往比萨时,教皇的军队攻陷佛罗伦萨,废黜执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罗伦萨。马基亚维利丧失了一切职务。
1513年马基亚维利被投入监狱,受到严刑拷问,但最终被释放,已经一贫如洗,隐居乡间,开始进行写作,据他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描述:“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的书桌旁,在门口我脱掉沾满灰土的农民的衣服,换上我贵族的宫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宫廷,遇见过去见过的人们,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为我提供单人的食物,我和他们交谈,询问他们每次行动的理由,他们宽厚地回答我。在这四个钟头内,我没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烦恼,贫穷没有使我沮丧,死亡也没能使我恐惧,我和所有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为但丁曾经说过:学习产生的知识将永存,而其他的事不会有结果。我记下与他们的谈话,编写一本关于君主的小册子,我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的臣民,讨论君主究竟是什么?都有什么类型的君主?怎样去理解?怎样保持君主的位置?为什么会丢掉王位?对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让你永远高兴,肯定不会让你不高兴,一定会受到欢迎。”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部名著《君主论》和《论蒂托·李维的最初十年》。
书中对不同类型的君主国做了明确的区分:如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依靠自己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获得的新君主国、市民君主国和宗教君主国等等。启示实行统治的君主们如何参照别国的历史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己的君主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君主在立国之初首先考虑的原则。君主立国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要把基点放在自身的力量上,凡是这样做的,日后保持自己的地位,就没有多少困难。这是马基亚维利对君主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提出的第二条原则。任何一位君主或政治家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必须学会政治统治的方法,这就是君主的基本行为原则,既是书中的重点,也是后世争论的焦点。
《君主论》将君王的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截然分开,直言不讳地否定一般公认的道德。它认为,人们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是运用法律,一种是运用武力。前种方法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行为,而后者则是兽性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从心,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这就要求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做君王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如狮子。狮子不能防御陷阱,狐狸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主做狐狸是要发现陷阱,做狮子是要吓走豺狼。
《君主论》主张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或统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恶名,应该大刀阔斧,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那些非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义,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因为目的高于手段。在守信义有好处时,君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它还告诉君王:“必须学会将这种品格掩饰好。”必须习惯于混充善者,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君主论》还主张君主应当显得虔信宗教。使宗教在国家中占有显要的地位,这并不是因为宗教的真实性,而在于它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君主论》中关于教会王国的论述中指出:“教会王国在取得政权以后,便受到宗教习惯的保护,这种君王不需要有军队,因为他们有人心所不能企及的崇高大义所支持。”他们显然是由上帝所树立,也是由上帝所把守着,如果轻易地对它加以评论,那就是狂妄无知的行为。
马基亚维利在《君主论》中比较了各种军队的特点与优劣,强调了建立自己的军队的必要性,同时还描述了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雇佣军、援军以及混合军对君主的危害,呼吁君主建立自己的军队以保卫国家与人民。马氏在书中还详细描绘了君王的治国之道,强调君主应该是残酷的、令人畏惧的,以及一位贤明的君主在维持国家方面的重要性。
在政治手段问题上,马基亚维利认为,用注定要失败的方法去追求某个政治目标是徒劳的,即使为了一个很好的目的,也必须要选择能够实现它的手段。手段是达到目的的方法,不要去管手段本身给人的感觉是善与恶,而要按照纯粹的科学方式去处理。成功的意义在于达到目的,不管这个目的是什么。假若世界上有一门“成功学”,专门研究恶人的成功,肯定会和研究善人的成功做得同样好。因为恶人成功的事例比圣贤成功的事例并不少,有时反而更多。如果这门学科成立,对圣贤和恶人同样有用,因为圣贤一旦涉及政治,必定同恶人一样,希望自己成功。
《君主论》
《君主论》成了历代君主和统治者的案头书,马基亚维利在《君主论》里所阐述的君主统治和政治权术的理论,即“马基亚维利主义”,也成了后世一切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
奥立维·克伦威尔一直珍藏着一份《君主论》手稿的复印件;
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遭暗杀时随身还带着《君主论》;
普鲁士弗雷德里克大公把《君主论》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
路易十四把《君主论》作为每天睡前的必读书;
人们在清扫滑铁卢战场时,在拿破仑的用车里找到一本写满批注的法文版《君主论》;
俾斯麦熟谙《君主论》,被人称为是马基亚维利主义的虔诚的门徒;
希特勒说,他一直把《君主论》放在桌上床边,经常从中吸取力量;
墨索里尼则对人说:“我认为,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是政治家最高的指南,至今仍具有生命力。”
毋庸置疑,在卡尔·马克思之前,还没有一个人像马基亚维利那样,对人类政治思想产生过如此大的影响,他被称为“政治学之父”是受之无愧的。
马克思:“马基亚维利在书中的阐述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 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从而将政治学的基础由道德转向了权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