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岩 编辑
水墨岩,是萧县城西南郊,北自老虎山东麓始,向东南蜿蜒经梅村西鹳山、许堂南嶂山至丁里南一个小小孤山丘止,约15华里的狭长山岭,既裸露又内蕴着无数的水墨画石。
中文名:水墨岩
外文名:Wash rock
分布:安徽省萧县
长度:15华里
性质:岩石
郝氏的赋中写道:“万灶烧松郁松烟,横空泼向层岩间。不知大笔谁濡染,神工妙出苍颉前。”写人们“每当留赏凝眸、探奇延颈”,则“引绮思兮巧未合,洒柔翰兮研莫骋”,“气磅魄兮抉舆,华含咀兮孤峤。丹青粉本倩人描,词客黄绢空才妙,对此惭涂鸦,休被山灵笑!”面对大自然“神工妙出”的水墨岩,由“留赏”至“探奇”,再至“引绮思”,继而“洒柔翰”、“惭涂鸦”,一个赏、叹、思、仿、惭的完整过程
“十二胜景赞“画岩赞”则更明白确凿地把她定格为“作画”的“祖师”:“圣哲未生,邱陵自出。绘象图形,谁操不律(笔);水墨纷披,酣嬉淋漓。是谓化工,是为祖师。”
虽然,从文字和方志的记载看,最早涉及到萧县的“水墨岩”(花石)的是唐代,但是,地处萧县腹地美山秀水之中的水墨岩,此处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很稠密,且这种水墨岩是较大面积较长距离裸露的。从出土的骨针、陶器、玉器、瓷器之精美,可以看出萧地先民们的创造灵性。直到汉代画像石刻的精美古朴的美术作品的出现,更彰显了萧地先贤们艺术创造的灵性。无疑,这种“灵性”,不能说没有“水墨岩”这“丘陵自出”的大自然“祖师”的启迪和薰染之功。甚至可以说,她是一座天然的艺术宝藏、宝库、殿堂。
老虎山
至于这种“画石”的成因,民间大多误认为是“化石”,特别画面多为松树枝叶形状的“画石”,更被误认为是植物化石。所以,连《人民日报》刊登的那幅画石照片的释语也采用这种民俗说法,认定为“化石”。其实她不具备化石的本质特点。有人认为,可能是造山运动中,和周围石灰质山体不同,遭遇了另一种程度的热、压外因后,某些汁液的流渗、漫洇与山体冷凝挤压、固化后,形成了这种巧夺天工的“艺术天才”创作的独特“艺术品”。这种观点较为确当。
但是,不管其成因如何,反正她是大自然对萧县这块土地的造化和赐予,作为“师法自然”的中国传统书画,包括萧县的汉画像石刻,源远流长的民间书画,到清中后期形成的徐淮地区以萧县为中心、以大写意为特色的“龙城画派”,直至现当代不断兴起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书画热,这种“水墨岩”画石是“祖师”,是源头之一,恐怕是“自然”“天成”的客观事实吧?这也正应了那句“地灵人杰”的古语。真乃吾萧立幸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