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言虚语 编辑

汉语成语

空言虚语空言虚语

空言虚语,汉语成语,拼音是kōng yán xū yǔ,意思是不实在的话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空言虚语

拼音:kōng yán xū yǔ

释义:指不实在的话语

近义词:徒托空言、浮文巧语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反义词:持之有故

成语解释

编辑
空言:谓不切实际的话;虚语:假话、空话;指不实在的话语。

成语出处

编辑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成语典故

编辑
西汉时期,项羽在乌江被迫自刎之后,楚汉之间的战争正式宣告经束。刘邦的手下以及各路的诸侯商量着请刘邦做皇帝。刘邦听说后说道:这可不行呀。大臣们问道:为什么呀?能够称帝的人都是贤人,绝非空言虚语之人所能,如此重任我可不能担当。大臣们说道:你也是个贤人呀。刘邦摇着手说道:我的出身是很低微的,这事情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大臣们都说道: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否则天下又会变得不太平了,您当了皇帝我们都会誓死效忠于您。这时侯刘邦再说道:大家既然都这么认为那我就做吧。就这样刘邦在汜水北岸登了帝位。

成语用法

编辑
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东汉.王充《论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论莫定於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

以前每一次工会开会的时侯加工资都不过是领导们的空言虚语,这一次却的真的加了百分二十。

这位企业家在公众场所看起来受人尊敬,只是谁都没想到他对职工却是满嘴的空言虚语。

下一篇 三侯之章

上一篇 安堵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