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山 编辑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山

张师山张师山

张师山,地处湘鄂边境交界的湖南省岳阳市冬塔乡,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山。

风景秀丽,奇峰突兀。这里扼南北交通要道,“平汝高速”和106国道从山麓蜿蜒而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主峰位于平江县冬塔乡联星村。

张师山古称“白云山”、“天竺山”,它闻名一方的原因和汉代名相有关。相传张良谋刺秦始皇不成,逃亡至下坯,在圮水桥遇黄石公,经黄石公多次启发考验,得授《太公兵法》,而黄石公自此潜踪匿迹于毗邻此山的另一座名山“相师山”。张良辅佐汉高组成帝业后,访知黄石公隐居处,遂挂官来此山伴师隐居,后来山名就易称为“张师山”。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师山

地理位置:湖南省岳阳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张良祠、卧仙石、读书洞、炼丹岩

地理环境

编辑
山高海拔近千米,山腰古垣环带,山顶庙宇轩昂。每当夕阳初收,西眺洞庭烟波浩淼,落日熔金;南望湘北农舍田园,星罗棋布;北极鄂南江河丘陵,万千锦绣;东览幕阜龙盘虎伏,奇峰错列。晨曦初露,烟浮雾霭,紫云笼罩,气象万千,四顾沟壑纵横,峰峦重叠。

历史文化

编辑

冰雪张师山

有清学士赵明振为此山题诗:

师山遥望若横舟,无限幽光四面收;

清风丝竹歌弦管,夜月疎岩带月流。

灵台玉印需银绶,造化金牛点石头;

频来素士挥豪兴,聊将胜景写南楼。

传说

张师山原叫“白云山”,是因汉相张良在此辟谷而得名。张良字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家。自幼饱读兵书,颇知兵法,曾辅刘邦推翻秦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刘邦建立汉朝后,自称汉高祖。汉朝在张良、韩信、萧何等忠臣良将的辅佐下,日趋强盛,但随着政权逐步稳固,刘邦也日益奢侈腐化,他一方面铲除异姓诸侯王,另一方面又陆续分封同姓子弟,企图借此确保刘家天下。慢慢地对昔日共渡戎马生涯的文官武将产生排斥念头。动辄以“莫须有”罪名治罪罢官、斩首,号称名将、贤相的韩信、萧何也成了刘邦的“刀下鬼”。张良负命进谏,刘邦不但不纳忠言,反起加害之心,张良见刘邦难以挽救,毅然辞官出走,是夜主意既定,留诗一首而去。

诗云:《辞驾出朝》

十年艰战起干戈,龙争虎斗相汤磨;

今日辞君臣去也,驾前无我待如何!

张良怀着落魄的心情,深为自己怀才不遇,明珠暗投而追悔。在其师黄石公指点下且歌且行,一路寻至白云山,途中以吟诗歌咏抒发和排遣自己落寞惆怅的心情。先录几首以志纪念:

山上梯田盛开的油菜花山上梯田盛开的油菜花

其一

我去修行不做官,朝夕禅居白云山;

渴饮黄花香蓼酒,饥食长生不老丹。

闲去观花并看景,一时闷坐把琴弹;

我主问君今何在,每日朝夕只在山。

其二

两轮日月皎如梭,四季光阴闪而过;

莫在朝中争名利,名利到底是非多。

其三

荣华富贵终归土,一旦无偿怎奈何;

臣今趁早还山去,得蹉跎处且蹉跎。

其四

日月如梭价不高,时光就是斩人刀;

清风明月朝夕有,忠烈贤臣没下鞘。

其五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荫隆时便可休;

莫道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不是微臣归去早,临时恐主不相饶;

一旦红日西坠去,求得安乐与逍遥。

既到此山,见奇峰独秀,东有幕阜对峙,四野空旷无边,风景秀丽,颇为仙山胜景,便在此住下了。山顶有一庙,名叫“白云观”,巍峨壮观,山南腰有一洞,洞高丈余,宽若两丈,深度莫测。前洞有许多石几、石案之美。洞外花香鸟语,流水淙淙:洞内凤鸣龙吟,余韵嫋嫋;四周蕙兰吐芳,幽篁森森。张良在此书画作伴,琴诗为侣。吟诗舞剑,逍遥自在,朝迎旭日,暮棬珠帘,好不怡然自得。

光阴驹隙。汉朝建立的第三年,外有匈奴骚扰,内有异姓诸侯叛乱,刘邦见大统江山几乎送于胡人之手,惶惶不可终日。加之专制统治朝纲不振,国力衰败。昔日的文官武将,已是残烛暮年,寥寥无几。更加使他想起张良来,决定请他再扶汉室,以拯帝王子孙万世之基业。

一日,刘邦策马来到白云山,张良听有马蹄声由远而近,掐指一算,知是刘邦来访。于是,题诗一首于杌上。避而不见。诗云:

白云观中字几行,张良端肃拜君王,

红颜爱色抽蕊死,野草连根带叶黄。

蜂采百花人食蜜,牛耕五谷鼠耗粮,

世间多少辛酸事,花残月缺年少亡。

刘邦进得观来,见内空无一人。只有炉中灰焰犹在,琴书依然,寻顾四周,只有杌上诗句,铿锵有声,针砭自己,想起昔日的待贤之举,不禁黯然神伤,潸然泪下,也吟出一首诗来,【访贤不遇】诗云:

寡人排驾到荒山,不见贤臣空见观。

月映桃花千日赤,风吹竹叶透心寒。

炉中炼药灰犹暖,杌上题诗墨未干。

书籍琴棋依旧在,子皇何处把身安?

吟罢,渭然长叹,不禁为访贤不遇而痛心。张良见状,出来参拜。刘邦龙颜大悦,将朝纲待兴、匈奴犯边、国内叛乱及自己思贤如渴之心尽情倾吐,声泪俱下,恳求张良下山再扶汉室。张良出于全局,拯黎明于水火,救涂炭之生灵,毅然辞别白云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良这位赤心报国的军事家,将白云山改名为“张师山”,“白云观”更名为“张良祠”。庙前有一对联:得黄石公助,熟读兵书佐刘终成帝业;从赤松子游,精通玄理,使君得保天年。后经历朝修葺,庙宇壮观。游人不绝。至今张良的“读书洞”、“炼丹岩”、“卧仙石”依然在几千年风雨中保存下来,这一脍炙人口的故事被后人流传至今。

下一篇 太上老君

上一篇 房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