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 编辑

安徽省宿州市辖县

萧县萧县

萧县,隶属安徽省宿州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安徽省北部,宿州市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萧县辖22个镇、3个街道、1个乡。 截至2023年末,萧县户籍人口137.5万人。

萧县古称萧国,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 。秦(前221-前206年),废除分封,推行郡县。置萧县,属四川郡。 萧县是汉文化、孝道文化的发祥地,有金寨文化遗址、花甲寺遗址等新石器晚期遗留的文化遗址,隋唐时期的萧窑遗址。萧县素有“文献之邦”“胜利之城” 荣誉,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羊肉美食之乡 、中国葡萄之乡、安徽省文物大县。

萧县位于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是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战略的重要节点。 萧县是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境内有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蔡洼风景区、凤山森林公园、圣泉古镇等景点。萧县由于黄泛冲击原因,形成了西南平原、故黄河高地和东南浅山区三个不同自然区域的结合体,主属黄淮冲击平原。萧县水系属淮河流域,属新汴河、故黄河、王引河3个水系;萧县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

2023年,萧县生产总值(GDP)44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萧县

外文名:Xiao County

别名:龙城、萧城、凤城

行政区划代码:341322

行政区类别:县

地理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安徽省北部,宿州市北部

面积:1885 km²

下辖地区:22个镇、3个街道、1个乡

政府驻地:凤城街道复兴路18号

电话区号:(+86)0557

邮政编码:23520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

人口数量:137.5 万(2023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皇藏峪、凤山森林公园、岱湖公园、蔡洼风景区、金寨遗址、圣泉古镇

火车站:萧县站、萧县北站、黄口站

车牌代码:皖L

地区生产总值:443.9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西周,萧为宋邑。

龙辰塔龙辰塔

东周,萧建国。“萧叔大心者,平宋乱立桓公。宋人以萧邑封叔为附庸”《春秋》。宋偃王四十七年(前286年),宋为齐国所灭,彭城属楚,谓之西楚,萧属楚。

秦(前221-前206年),废除分封,推行郡县。置萧县,属四川郡。

西汉(前202-8年),四川郡改名沛郡,萧县属沛郡。更始元年(23年),封刘秀为萧王即此。东汉(25-220年),改郡为国,萧县属豫州沛国。

萧县景点

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曹熊为萧公。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又追进为王,称萧国。其子炳嗣,六年殁,无子,国除。青龙二年(234年)复为萧县,属豫州谯郡。西晋(265-316年),属豫州沛国。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顺王丙于萧。东晋(317-420年),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大兴元年(318年),郡降石勒。大兴二年(319年),复归晋。明帝太宁初(323年),陷于赵。穆帝永和五年(349年),赵亡陷于前燕。废帝太和五年(365年),燕灭地入于秦。太元九年(384年),复徐州,地归晋。南朝刘宋,属徐州沛郡,为郡治所在。北朝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465年),占萧县,属徐州沛郡。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占萧县,旋复入魏。东魏属徐州沛郡,为郡治。北齐,废沛郡。大保七年(556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

隋(581-618年),承高县属彭城郡。开皇六年(586年),改承高县为龙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大业初(605年),复改为萧县。

唐(618-907年),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属河南道徐州。

五代(907-960年),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分领,属徐州武宁军节度。

宋(960-1234年),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属京东西路徐州武宁军节度。

金天会四年(1126年),灭北宋。次年占领萧县,属山东西路徐州武宁军节度。元光二年(1234年),升彭城厥固镇为永堌镇。属徐州。

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萧县、永堌县建置,并入徐州。至元十二年,复立萧县,属河南省归德府徐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豪府。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属南京(南直隶)徐州。

清顺治(1644-1661年),属江南省徐州。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属江苏省徐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徐州升为府,属江苏省徐州府。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州、厅。江苏置五道。属徐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属江苏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行政督察区,属铜山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13日,县境解放,属豫皖苏第三专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属河南省商丘专区。

1949年10月,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将宿县专区的萧县、砀山县划入江苏省,将永城县划入河南省(1952年11月25日政务院【政齐字第149号】命令)、(1952年12月1日华东军政委员会【东办政字第1127号】命令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1月20日决定,于2月1日正式划出)。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3月25日实施,萧县由江苏省徐州专区划归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宿县专区、滁县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萧县属蚌埠专区。

1961年,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萧县属宿县专区。

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萧县属宿县地区管辖。

1998年,宿县地区更名为宿州市,萧县属宿州市管辖。

2020年4月,萧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

萧县凤城新区萧县凤城新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撤销萧铜县,将棠张、褚兰区划归萧县、使全县总面积达2834平方千米。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萧县因江苏、河南两省东西夹峙,因此省内外疆域变迁很大。

1950年1月,政务院批准,将萧县东部的褚兰、棠张、桃山3个区全部和北望、郝寨2个区部分计61个乡,429个行政村,524个自然村,面积862.5平方千米划入山东省徐州市铜山县。

1955年1月,将朔里区蒋台乡的王场、张院、后土型3个自然村划归濉溪县龙岱乡。1955年2月21日,萧县由江苏省徐州专区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6次会议决定,撤销濉溪县,将原濉溪县的行政区域全部设立濉溪市。

1960年2月17日,改淮北煤矿筹备处为濉溪矿务局。

1961年1月13日,析萧县相山地区与濉溪县北部地区(方城大队和渠沟大队)与濉溪矿务局成立濉溪市,濉溪市人民委员会与濉溪县人民委员会合并办公,并将萧县南部杜集、朔里公社全部及永堌公社闸河以西4个大队、庄公社闸河以西7个大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0年4月16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通知)(10月5日,濉溪市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6月17日,成立濉溪市郊区,辖相山、杜集、高岳3个公社;8月4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4次会议决定,恢复濉溪县,以濉溪市的部分地区为濉溪县行政区域,划濉溪县北部和萧县相山地区与濉溪矿务局组建濉溪市。

1965年10月18日,将萧县西南部石林公社李庄大队以王引河为界将豆庄等5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永城县;将永城县西洪河以东的何砦、林楼、张楼等4个公社55个自然村划归萧县。

1976年,将郭庄公社的官庄、任庄、任土楼、李洼、孙庄6个大队90个生产队,32个自然村划入淮北市。

1981年4月21日,将萧县的北山、窦庄、钱楼、坡里、朔里5个整建制公社和毛庄(毛庄、郝台、姚楼、路庄、沈庄、袁庄、祁庄7个大队)、牛眠(牛眠、大庄、冯庄、王窑、欧集、二庄6个大队)、吴庄(房庄、李台、刘行3个大队)、丁里(许堂大队的孟楼1个生产队)4个公社的16个大队、1个生产队划归淮北矿务局领导,实行以矿带社体制。

2021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宿州市萧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龙城镇大同街138号迁移至圣泉镇复兴路18号,保持其行政区域不变 。同意撤销宿州市萧县圣泉乡、庄里乡,分别设立圣泉镇、庄里镇 。1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萧县酒店乡、孙圩子乡,分别设立酒店镇、孙圩子镇。

2022年5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调整萧县龙城镇、圣泉镇、丁里镇、永堌镇部分管辖范围,设立萧县凤城街道、龙河街道、锦屏街道 。

萧县凤城新区萧县凤城新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萧县辖3个街道、22个镇、1个乡。 萧县人民政府驻凤城街道复兴路18号 。

名称

下辖地区

凤城街道

郑腰庄社区、圣泉社区、黄安子社区、王山社区、岱湖社区、姬村

龙河街道

凤山社区、龙湖社区、龙山社区、城北社区、城东社区、城西社区、黄山社区、祖庄社区、陈井涯社区

锦屏街道

马楼社区、李台社区、房庄社区、王典社区、毛郢孜社区、梁庄社区、刘行村、吴庄村

龙城镇

龙霄社区、虎山社区、城南社区、前梅社区、后梅社区、黄桥社区、帽山社区、人民村、王大庄村

圣泉镇

郭庄社区、柴庄社区、金黄庄社区、营子社区、北城集社区、穆集社区、袁新庄社区、俞庄社区、红柳树村、岗子村、单楼村

黄口镇

镇北社区、镇西社区、镇中社区、镇南社区、镇东社区、老黄口社区、杨阁社区、徐洼社区、唐元村、孙庙村、邵庄村、暗楼村、瓦房村、唐庄村、马常庄村、朱庄村、陈土楼村、张寨村

杨楼镇

杨楼社区、新廷社区、郝集社区、张口社区、孙庄社区、孟庄村、余洼村、尹庄村、刘庄村、郜洼村、黄庙村、裴庄村、冯场村、路套村

刘套镇

芈集社区、刘套村、张庄村、管粥集村、徐庵村、三大家村、常楼村、赵庄村、李圩子村、陈屯村

新庄镇

新庄社区、李集村、铁佛村、李庄村、张庄村、郭套村、小集子村、小桥村、沟头村、杜集村、马郑庄村、邵套村、西阁村、东阁村、常庄村

闫集镇

柳元村、孟楼村、赵堂村、孙老家村、闫集村、汪楼村、高楼村、郑集村、刘店村、塘沃涯村、杨庄村

杜楼镇

孟窑村、杜集村、曹庄村、彭村村、杜老楼村、马阁村、郝庄寨村、郝新庄村、杜庄村、红庙村、纵袁庄村、朱解庄村、业庄村、八庄村、小圩子村

王寨镇

王寨社区、后洼村、齐庄村、李楼村、苏庄村、杨集村、张楼村、大演武村、三座楼村、戴柿元村、吴丛村、王集村、郝洼村、吴河涯村

祖楼镇

祖楼社区、孟苏庄村、石桥村、孙楼村、穆寨村、湘山庙村、王楼村、张湾村、刘其村、蒋庄村

丁里镇

许堂社区、丁里社区、胜利社区、郭庄社区、武寺村、张山头村、河头村、瓦子口村

白土镇

白土社区、费村社区、董店村、花甲寺村、张村、欧盘村、孤山村

马井镇

马井村、黄楼村、许破楼村、曲里铺村、吴瓦房村、王楼村、朱集村、权楼村、郝庄村、孙庄村、吴九店村、麻堤口村、长征村、朱庄村、道口村

张庄寨镇

张庄寨社区、众姓庄村、袁圩村、欧庙村、王柳园村、洪河村、河西村、寿楼村、王衍庄村、申河村、崔口村、杭子村、白楼村、海青村、张新集村、武楼村

赵庄镇

赵庄村、建华村、九店村、桃元村、孙大庙村、三座楼村、王汉集村、张老庄村、汪屯村、吴集村、前韦村、吴蒋庄村、大孙庄村、张朴楼村

永堌镇

前进村、胜利村、许岗子村、王山窝村、窦庄村、马庄村

青龙集镇

青龙集村、邱庄村、胡庄村、张鲁庄村、路口村、黄月店村

大屯镇

大屯村、胡集村、关庄村、高楼村、南海村、许楼村、张楼村、土山村、林楼村、付庄村、郭阁村、瓦房村

官桥镇

前白村、彭林村、赵楼村、高庄村、吴集村

庄里镇

城阳社区、庄里村、高庄村、黄山村、大蔡村、鲜沟村、陶墟村、栾庄村

酒店镇

赵圈村、孟暗楼村、李庄村、丁庄村、东镇村、旗杆村、单庄村、酒店村、丹楼村、杨楼村、何寨村、西赵楼村、北赵楼村

孙圩子镇

孙圩子村、程蒋山村、王庄村、徐双楼村、港河村、丁楼村、马庄村、侯楼村、周圩子村、徐里村

石林乡

石林村、崔阁村、魏楼村、朱大楼村、陶楼村、李庄村

萧县经济开发区

庙街社区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萧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宿州市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东和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丰县接壤。西与砀山县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毗邻,南同淮北市相山区 交界,东南与埇桥区相连。

萧县县境南起北纬33°56′,北抵北纬34°29′,南北跨距33′,约60.4千米,西从东经116°31′,东到东经117°12′,东西跨距41′,约56千米。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

萧县

地形地貌

萧县由于黄泛冲击原因,形成了西南平原、故黄河高地和东南浅山区三个不同自然区域的结合体,主属黄淮冲击平原。西南平原区面积约1179平方千米,地面高程由西北向东南缓倾,介于39-33米之间,地面坡降约为七千分之一;古黄河高地面积约为194平方千米,地面高程介于42-39米之间;东南山区面积约为512平方千米,属低山残丘,最高海拔为395米。平原区由淤土、沙土及沙淤两和土,以沙质土壤为主;古黄河高地有沙土和淤土;东南山区主要为山淤土和山红土等土壤结构。

萧县地形地貌萧县地形地貌

水文

水韵萧县

萧县水系属淮河流域,属新汴河、故黄河、王引河3个水系,皆为雨型、间歇性河流。总长439679千米,水域面积约20.25万亩。共有大小河道20条,分别是故黄河、闸河、东倒流河、西倒流河、洪河、碱河、洪碱河、大沙河、王引河、龙河、老岱河、新岱河、利民沟、湘西河、北湘西河、毛河、港河、申河、运河、萧濉新河。共有水库29座,其中小(一)型两座(永堌水库、马庄水库),其余27座水库为小(二)型,总库容为1140×104立方米,兴利库容516×104立方米,集水面积77平方千米。

气候

萧县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7℃,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萧县公园环境萧县公园环境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萧县人均占有地表水374立方米,亩均250立方米,占全国人均2630立方米的13.8%,亩均1301立米的11.5%,占全省人均1283立方米的25.6%,占宿县地区人均550立方米的80%。

萧县河流大部分流入萧濉新河,小部分流入王引河,连同上游地区汇入总面积511.8平方千米,其中砀山县汇入该县集水面积244.2平方千米,铜山县汇入集水面积108.9平方千米,永城汇入集水面积56.6平方千米,丰县汇入集水面积19.0平方千米,淮北汇入集水面积66.0平方千米,濉溪汇入集水面积15.0平方千米,宿县汇入集水面积2.1平方千米,该县境内集水面积1861.1平方千米,汇入萧濉新河的集水面积1509.7平方千米,全年径流总量2.84亿立方米,占全省河川径流总量的0.46%,径流深174.9毫米,径流系数0.21,最丰水年7.0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0.9亿立方米。

萧县山脉萧县山脉

矿产资源

属淮北煤田,储量丰、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已开采的有:沈庄、袁庄、毛郢孜、孟庄、朔里、石台子等煤矿,总产量为436.81万吨(1984年)。这些煤矿已先后划交淮北和安徽省煤炭厅。正在勘探的有萧城北郭庄煤田、城西岱湖煤田、城西南瓦子口煤田、城东南永堌煤田。已勘明储量约7.5亿吨。

瓷石(又名白云砂)

距县城西南6千米的帽山周围,初步探明约三平方千米,颜色纯正,质地优良,是生产瓷器和白水泥的原料,由乡镇企业开采,产品行销江苏、山东、河南等地。

耐火土、焦宝石

主要分布在县城东南的卯山、孤山、欧盘和城南虎山等地,是生产耐火制品、砂缸,陶瓷的原料。

王场、寿楼乡旗杆楼有铁矿,品位45-60%,矿石类型为接触交型磁铁矿,易选,大都埋藏在100-400米之间,具有小、浅、易、富四大特点。孤山村的牛尾山、庄里乡的城阳有露天铁矿。

石灰石

主要分布在官桥乡西山、孤山村孤山、赵楼乡南山、丁楼乡东山、帽山乡北山、陶楼乡东山。低山残丘多有石灰石矿藏。一般含钙量在47%以上,是生产石灰和水泥的必要原料。储量在亿吨以上。

大理石

官桥乡的燕山,孤山村的大老口、小老口,白虎山的大理石有两个品种:紫底黄花和白花。据传说明代己发现开采,运送南京为朱元璋建宫殿,取名洪武玉。城南帽山乡的灵山到瓦子口长二十里的山上都有大理石,共有26个品种。探明储量2000多万立方米。

方解石

产于孤山村大老口山顶,透明洁白,是生产水泥的好原料。

砚石

庄里乡龙虎峪的尠沟有三条砚石带,东西宽5米,易于开采。

干泥

是龙城镇西南的特有矿藏,是勘探润滑的好材料。30年前已有开采,年产2000吨,行销全国,供不应求。

生物资源

皇藏峪自然保护区有3100多亩天然次生林,栖栖着较多的鸟兽,基本上反映了淮北地区暖温带生物群落的面貌。

植物木本植物有54科、110属、119种。其中黄刺莓、杂氏灰栒子、毛掌叶锦鸡儿、锐齿鼠李、黄栌等树种,为1981年管店林业学校调查时首次在安徽省发现。草药有虎掌、半夏、透骨草、阴行草、徐长卿等。

动物鸟类:有留鸟17种、夏候鸟20种、冬候鸟3种、旅鸟17种,隶属于12目、26种。留鸟有石鸡、珠颈班鸠、翠鸟、星头啄木鸟、大嘴乌鸦等。其中石鸡为1979年安徽大学调查时在省内首次发现,也是此鸟在国内的最南分布界限。夏候鸟有粟苇鸻、火班鸠、四声杜鹃、鹰、黑枕、黄鹂、黑卷尾、寿带等。在皇藏峪繁殖的鸟类共有38种,其中古北区鸟类23种,如山鹡鸰、北灰鹟、三道眉草鹀、麻雀、灰喜鹊等,属该自然保护区的优势鸟种,东洋区鸟类15种,最近又发现一种大型乌类鹈鹕。兽类:有水獭、黄鼬、狐狸、狼等。

皇藏峪植物皇藏峪植物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萧县常住人口为1054597人。

截至2023年末,萧县户籍人口137.5万人,常住人口102.8万人。

萧县岱湖萧县岱湖

政治

编辑

历任领导

萧县历任领导

县委书记

时间

县长

时间

孙叔平

1928-

王雪琴

1937.12-1938.5

彭笑千

1938.10-1944.12

时侠联

2002.7-2002.11

时侠联

2002.11-2003.11

王宗

2003-2004

毋保良

2009.5-2012.7

朱学亮

2004.10-2009.6

龙道金

2012.12-2015.7

韩维

2009.6-2012.12

王共伟

2015.7-2019.10

王共伟

2012.12-2015.7

黄韡

2019.11-2022.01

武戈

2015.07-2021.04

现任领导

萧县现任领导

县委书记

罗圣权

县长

朱新华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信息截至2024年6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萧县生产总值(GDP)431.6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78.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2:40.9:40.9调整为17.5:41.5:41.0。

2023年,萧县生产总值(GDP)443.9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8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72.23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96.85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9:38.8:44.3。

2023年,萧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一、二产投资分别增长37.9%、60.0%,三产投资下降2.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0.0%,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8.9%,民间投资下降3.2%,建安投资下降5.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4.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4亿元,下降63.0%。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60.1万平方米,下降46.6%。房屋施工面积173.7万平方米,下降43.7%;房屋竣工面积18.4万平方米,增长93.7%。

2023年,萧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5亿元,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11.86亿元,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27亿元,下降7.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0亿元,下降1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49亿元,下降1.6%;节能环保支出1.42亿元,下降44.9%;教育支出18.49亿元,增长1.9%;卫生健康支出4.54亿元,下降11.3%;城乡社区支出1.99亿元,下降16.4%;农林水支出17.69亿元,增长1.2%;交通运输支出1.05亿元,下降57.5%;科学技术支出0.55亿元,增长2.7%。

第一产业

萧县葡萄萧县葡萄

萧县被称为果海粮仓、中国水果之乡,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60万亩,年总产量超过6亿公斤。农业主导产业有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林业、棉花等。萧县已形成“三大片一条线”的水果生产布局,三片即北部黄河故道梨、苹果、甜瓜产区,中部优质鲜食桃产区,东南山区优质葡萄及樱桃产区,西部沙河沿岸苹果、黄桃产区。一线及黄河故道水晶梨、园艺总厂酿酒葡萄、郑腰庄萧国圣桃、姬村石榴、徐里巴斗杏等特色水果产区。

2023年,萧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7.04万公顷,增长0.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14万公顷,增长0.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7.51万公顷,增长0.5%;玉米播种面积6.47万公顷,减少1.4%;大豆播种面积0.90万公顷,增长8.4%。油料播种面积0.31万公顷,与去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23万公顷,增长1.6%。

2023年,萧县粮食总产量79.13万吨,增产0.8%。其中:小麦产量44.20万吨,增产0.5%;玉米产量32.50万吨,减产0.8%;大豆产量1.71万吨,增产8.9%。油料产量1.10万吨,增产0.9%;棉花产量4.5吨,减产85.5%;蔬菜产量50.42万吨,增产4.8%;园林水果产量42.37万吨,增产5.2%。

截至2023年末,萧县生猪存栏31.45万头,减少30%。肉类总产量11.77万吨,增长4.9%,其中:猪肉产量6.73万吨,增长7.8%;牛肉产量0.29万吨,与去年持平;羊肉产量1.97万吨,与去年持平;禽肉产量2.78万吨,增长3.7%。禽蛋产量9.77万吨,增长11.5%。奶类产量0.28万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0.88万吨,增长2.3%。

截至2023年末,萧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1万千瓦特,增长2.7%。全年化肥使用量

萧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公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间,开始出现陶瓷生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小煤窑,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赞之。萧县是中国重要的防腐产业基地和防腐产品出口基地。2005年,被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命名为“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

截至2023年末,萧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家,比上年增加2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其中,高技术工业增加值下降48.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5%,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6.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9.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小麦粉增加9.0%,饲料下降80.6%,纱下降25.1%,机制纸及纸板增加22.3%,塑料制品下降55.1%,耐火材料增长8.7%,硅酸盐水泥熟料下降16.9%,水泥增长8.7%。

2023年,萧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下降8.0%;利润总额下降24.4%。

2023年,萧县建筑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4.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9家,比上年增加2家。

萧县工业园区

萧县经济开发区

中关村海淀创业园(萧县)分园

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

永堌轻化工业园

萧县食品工业园

萧县循环经济工业园

萧县泉山工业园

龙城镇、杨楼镇、丁里镇、张庄寨镇新型乡村工业园

赵庄镇、新庄镇、黄口镇、杜楼镇、大屯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参考资料: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萧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6%,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分类值看,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累计增速分别为10.7%、9.6%、48.2%、10.1%,分别高于全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速4.1、3.0、41.6、3.5个百分点。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1.6亿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亿元,下降3.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8.3亿元,增长23.7%;商品零售198.8亿元,增长8.9%。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23年,萧县进出口总额11321万美元,下降50.7%。其中,出口11062万美元,下降50.5%;进口258万美元,下降58.2%。

交通和邮电

2023年,萧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全年公路客运量28.5万人,比上年增长78.0%。旅客周转量569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8.0%。公路货物运输量6111万吨,比上年增加3.0%。货物周转量11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3.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114户,比上年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79万户,比上年增加2476户;移动电话用户964899户,比上年增加107058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08566户,比上年增加81948户。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萧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本外币)达到621.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92亿元,增长13.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本外币)516.72亿元,增长15.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本外币)573.5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2.56亿元,增长24.4%。

萧县境内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徽商银行

萧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宿州淮海村镇银行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

淮北农村商业银行

交通

编辑

公路

截至2016年3月,萧县境内共有国道线3条,国家高速2条,省道线3条,快速通道4条,环城道路3条。萧县高速公路为72千米,国家一级公路为69千米,国道、省道187千米。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6.3% 。

截至到2019年12月31日,萧县县道321.65千米;乡道808.441千米;村道2309千米;专用公路5.696千米 。

萧县公路

类别

道路

国道

311国道、310国道、237国道

高速

连霍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徐州—阜阳高速公路、徐州-商丘高速

省道

S301、S202、S101

客运站

萧县汽车总站、萧县汽车客运西站

快速通道

徐萧快速通道、宿萧砀快速通道、徐淮快速通道、符离大道

隧道

凤山隧道、古尚村隧道

城市环线

萧县内环路、萧县大外环

铁路

萧县交通

截至2017年底,萧县境内共有2条高铁、2条普速铁路线、2条城际客运专线,萧县高铁里程为45千米,郑徐高铁、萧淮客运联络线在萧县北站形成T字枢纽,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即华东、华中、西北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铁路干线。郑徐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之一的徐兰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萧县铁路交通

类别

铁路线

站台

普通铁路

陇海铁路

黄口站、杨楼站、刘店站、刘套站

符夹铁路

萧县站、丁里站

高速铁路

徐兰高速铁路

萧县北站

萧淮客运联络线

萧县北站

市域铁路

徐州地铁s4号线

规划中

公共交通

公交

主词条:萧县公交、徐萧城际公交

截至2016年9月,萧县公交公司共有公交车60台,公交线路12条,普通车单一票价1元、刷卡0.7元;空调车单一票价2元、刷卡1.4元。

萧县公交信息(截至2019年)

线路

起终点站

线路

起终点站

1路

高铁站-丁里

3路

实验中学-八公里

6路

金街-轻化园

9路

汽车总站-梅村

10路

东站-西站(交通路)

11路

二庄-高铁站

13路

东站-西站(淮海路)

15路

西客站-开发区

16路

浙商-高铁站

17路

火车站-高铁站

18路

蔡洼-思源中学

835路

薛庄-淮西客运站

837路附

白虎山-宣武市场

901路

萧县火车站-淮西客运站

K902路

淮西客运站—宿州快客站

201路

张庄寨镇-庆相桥汽车站

公共自行车

萧县公共设施

主词条:萧县公共自行车

截至2016年7月,萧县共建设42个自行车站点,投放1000辆自行车,借车卡每天使用不限次数,每次一小时内免费,单次超时按1元/小时收取超时费。

出租车

萧县出租车起步基价5元/2.5千米,车千米运价为1.4元/千米,夜间(24:00-次日5:00)起步价不变。

桥梁

跨龙河大桥

淮海路龙河桥

涵洞桥

前进路大桥

郝店桥

世纪龙河大桥

教育路桥

外环路大桥

龙霄路大桥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古代教育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在城区西北隅建设龙城书院(今萧县博物馆),道光年间萧县知府潘镕,重视书院教育,捐俸延师,过问管理,并四址界石:南至街中,北至城墙,西至城墙,东至南北石墙外隙地三大尺。

基础教育

萧县中学

2023年,萧县有各类学校572所,其中:高中8所、初中50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小学171所、幼儿园33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191034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437人、高中18422人、初中41399人、小学83611人、幼儿园32671人、特教生494人。现有教职工14634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03人、高中1789人、初中3546人、小学4313人、幼儿园4042人、特殊教育学校41人。现有专任教师12144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779人、高中1478人、初中3368人、小学3878人、幼儿园2609人、特殊教育32人。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69.0%。

萧县学校

类别

名称

幼儿园

萧县机关幼儿园

柏星幼儿园

苗苗(妇联主办)幼儿园

-

小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萧县绿城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萧县凤翔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萧县凤城小学

-

萧县实验小学

萧县南关小学

萧县师范附属小学

萧县郝店小学

萧县北关小学

萧县虎山小学

萧县梅村小学

萧县东环路小学

萧县柏星小学

龙城镇三里小学

萧县华美小学

萧县龙山小学

萧县魏楼小学

王楼小学

萧县帽山小学

萧县华龙小学

初中

萧县思源实验学校

萧县初级中学

萧县庄里初级中学

萧县业庄中学

萧县帽山初级中学

萧县耿庄初级中学

萧县何寨初级中学

萧县淮海初级中学

萧县祖楼初级中学

萧县郑腰庄初级中学

萧县郝党庄初级中学

萧县青龙集初级中学

高中

萧县中学

萧城一中

萧县黄口中学

萧县王寨中学

萧县鹏程中学

萧县凤山中学

萧县实验中学

萧县龙耘中学

职业教育

萧县职业学校

职业

安徽防腐蚀工程技术学校

萧县特殊教育学校

萧县广播电视大学

萧县卫生学校

萧县师范学校

萧县技工学校

宿州保全中等职业学校

萧县艺术职业高中

科学技术

主词条: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

截至2016年9月,萧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6家。有4家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新三板”、“新四板”。有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项目76个,申请发明专利1185件,授权433件。

2023年,萧县专利授权622件,比上年减少81件,下降11.5%。科技特派员292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53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7.3%。

萧县岱湖大桥萧县岱湖大桥

文化事业

1981年,萧县建立萧县书画院,是全国第一个县级书画研究院。1983年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10年8月,中央文史研究馆选址皇藏峪成立创作基地。2014年11月30日,龙城画派艺术研究院揭牌。2015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5年,萧县新增国家美协会员1人、国家书协会员3人;县梆剧团获中宣部表彰。

2023年,萧县有剧场、影剧院1个,体育场馆数5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书画院1个,乡镇文化站2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25千册。

萧县岱湖大桥萧县岱湖大桥

萧县文化场馆

萧县博物馆

中央文史研究馆

萧县画家村

萧县书画街

安徽汉画像石艺术馆

萧县图书馆

萧县城市规划展示馆

王子云故居

萧龙士艺术陈列馆

萧县文化馆

萧县美术馆

中国葡萄博物馆

朱浮纪念馆

萧县名人纪念馆

萧县人民剧场

萧国博物馆

萧县汉画学术馆

-

-

-

萧县文化团体

萧县美术家协会

萧县观赏石协会

萧县科学技术协会

萧县信鸽协会

萧龙士艺术研究会

龙城画派艺术研究院

萧县知名企业家联合会

萧县女书法家协会

萧县太极拳协会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古玉专业委员会

萧县书法家协会

萧县硬笔书法协会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萧县共有医疗机构532个,其中:综合医院17 个、中医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2 个、村卫生室269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 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63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2931人,注册护士2631人。

萧县主要医院

名称

级别

萧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性

萧县第二人民医院

-

萧县第三人民医院

-

萧县第四人民医院

-

萧县中医医院

二级

萧县妇幼保健院

二级

萧县开发区医院

新兴一级综合性

萧县凤山综合医院

-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萧县体育社团组织机构数32个,体育俱乐部机构数9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个。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400人,全年共开展群众体育年活动12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38枚,银牌85枚,铜牌109枚。

社会保障

2023年,萧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3元,比去年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20元,比去年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6元,增长8.2%。

2023年,萧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21万人,比上年减少0.8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49万人,比去年减少4.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8万人,比上年增加1.17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51万人,比去年减少0.07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8万人,比去年减少0.37万人。

截至2023年末,萧县提供住宿的民政工作机构105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4440张。

环保事业

2023年,萧县森林面积76121.5公顷,与去年持平;自然保护区面积5288公顷,比去年增加21公顷。农膜回收率89.2%,秸秆综合利用率98.5%,水利工程供水能力3412.70万立方米,堤防达标率100%,水土保持率97.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0%。

2023年,初步核算,萧县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167.18万吨标准煤,增长13.1%,单位GDP能耗0.3706吨标准煤/万元,增长7.0%。

交流活动

2009年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2016年中国腐蚀控制发展论坛暨防腐施工技术研讨会。每年举办萧县知名企业家联合会。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主词条:金寨文化、孝善文化、两汉文化

史料载:萧县“城形争南北诸朝,风气兼东西两楚”。自秦汉时起就是贯通东西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之地,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文献之邦”的美誉。从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开始,萧县书画就已孕育雏形。考古发掘证明,萧县自战国时期就有书迹绘事。据清朝同治年间《萧县志》记载:出生于萧县绥舆山的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精通翰墨,其子孙也多以书画名世。之后,萧县民间习书作画蔚然成风。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名称

国家级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金寨遗址

-

省级

花甲寺遗址

萧县孔庙(萧县文庙)

北泉遗址

瑞云寺

天门寺

大蔡庄遗址

萧窑遗址(白土寨窑址)

-

-

市级

城阳遗址

徐树铮

冯楼汉墓遗址

西域遗址

-

-

县级

车牛返

萧国古城

苏迈墓

陶潜墓

郭庄公社

萧县县衙旧址

徐氏总祠

宋墓遗址

苏轼得石炭歌处

姜庄古民居

萧县师范礼堂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级别

名称

国家级

坠子戏

淮北梆子戏

淮北花鼓戏

渔鼓道情

-

-

省级

萧县坠子

萧县琴书

鞭打芦花的传说

花腔渔鼓

萧县伏羊宴习俗

皇藏峪传说

萧县农民画

萧县剪纸

萧县石刻

市级

萧县炭精画

萧县高跷

闵子骞的传说

萧县书画

萧县梆子戏

萧县唢呐

萧县花鼓戏

萧县大鼓

萧县评书

萧县泥人

-

-

待审

丁里镇丁固传说

葡萄酒酿造技术

刘邦祖籍地的传说

刘裕故里的传说

皇藏峪的传说

龙河的传说

诗词

王安石黄庭坚曾巩晁补之、晁端中、陈师道等文坛巨匠以及大宋皇帝高宗赵构都曾或写过萧令(陈),或写过萧景、萧事(白土镇、龙泉寺、清心亭、拱翠堂、颜子柳等)。

名人作词

诗人

诗词

白居易

《朱陈村》

苏轼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

《祈雪雾猪泉寄舒尧文》

《石炭歌》

黄庭坚

《送陈萧县》

曾巩

《清心亭记》

骆宾王

《灵泉颂》

康有为

游皇藏峪,作《咏香椿》

臧克家

丰沛萧砀自古多英雄

吴融

《萧县道中》

王维

《题圣泉》

书画

主词条:画乡赋、萧县书画、宋绘

萧县书画古称宋绘,从数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开始就已出现,书画传统绵延至明代,清中晚期形成民间中国画·水墨写意的“龙城画派”,享誉徐淮。现代萧县被称为国画之乡,由萧龙士为代表的萧籍画家创建了江淮大写意画派,1993年,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截至2015年9月,设有10多个书画艺术协会,有书画家4万人,省级以上书画协会会员400多人。

龙城画派

“龙城画派”,发端于明末,形成于清代中期,发展壮大于清末民初。该时期,影响较大的书画家有王之麟、许辉祖、吴作樟、张太平、路荫南、侯子安、谢来占、王为翰袁汝霖、刘云巢等,他们冲破笼罩画坛的“四王”画风,追逐时代新潮,以强烈的个性阔笔写意,以泼辣豪放的笔触写实,师法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们艺术思想趋于一致,技法意趣趋于相同,融合南北,形成了一种新的画风和流派。因其影响较大,活动中心又在龙城,故称“龙城画派”。

江淮画派

萧龙士是江淮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该画派经过几十年来的继承发展,成绩斐然,“龙门学士”中有的在安徽画坛已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中坚人物。

工艺

萧县剪纸

萧县是书画艺术之乡,而萧县剪纸,堪称水墨丹青的姐妹艺术,历史悠久,蕴涵丰富,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表达了心中的理想、愿望,又美化了生活、环境,增添了祥和、喜庆、欢乐的气氛,体现了剪纸自身价值。

石刻艺术

萧县石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雕刻艺术。始于汉代的画像石,已有二千多年。石刻取材于该县山中的青石,青石蕴藏丰富,质地细密,坚硬耐风化,宜于雕镂艺术品。

截至2016年底,该县拥有汉画像石陈列馆和汉画学术馆等2座主题馆,藏有汉画像石300余块、国家一级文物16件,汉画内容涉及生产劳动、神话故事、珍禽瑞兽等6类,雕刻技法包括阴线刻、弧面浅浮雕、高浮雕等,为研究两汉时期的文化、经济、习俗及绘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萧县出土160余块汉墓石版浮雕,内容涉及诸多上古神话传说和史迹。萧县汉画像石是绘画和雕刻两门艺术结合的产物,是汉代民间艺术的综合体现。

皇藏峪玻璃吊桥皇藏峪玻璃吊桥

戏曲

明、清时萧县是曲艺、戏曲之乡,渔鼓、坠子、大鼓、琴书和梆子、拉魂腔、花鼓戏等曲艺、戏曲活动频繁。现代有萧县坠子、花腔渔鼓、萧县梆子戏、淮北花鼓戏等本土戏曲。

萧县坠子

萧县艺人在演唱河南东路坠子的基础上,大量汲取了当地其他曲种和徐州梆子的音乐唱腔,逐步形成了“说、唱、噱、做”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萧县坠子。萧县坠子戏为板腔体,板式、曲调包括新创的主要有:平板、寒板、慢板、慢板连、快板、正十字、倒十字、三字锦、五字嘣等,典调优美,长于抒情和叙事。伴奏乐器为简板、坠胡。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

花腔渔鼓

花腔渔鼓又称渔鼓道情、梆梆筒子,是一种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敲打渔鼓配上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渔鼓从清末开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汉族说唱艺术,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传播道教教义思想的通俗说唱。花腔渔鼓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萧县梆子戏

萧县梆子戏的唱腔融于河南和山东梆子之间的腔调,属板腔体,曲调丰富,结构严谨,能够细致地表达各种感情,唱腔板式有载版、非板、慢板、流水板、二八板,二八板又分为二八、慢二八,紧打慢唱,生动地表现人物唱腔。梆子戏在县城各乡镇流行,群众非常喜爱,极大丰富了全县人们的精神生活。

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是安徽省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汉族稀有戏曲剧种之一。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民间向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谓原汁原味民间俚俗戏曲音乐的活化石。出生于萧县农村的周钦全是淮北花鼓戏的传承人,2008年时,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窑

萧窑即安徽省萧县窑,窑以地名,称“萧窑”,始创烧于隋朝,与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并成为安徽三大名窑之一。萧窑是南北窑瓷文化交汇的“中间站”。器形、釉色与寿州窑相似,宋以后以烧瓷为主。萧窑在唐代除烧黄瓷外,还兼烧白瓷与黑瓷。史树青主编《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陶瓷、萧窑》中说:萧窑“纹饰以印花、绣花、画花为代表,题材以折枝、虫鸟等为多,几何图形较少,受到画风的影响。”

姓氏

萧县是萧姓的起源地。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讳叔,字正义)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方言

主词条:萧县话、萧县方言

古萧县地域辽阔,上古时代此地建有萧国,历史上称之为“东夷”,所操语言为“夷言”,与吴越语同属东南夷越语系。萧县地处淮北,历史上南北朝廷往往以淮河为界,因此,萧县方言多受中原与齐鲁方言冲击。大约南宋以后,萧县方言已与中原汉语较为相近了。总体来说,萧县方言的语音系统与普通话较为接近。萧县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是词汇。萧县方言中存留着许多古词语,这些词语仍然保存着古代汉语或早期白话的面貌。

饮食

萧县地处四省通衢处,饮食受南北菜系的影响,萧县菜吸收与改善鲁菜、沿淮菜、徐州菜等菜系,形成独有特色的地区菜系。反映萧县饮食特色的“全羊宴(萧县羊肉)”已有300多年历史,形成圣泉寺、丁里镇、筛子泉和龙城镇“四大羊美食集群”。

萧县新区萧县新区

地方节日

萧县主要的有“伏羊文化节”“葡萄文化节”“皇藏峪桃花节”等文化活动 。

萧县节日

月份

节日

1—2月

萧县书画艺术节(三年一届)

3—4月

孝善文化节(农历正月二十二日至正月二十五日)、皇藏峪文化旅游艺术节、刘套农民书画节(三年一届)、饮马泉杏花节、黄河故道生态文化节、龙泉寺民俗文化节、王山窝梅花节

5—6月

皇藏峪汉文化旅游节

7—8月

伏羊文化节(每年初伏至末伏)、黄河故道采摘节、萧县葡萄节、酒店乡万亩西瓜采摘节

9—10月

皇藏峪汉文化艺术节、皇藏峪重阳登山节

11—12月

龙城十月古会(农历十月二十五至二十九)

文物

截至2017年底,萧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5处,市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37处。

地方特产

编辑

萧县特产

分类

名称

水果

萧县葡萄

萧国圣桃

帽山萝卜

萧县水晶梨

萧县石榴

萧县提子

萧县胡萝卜

徐里巴斗杏

樱桃

谢庄黄桃

酒店甜瓜

——

早餐

王枣子茶

啥汤

糖糕

烙馍

蒸饺

油条

肉盒

煎饺

混沌

烧饼

水烙馍

——

菜品

萧县羊肉汤

皇藏峪蘑菇鸡

滑鸡

把子肉

杂烩

瓤菜(千子)

油炸金蝉

香炸琵琶虾

葡萄鱼

白鸡丝

香椿豆腐

蒸菜

鱼咬羊

绣球羊肉

桂花肚

地蕨皮炒鸡蛋

——

小吃

戴四园狗肉

萧县羊肉

萧县米线

萧县驴肉

糖醋鱼

萧县炒碗

萧县烫面

萧县面皮

羊肉面

吴二民狗肉

猫耳朵

——

点心

蛙鱼

蜜三刀

窝窝头

蜜汁地瓜

羊角蜜

馓子

团子

火烧

拔丝

江米条

其他

萧县葡萄酒

泥小响

花石(水墨岩)

龙蝎酒

小磨面粉香油

毛窝子

——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17年底,萧县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家。

截至2023年末,萧县有4A级旅游景区2处。

萧城八景(新)

皇藏峪

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永堌古镇

萧县城隍庙

车牛返(中国百孝文化园)

黄河故道(黄河故道湿地公园)

圣泉寺(凤山森林公园)

萧县孔庙(萧县博物馆)

萧县风景名胜

.

相关景点

历史怀古游

萧县城隍庙、中国百孝文化园、凤山森林公园、永堌古镇、三仙台、陶谦墓、苏迈墓、蒋介石祖陵(蒋横墓)、徐树铮墓、西域遗址、宋墓遗址、苏轼得石炭歌处、萧县县衙旧址、清心亭、白土古镇、刘裕故里(西峪)、萧窑遗址、邱清泉墓、萧城遗址、萧国古城、梅村图书馆旧址、龙城书院、郑公墓

元谋远古游

金寨古文化遗址园、倒流河遗址区、花甲寺遗址、大蔡庄遗址、北泉遗址、城阳遗址、陶墟遗址、祖庄铸钱遗址、帽山铸钱遗址、前圩子窑址、滕庄遗址、前白遗址

两汉胜迹游

皇藏峪、汉墓群、冯楼汉墓遗址、朱浮纪念馆、安徽省汉画像石艺术馆、萧县汉画学术馆、萧县博物馆、萧县汉画像石博物馆

宗教文化游

天门寺、圣泉寺、瑞云寺、广济寺、九圣寺、万善寺、萧县文庙、萧县孔庙、龙泉寺、竹林寺、三圣阁、千佛禅寺、莲花寺、大佛国寺、粉榆寺、龙寿寺、黄姑庵、萧县基督教堂、华祖庙、欧阳宗祠、徐氏总祠、朱阁古庙、朱氏祠堂、管粥集、三大家、天齐庙、奶奶庙、石将军庙

山水景观游

花果湖(永堌水库)、凤湖、岱湖、蓬莱湖、龙山、孤山、虎山、凤山、永堌水库、西湖生态园、梅山森林公园(2A)、梅村生态园、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栲栳泉、雾猪泉、麻虾泉、拔枣泉、官山、五洞山、丽山水库、马庄水库、萧县廉政文化公园、萧县乡贤馆、萧县乡愁馆、大沙河生态旅游观光带、黄河故道湿地观光长廊、龙河带状公园、闸河带状公园、萧园、龙霄公园、龙湖公园、北山湖公园、龙山公园、历史文化公园、萧县植物园、梅山公园、萧县体育公园

国画之乡游

萧龙士故居、中央文史研究馆、萧县名人纪念馆、郑正故居、王子云故居、萧龙士艺术陈列馆、萧县书画艺术城、萧县书画街(民治街)、王青芳故居、萧龙士故居、刘套籍名人书画展馆、同庆街、大同街、富贵街、民享街、民治街、文庙街(青云路)、贾巷、大侯巷、小侯巷、西马道、东马道、龙厅

龙河风光游

龙湖公园、龙河景观带、龙城美食文化街、龙宵公园、萧县体育场、龙山公园、卧佛山天一角乐园-地下溶洞、故道夕照、萧县体育场、凤翔体育场馆、丁里月亮湾、饮马泉山庄(3A)、凤山游园、公园路游园、萧县葡萄主题公园、萧县防震减灾科普馆、萧县非遗文化公园

红色纪念游

蔡洼风景区(3A)、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黄庙战役纪念碑、陈展真烈士纪念碑、淮海战役包围杜聿明部中心战场、萧宿铜灵抗日纪念馆、卢屯碉楼、郭庄知青园、萧县烈士陵园、黄口暴动旧址、彭雪将军盛俭处、杜聿明被俘处、赖峰烈士墓

乡村美景游

朱陈村、车牛返、郭庄、瓦子口、张老庄村、陶墟村、费村、沈峪村、蔡洼村、中南海、西赵楼村、绥舆里、酒店乡万亩西瓜采摘园、苗山千亩葡萄采摘园、孙圩孜徐里石榴采摘园、黄河故道观光采摘园、丁里水果采摘园、圣泉萧国圣桃采摘园、圣泉紫藤萝花采摘园、相山庙村、王山窝

商贸中心游

萧县龙城国购广场、大湾步行街、上岗街、萧县商贸城、中山南路商业街、交通路、淮海路、富贵路美食街、丁里镇美食镇、萧县小商品市场(前进路)、萧县巴黎商街、萧县博文城市广场、萧县万尚城时尚广场、萧县黄淮市政广场

著名人物

编辑

萧县名人

年代

名单

古代

萧叔、萧孟亏、闵子骞、高逊志、朱浮、蒋横、朱熹、刘裕、朱温刘粹沈鲤、曹熊、颛孙子张、颜子柳、吕陶、刘秀、薛显、陶谦、韩歆刘惔、曹国舅、苏迈、吴作樟、周惠达范质张平高、班宏、武元衡、刘鼎、韦贤、王之麟、许辉祖、吴作樟、刘本铭、张太平、路荫南、侯子安、谢来占、王为翰、袁汝霖、刘云巢

近代

刘开渠、孙叔平、徐树铮、萧龙士、王子云、王仲廉、方先觉、张季英、李明扬、王文兴、徐道邻、卓然、朱德群、周钦全、王肇民、朱沛然、郑正、侯敬德、刘正鹄、刘述利、吴孝典、蔡汝龙杜方平、刘伶明、王青芳、徐航、刘梦笔张伯义、孟祥提、郭宏彬、朱怡安、黄正德、陈世全、刘化宇、刘湘云、单光玉、朱功勤、黄维华、王昕朋、张衍华、萨钉、沙洪、孙友田单超、邓伟志、章文龙、单树模、徐彬如、夏学銮、董尧、单印章、张中立、段筱晋、李辅中、张祚

现代

沈浩、陈燃、张平、王克、张淼、王肇民、萧阳、葛庆友、薜志耘、陈明新、郭公达、师杰辛子维时永华、许敬如、何锋、时永华、关振华、刘世龙、杜大伟、金军、赵德、李墨染董正夫任愚民欧阳龙阎梓昭张祖银刘工醉、郭绍善、杨玉林闫传敬、张伯义、吕效廉、孙天增、姜秀真、欧阳举子、尹沧海、葛庆友、李金铎、赵德、刘海涛、张兵民马新梅、徐周闻、郑忠勋徐进王平哲、陆朝文、李兴东、王正辉、鲁传鼎、刘世龙、欧阳儒秋王慧源葛香亭葛小宝、邓天生、黄培义、董宜胜、李忠信、徐彬如、吴信宝、王天琦、张全雷、朱德群

对外交流

编辑

萧县对外交往

类别

城市

时间

友好县区

徐州市泉山区

2013年10月31日

县域结对帮扶城市

滁州市天长市

2017年10月26日

结对合作帮扶城市

杭州市拱墅区

2022年5月

城市荣誉

编辑

萧县城市名片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核心战场(蔡洼)

中国汉画像石最集中出土地之一(萧县汉画像石)

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鲜食豌豆生产基地(孙圩子乡)

中国新能源电池研发应用基地

萧县所获荣誉

安徽省科普示范县

安徽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第三名(2016)

全国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县(2017)

安徽省文明县城(2017)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7)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17)

安徽省第六批平安县(市、区)(2017)

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018)

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2018)

安徽省卫生县城(2019)

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2019)

国家园林县城(2019年)

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2019)

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93(2020)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0)

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2021)

安徽省卫生县城(区)(2022年2月)

安徽省“大托管”示范县(2022年)

第二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下一篇 留县

上一篇 芒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