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人之仁 编辑
妇人之仁(拼音:fù rén zhī ré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妇人之仁(仁:仁慈)指妇女的仁慈心肠,比喻处事优柔寡断,施小恩小惠,不识大体。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中文名:妇人之仁
近义词:优柔寡断
反义词:铁石心肠
拼音:fù rén zhī rén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音字母:ㄈㄨˋ ㄖㄣˊ ㄓㄧ ㄖㄣˊ
语法结构:偏正式
语法属性:作宾语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妇人之仁”。
韩信赶紧起身拜谢刘邦,然后问:“大王自己认为,您在勇敢、剩悍、仁慈、强盛等方面,哪一样可与项王相比呢?”刘邦沉默了好一会儿,说:“都不如项羽。”韩信退后两步,第二次向刘邦拜谢,然后向他祝贺说:“的确,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王。然而,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不妨说说他的为人。论勇猛,项王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大喝一声,千百人倒下;但是,他不会任人唯贤,所以他的勇猛无非是匹夫之勇。论仁慈,项王也的确对人和善慈爱,说话时呜呜咽咽,手下人得了病,他会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食物分出来吃;但是,等到属下有了功劳应当受赏封爵的时候,他却把刻好了的印拿在手里,直到玩弄得磨去了棱角,还舍不得封赏,这是所谓妇人的仁慈。
接着韩信又分析了一番刘邦与项羽双方用兵的各自短长,讲得有条有理。刘邦听后非常高兴,对韩信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以后对韩信几乎言听计从,任由他调配将领,做军事部署。
“妇人之仁”指妇女的仁慈心肠,形容处事优柔寡断,施小恩小惠,不识大体。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运用示例
宋·苏轼《汉鼎铭》:“不宝此器而拳拳于一物,孺子之智,妇人之仁,呜呼悲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刘璋失基业者,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妇人之仁,临事不决,恐此土难以长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八O回:“夫欲成大事者,不矜细行。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已欲赦越,忽又中变,不如此,何以取其怜乎?”
国士无双 | 喑恶叱咤 | 传檄而定 | 师不宿饱 | 人自为战 |
褕衣甘食 | 情见势屈 | 案甲休兵 | 咫尺之书 | 言听计用 |
云合雾集 | 鼎足而居 | 略不世出 | 不赏之功 | 多多益善 |
参考资料: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金珠
上一篇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