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阳市 编辑
东阳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地处浙江省中部,东、东南与磐安县相邻,南、西南与永康市接壤,西、西北与义乌市相连,北与诸暨市毗邻,东北与嵊州市为邻 ;地势东高西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截至2022年,全市辖有6个街道、11个镇和1个乡,总面积1746.81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东阳市常住人口为109.3万人,城镇化率70.0%。
东阳市于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建县;1988年,撤县建市,自古以来就有“兴学重教、勤耕苦读”的传统,朱熹、吕祖谦、陆游等曾到东阳“石洞书院”讲学传道;东阳古民居建筑以东阳木雕为主,融竹编、石雕、砖雕、堆雕等装饰艺术为一体,形成了独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体系;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国家森林城市 ;市境内有横店影视城、卢宅明清古建筑群等旅游景点,素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三乡一城”的美誉。
2022年,东阳市地区生产总值761.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为2.8:46.6:5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9947元,比上年增长3.2%。
中文名:东阳市
外文名:Dongyang
行政区划代码:330783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浙江省金华市
地理位置:中国华东、浙江省中部,金华市东部
面积:1746.81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11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江北街道江滨北街18号
电话区号:0579
邮政编码:322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09.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横店影视城、东白山、中国木雕博物馆
机场:横店通用机场
火车站:东阳北站、横店站(建设中)
车牌代码:浙G
地区生产总值:805.85 亿元(2023年)
春秋时(前770—前476年),吴越争霸,属越国;
战国时(前475—前222年),楚伐越,又属楚;
秦时(前221—前207年),推行郡县制,东阳地为诸暨、乌伤县之一部分,属会稽郡。
西汉,郡、国并行,先后属刘贾荆王国、刘濞吴王国、会稽郡、扬州刺史会稽郡。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建县制,取“吴地安宁”之意,名吴宁,属会稽郡。此为东阳建县之始。
三国时,以吴宁县属吴扬州会稽郡。
吴宝鼎元年(266年),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治所长山县(今金华)。吴宁县属东阳郡。取东阳名,是因郡“在金华山之阳,水之东”。
隋唐五代,唐武德四年(621年),罢郡治州,改会稽郡为越州,东阳郡为婺州。垂拱二年(688年),析义乌(原乌伤县)东冲要地及吴宁县故地,袭旧郡名,建东阳县。时有“婺之望县”的美誉。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改东阳县为东场县。
宋,复东场县为东阳县,并行路治。
明,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路,又改为金华府。
东阳城市全貌
清承明制,东阳县仍属金华府。
民国时期,浙江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前后多次划属不同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东阳解放。
解放后,东阳属金华地区(后为金华市)管辖,磐安县先后在1958年划入。
1983年,磐安县又划出东阳,县治相应变化。
1988年5月25日,东阳撤县设市。
区划沿革
1949年底,辖城关、李宅、上卢、巍山、玉山、湖溪、马宅、南马、画水9个区及8个镇、36个乡。
1950年5月22日,增设象岗、林浦2区。6~11月,乡镇由原44个划分为124个。年底有城关、李宅、上卢、巍山、象岗、玉山、林浦、湖溪、马宅、南马、画水11个区,124个乡镇。
1955年8月27日,玠溪乡6个村、土地面积11.33平方千米划归嵊县。
1956年3月8日,撤区并乡。撤销城关、李宅、湖溪、南马、画水5个区,所属21个乡为县辖。8月6日,白云乡厚仪村和甘溪乡屏石头、石范村耕地面积76.7公顷划归义乌县;南马乡西坞村耕地面积38.2公顷划归永康县。10月15日,恢复画水区,撤销象岗区。
1957年,王坎头乡乌岩村10户,60人划归义乌县。11月,恢复城关、南马、湖溪区。
1958年3月28日,撤销湖溪区。
1967年1月,岭北人民公社30个生产大队、土地面积61.544平方千米划归诸暨县。
1982年12月28日,湖溪建立乡人民政府。
1984年2月27日,新设佐村区。
1987年1月,撤销城关区,白云、亭塘乡和上卢区塘西乡并入吴宁镇。黄田畈改为直属镇,洪塘乡并入。槐堂、罗屏、南溪、王坎头乡改为县直属乡。
1988年1月,撤销巍山区,所属巍屏、古光、象岗、胡村4乡并入巍山镇。虎鹿撤乡设镇,东白、白溪乡并入。
1990年2月25日,建立巍山、黄田畈(4月10日改为画水)2个地区工作委员会。
1992年5月13日,撤销上卢、佐村、湖溪、千祥、南马5个区和巍山、画水两个工作委员会,将14个镇,39个乡,调整为18个镇, 8个乡。
2001年12月29日,撤销吴宁、横店、李宅、上卢、大联5个镇,建立吴宁、南市、白云、江北、城东、横店6个街道。
2003年10月8日,原17个镇、4个乡、6个街道,调整合并为吴宁、南市、白云、江北、城东、六石6个街道,歌山、巍山、虎鹿、佐村、东阳江、湖溪、横店、马宅、千祥、南马、画水11个镇,三单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东阳市辖6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吴宁街道、南市街道、白云街道、江北街道、城东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镇、虎鹿镇、歌山镇、佐村镇、东阳江镇、湖溪镇、马宅镇、千祥镇、南马镇、画水镇、横店镇、三单乡。 东阳市人民政府驻江北街道江滨北街18号。
东阳市地图
位置境域
东阳市位于北纬28°58′08″—29°29′55″,东经120°04′17″—120°44′03″。地处浙江省中部、金华市东部。东、东南与磐安县相邻,南、西南与永康市接壤,西、西北与义乌市相连,北与诸暨市毗邻,东北与嵊州市为邻。东阳市人民政府驻江北街道江滨北街18号,距金华市区62.16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1.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6.1千米,总面积1746.81平方千米。
东阳市
地形地貌
东阳市风光
东阳市境内以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54.19%,平原占总面积的30.85%。会稽山、大盘山、仙霞岭延伸入境,形成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地貌。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山峦自东向西,将境域分为南乡和北乡。境内最高峰东白山,主峰称太白峰,位于虎鹿镇北部边境会稽山脉,海拔1194.6米。全市最低点白云街道吴山村,海拔67米。
大盘山脉入境后在境内东部、东南部呈东西向延伸,约895平方千米,占全境山陵总面积的74.3%。会稽山脉入境后呈东向西延伸,约250平方千米,占山陵总面积的20.7%。仙岭余脉在境西南角伸延,约60平方千米,占山陵总面积的5%。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横锦水库和东方红水库以下至义乌界地东阳江冲积平原,东西长40余千米,南北宽10余千米,属金衢盆地,海拔150米以下(最低点白云吴山村,海拔67米)的面积287余平方千米,占全境面积的16.5%。从盆底到盆缘有明显的河谷阶地。盆地两侧多红壤低丘。南江盆地又称南马盆地,东起郭宅,西经南马到黄田畈,沿南江流域纵贯湖溪、横店、南马、画溪四片冲积平原。盆地长34千米,宽5千米。海拔150米以下的面积250余平方千米,占全境面积的14.35%。盆地内有高丘和低丘台地分布,盆地两侧多红壤低丘。
气候
东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海拔150米以下的西部河谷平原年均气温16.8—17.4℃。海拔150—400米的中部低山丘陵年均气温15.8—16.7℃。海拔400米以上的东部山区年均气温13.9—15.7℃。年平均日照2002.5小时,最多年2693.9小时(1963),最少年1752.1小时(1970)。7月份日照最多,多年平均266.5小时,最多月值355.8小时(1964年7月)。2月份日照最少,多年平均104.5小时,最少月值35.2小时(1982年2月)。降水年际变化呈“双峰型”分布。3—6月第一个雨季,其中3、4月春雨,年均月降水量123—154毫米;5、6月梅雨,年均月降水量203—230毫米。7—8月初相对雨季,年均月降水量102—140毫米。
水文
东阳市境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玉溪、三单、罗峰、宅口、西营5乡及胡村、佐村2乡的部分水流经曹娥江入钱塘江。罗山乡的大爽坑水和环溪经浦阳江入钱塘江。境内主要河流东阳江、南江,主流走向从东向西。
水资源
东阳市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5.21亿立方米,水资源径流总量16.08亿立方米(含磐安县过境水量3.2亿立方米)。境内年均径流量12.8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17亿立方米,地下水1.71亿立方米。现已利用5.57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650—900毫米之间,以吴宁、李宅、巍山一带最低,东白山、三单、玉溪、西营一带最高。外县入境流量3.2亿立方米,其中从磐安流入东阳江横锦水库的水量约1.72亿立方米,占入库水量的59%;从磐安流入南江水库的水量约1.01亿立方米;其他溪流入境流量0.47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东阳市主要植物9属,分谷之属8种,蔬之属34种,木之属37种,果之属33种,花之属60种,竹之属20种,药之属(草药)113种,藤之属4种,草之属29种。主要种子植物134个科千余种,其中香樟、榧树、鹅掌揪、檫木、银杏列为国家保护树种。按植物经济性状可分7个类型。药用类有元胡、白术、芍药、东贝、已发现适于入药的各类根、茎、花、叶的草药780多种。观赏类有树木、杨、柳、柏、楝、松、冬青、女贞、喜树、椿树、枫、榆、槐、银杏、水松、水杉、龙柏、蜡梅、玉兰、紫薇、桂花、香樟等。花卉,月季、水仙、迎春、牡丹、蔷薇、山茶、茉莉、海棠、芙蓉、瑞香、绣球、栀子花、映山红、金银花、牵牛花、凌霄花、兰花、芭蕉、菊花、万年青、百合、鸡冠花、碧桃、金钟花、紫丁香、罂粟、含笑等。
动物资源
东阳市境内野生脊椎动物哺乳类7目16科20余种,鸟类22科40余种,爬行类7科18种,两栖类6科11种,鱼类10科20余种,昆虫类16目70余科150多种。野生兽、禽类有玉面狸、虎、豹、鹿、野兔、熊、獐、狐狸、麈、麋、猴、豺、狼、獭、野猪、野羊、豪猪、鼠、松鼠、雪鼠、野猫、刺猥、鼬,雉、鹳、鹊、乌鸦、鹰、鹞、鸠、野鸽、鹄、白头翁、燕、麻雀、白鹇、竹鸡、雪姑、伯劳、百舌、布谷、画眉、鹭鸶、水鸭、鸲鹆、提壶卢、鸬鹚、野鸦、黄莺、练鹊、鸳鸯、寒号鸟、鹧鸪、杜鹃、白鸢、鹪鹩、桃虫、竹叶青、夜鸭、姑恶、花丁、点灯红等。其中属国家保护的有金钱豹、狐、鹿、鬣羚、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闭壳龟、大壳龟、大头龟、蝾螈、肥螈、蕲蛇、猴面鹰、猫头鹰、杜鹃科的各种啄木鸟。
矿产资源
东阳人居环境
东阳市已查明矿藏有铁、铜、铅锌、锰、黄铁矿、钴土矿、萤石、钾长石、石英、砩石、云母、石墨、耐火粘土、珍珠岩、方解石、粘土矿、矿泉水、金银矿、铀矿等20余种,矿床(点)110余处。裘家岭矿泉水位于裘家岭翠塔山东南侧约600米高程处。泉水赋存于侏罗系黄尖组凝灰熔岩、熔凝灰岩和凝灰岩构造裂隙中。温泉位于佐村乡上溪附近,属壶镇—回山新华夏系构造带北东向压性断裂带中,在一条近乎东西向裂隙内涌出。
东阳市境内有布依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阳市常住人口为1087950人。
2022年末,东阳市户籍人口85.0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88万人,女性人口42.2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0%和49.60%。全市年内出生人口5146人,出生率为6.05‰;死亡人口6046人,死亡率为7.11‰;人口净减少9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6‰。据2022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8.9万人,城镇化率达68.8%。
截至2023年末,东阳市常住人口为109.3万人,城镇化率70.0%。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楼琅坚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黄胜可 |
东阳人大常委会主任 | 朱志杰 |
政协主席 | 方宪文 |
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参考资料来源 |
综合
2022年,东阳市地区生产总值761.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4.79亿元,增速分别为3.2%、5.0%、1.8%。三次产业结构为2.8:46.6:50.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947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13303美元),比上年增长3.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9947元,比上年增长3.2%。
2022年,东阳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37.25亿元,比上年下降3.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61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税收收入68.47亿元,比上年下降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税种构成中,增值税下降14.4%,企业所得税增长3.3%,个人所得税增长3.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节能环保、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公共安全分别下降43.2%、3.5%、3.4%、2.7%;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23.3%、20.5%、13.6%。
2022年,东阳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9%。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29.2%,交通运输投资增长31%,生态保护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55.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8%。
第一产业
2022年,东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
2022年,东阳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3447.64公顷,较上年增长1.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 2.4%,中草药材增长1.0%,果用瓜增长1.04%,蔬菜增长0.6%。
2022年末,东阳市生猪存栏5.35万头,增长28.04%,年内出栏7.61万头,增长9.55%;牛存栏 872 头,下降4.8%,出栏699头,下降6.9%;家禽年末存栏40.17万只,下降1.6%,年内出栏 72.32万只,下降4.5%。全年肉类总产量0.8213万吨,增长11.4%,其中猪肉增长15.3%,牛肉下降7.3%,禽肉下降5.0%。禽蛋产量1839吨,下降8.7%;水产品产量11537吨,增长3.0%。
第二产业
2022年,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5%,重工业增长12.3%;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20.4%,中型企业增长0.4%,小型企业增长2.8%,微型企业增长33.5%;分行业看,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14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7.5%、28.4%、19.1%、15.3%。
2022年,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1.2%,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0.8%,新产品产值率为35.8%,比上年降低0.22个百分点。
2022年,东阳市电动机产量42313千瓦,比上年增长70.0%,铜材产量50111.8吨,增长18.9%。
2022年,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1.0%;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6.3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4%,比上年同期下降0.24个百分点。
2022年,东阳市260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433.4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其中,外省产值983.5亿元,下降25.9%,占建筑企业总产值的68.6%。外省产值中,产值超五十亿元的有广东、江苏、湖北、天津,四省合计产值占全部省外产值的36.4%。全年建筑业企业竣工产值1058.1亿元,下降10.4%。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1238.3万平方米,下降35.0%,其中:新开工面积3838.3万平方米,下降34.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255.7万平方米,下降12.9%。
第三产业
2022年,东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06亿元,比上年增长9.6%。限额以上分城乡看,城镇市场零售额68.78亿元,增长10.4%;乡村市场零售额2.29亿元,下降11.3%。限额以上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收入67.28亿元,增长10.9%,餐饮收入3.79亿元,下降9.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比上年降低21.2%。
2022年末,东阳市拥有商品交易市场27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83.96亿元,下降19.00%,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5个,年成交额381.48亿元,下降19.00%。年末拥有消费品市场24个,年成交额 368.46亿元;生产资料市场3个,年成交额15.50亿元。
2022年,东阳市进出口总额53.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8.47%,其中:出口额48.76亿美元,增长9.45%;进口额4.52亿美元,降低1.11%。全年新增备案企业168家。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759 家,比上年净增113家。全市与18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其中,出口超10亿元的国家和地区7个,比上年增加1个,美国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家;合同利用外资352.8万美元,降低89.38%;实际利用外资274万美元,降低93.1%。
2022年,东阳市邮电业务收入1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97亿元,增长18.5%;电信业务收入12.73亿元,增长6.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33.94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32.66万户。
2022年末,东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64.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58.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6%。
2022年,东阳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3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教育事业
2022年,东阳市各类高等院校录取人数达10212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录取人数6811人。
东阳教育名校
2022年末,东阳市拥有普通高中14所,当年招生数5648人,在校学生16459人;职业中学3所,当年招生数2241人,在校学生7467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学校比例为100%。全市初中37所,当年招生数11136人,在校学生32106人。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全市小学74所,当年招生数13226 人,在校学生78056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达 100%,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全市有幼儿园156所,当年招生数9479人,在园幼儿39252人;有省等级幼儿园155所,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99.36%。全市特殊教育学校1所,当年招生数43人,在校学生149 人。
科学技术
2022年,东阳市列入地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5项,其中省级3项,地市级82项,新到位上级科技资金1294万元,其中省级1294万元。全市新立东阳市级科技项目49项,其中社会发展类 1项,公益类48项。全市年末拥有地及地(市)以上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201家,其中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省企业研究院1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3家。全市新认定地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累计240家。全市获科技进步奖3项。科技成果鉴定110项。全年专利申请受理3443件,其中发明专利358件,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230件;2件发明专利荣获第23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2022年,东阳市新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书3张,累计76张;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7项,累计222项。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90.50%。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1672台件。
文化事业
2022年末,东阳市拥有文化馆1个,组织文艺活动1686次,举办训练班100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5.18万册;文化艺术表演团体918个,演出场次850场;剧院1个、电影院11个。全市文化礼堂总数达到375家。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图书下乡202000册次,送戏下乡1075场,送电影下乡7815场,送讲座下乡597场,送展览下乡110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重点打造“百姓文化艺术节”、“特色广场文化”、“百姓文化茶坊”、“非遗讲堂”、“周末惠民剧场”、“文化节目进景区”等一批特色文化惠民服务品牌,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1530次,县市间“文化走亲”47次,各类培训及展览共计214次,组织周末惠民剧场演出11场。
医疗卫生
2022年末,东阳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00个,其中医院14个,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门诊部1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545个。全市年末拥有床位504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 4737张,妇幼保健院床位310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810人,其中执业医师2929人,执业助理医师386人,注册护士3171人。
体育事业
2022年,东阳市参加地市级以上运动会获金牌375枚,银牌302枚,铜牌229枚,其中:省级以上比赛金牌23.5枚,银牌16枚,铜牌13枚。全市有二级运动员87人,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 25名。全年全市共销售体育彩票3.41亿元,比上年增长57.1%,创收体彩公益金1288万元。
人民生活
2022年,东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81元(见图5),同比增长4.9%,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25936 元、12577元、5620元、12948元,分别增长5.2%、2.3%、5.0%、 6.7%。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808 元,同比增长3.8%,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31432元、13042元、8155元、14179元,分别增长4.9%、0.2%、3.8%、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71元,同比增长 6.5%,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 移净收入分别为16380元、11768元、1214 元、10809元,分别增长4.6%、6.3%、6.7%、9.7%。
2022年,东阳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472元,同比增长5.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755 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809元,增长6.3%。
2022年末,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8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2年末,东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3248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保人数26251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612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6991人(含建筑工伤)。年末全市生育保险在保人数213047人。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9371人,年内新增参保2322人。全市已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人员110598人,发放率100%,全年累计发放金额52437.3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保人数56583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待遇453775人次。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参保23440人,年内新增参保6人,已享受待遇人员5190人,全年总发放金额4254.9万元。
2022年末,东阳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26个,床位6845张,收养各类人员1526人。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为100%。年内新审批城乡低保对象342人,现有低保对象6316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4911万元。落实特困供养,现有特困对象226人,发放特困供养金602万元。全年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3363.53万元,资助参保20326人次,资助参保2308.61万元,医疗救助107564人次,发放救助金980万元。2022年全市共有抚恤优待对象 9244 人,发放抚恤金 6525.99 万元、义务兵优待金 1744.28 万元、困难补助经费 22.01 万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率达到98.52%,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825.34万元。
怀鲁枢纽
2022年,东阳市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107.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1.33亿元,国省道、县道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54亿元。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483.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5.19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118.5万人,比上年降低43.9%,旅客周转量14695万人公里,降低52.3%;公路货运量1866万吨,比上年降低5.7%,货物周转量121908万吨公里,增长19.3%。
东阳市集木雕、砖雕、石雕、彩绘艺术为一体。境内庙会众多,庙会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迎佛和演戏。迎神时,将庙中佛像抬出,或另塑小佛像放于形如亭阁的佛轿中(行尊),绕街游行,香灯引路,乐队开道,旗、锣、伞、铳等各式仪仗在前,后有十字莲花、十二花名、七朵花、八洞仙、打花鼓、骆驼班、高跷队、台阁、大头舞等杂耍,狮子班、罗汉班压阵。
方言
东阳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金衢片。
风俗
胡公庙会
郭宅大蜡烛展演
巍山大龙身
巍山大龙身俗称板壁龙身,由竹篾匠用竹子编制而成,一般包含宝塔、元宝、鲤鱼加上当年的生肖,每年元宵节前后会绕着整个巍山镇迎灯,有开门迎灯,大吉大利,红红火火的寓意。
郭宅大蜡烛
郭宅大蜡烛高丈余,蜡烛漆以朱红,绘以龙凤。共两根。每年正月十八日郭宅安庆庙(俗称乡后殿)庙会迎展。届时每根蜡烛由8个壮汉擎抬,前有火铳和数十面大锣鸣道,后有上百面旌旗簇拥。迎毕置于庙中,除夏历六月外,终年燃之不熄。
横店大纸马
篾扎,纸糊,彩饰。每年正月十三迎展。盛行于任湖田、黄珊庄、前田、上湖田等村。
婺剧
东阳是中国婺剧的主要发源地,南宋时就已被称为“婺剧之都”。在历史上,由流行于浙东、浙西,以东阳为主要代表的高、昆、乱、徽、滩簧、时调等六大声腔演变而来。
火腿
东阳火腿
茶叶
东阳种茶已有1100多年历史,“东白春芽”名茶在唐代即负盛名,为朝廷贡品。天坛牌特级珠茶,在西班牙马德里第二十三届国际食品评选大会上获金奖,东阳市也被列为中国产茶重点县。
香榧
香榧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果木,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果实成熟历时17至18个月之久,素有“千年榧树三代果”之称,为干果中之珍品。东阳市西垣山区,是西垣香榧产地。因此东阳又有“香榧之乡”的美称。
席草
东阳是浙江三大草席生产基地之一。东阳草丝始种于清代初期,已有260多年历史。当时种三棱草。清康熙《新修东阳县志》有“草丝其体三棱,善织者价值苏席之半”的记载。草丝长度不同,用途各异。长的编织草席,短的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开始综合利用,分别织成草帽、枕头席和沙发椅子的坐垫。
石盘青枣
东阳是南方重点产枣区之一,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明隆庆《东阳县志》载:“果之属:枣、栗、榧……等”;“枣,茶场(现巍屏茶场村)产者大而甘”。明万历《金华府志》果之属载:“南枣,出东阳茶场最有名”。清康熙《新修东阳县志》载:“南枣,浙东诸郡远至京师皆珍之犹,仍茶场之名,其次谓之魁枣,又次名通新枣。
千祥药材
元胡、白术、芍药、贝母四大药材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东阳元胡含延胡素、甲素等15种成份,质量居中国之最,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七成以上,千祥中药材市场是中国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
小京生花生
产自浙江东阳的花生之乡―――三单。秉承传统技艺,兼以科学方法精制而成,品质香酥、可口,具有独特的农家风味。更因三单地处东阳地区,远离污染,使其小京生细花生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索面
又叫长寿面,主产于东阳市巍山镇曙光村等,历时几百年的传统产品。
索粉
系选用高直链淀粉稻米作原料,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东阳特产。具有烧煮不糊,食用方便,风味独特,价廉物美的优点,适宜用烧煮、炒粉、拌粉等方法制成多种风味小吃。
南枣
南枣精选双仁大枣为原料,经数十道传统的独特工艺,在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的条件下加工而成,保留了双仁大枣的纯天然成份。
中药“吴茱萸”
别名曲药子、伏辣子、臭泡子,性热,味辛、苦。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等。
鹿血酒
梅花鹿全身是宝,而鹿血则是宝中之宝。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鹿血能改善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安神镇静效果;能通过提高血清睾酮含量而增强性功能;可显著增加血细胞及血蛋白含量而呈现补血作用。
童子蛋
童子尿煮鸡蛋亦于2008年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市民认为吃童子蛋已成当地习俗,因为小便的沉淀物在一段时间后,会形成结晶,这种结晶就是一种叫“人中白”的中药,可以滋阴降火、止血治淤。
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景区
横店影视城,位于中国东阳市横店境内,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距杭州160千米,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乘飞机、火车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达。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横店影视城,现已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卢宅明清古建筑群
东白山
卢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久负盛名的明清古建筑群。沿肃雍堂、树德堂两条轴线,分方伯第、柱史第、大夫第、世进士第、五台堂、龙尾厅等六组建筑,纵深300余米,占地500余亩。整个建筑群落古朴典雅、宏敞秀丽、气势非凡,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卢氏宗族聚居结构,典型地反映出东阳木雕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封建士大夫传统风水意识的厅堂宅第,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遗产”。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
东白山位于浙江中部,东阳市虎鹿镇境内。距东阳城区四十千米,从37省道、甬金高速蔡宅互通口开始柏油路直达山顶,交通便捷。东白山系会稽山脉主峰,海拔1194.6米,北界诸暨市,东接嵊州市,为浙东名山之一。东白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10.7℃,无霜期180天左右。
东阳花园村屏岩洞府名胜区
三都胜境是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俗称“龙头涧”,面积10平方千米。据《东阳市志》记载,早在唐朝咸通八年,这里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景区内有紫竹幽林、龙王庙、腾龙湖、五公庙、龙床、龙峡、腾龙阁、百步峻、青云洞、白云洞、天然巨龙等景点。
蔡希陶
冯宿(767—837年),字拱之。冯家楼人。唐贞元八年(792年)与韩愈等同登“龙虎榜”进士。累官左散骑常侍兼集贤殿学士,所著《冯宿集》,《唐书·艺文志》有著录。诗2首入《全唐诗》。
舒元舆(791—835年):字升远。上卢泉塘北人。唐元和八年(813年)进士。著有《舒元舆集》,其文《贻诸第励石命》、《录桃源画记》收入《唐代散文选》,其诗入《全唐诗》6首。
乔行简(1156—1241年):字寿朋。凤山乔宅人,后居城内乔宅园。学于吕祖谦。宋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历任通州知州,嘉兴知府,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侍讲,工部侍郎。著有《孔山文集》、《周礼总说》,《为永康陈亮请谥疏》存世。
马光祖(约1201—1270年),字华父,号裕斋,宋浙江东阳马宅镇(一说城西)人。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授新喻主簿。历知余干县、处州、镇江、隆兴府、太平州、临安府、建康府、江陵府及户部尚书、浙西安抚使、江东安抚使、宝章阁学士、明殿学士、资政殿学士等。
张国维(1595—1646年):字玉笥。托塘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所著《吴中水利全书》。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铜像
朱福星(1897—1975年):又名芝生,字申卿,号崇德,晚号真正好笑,巍山镇看芝人。前线后方双重抗日英雄。
邵飘萍(1886—1926年):字振青,紫溪人。著有《新闻学总论》、《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蔡希陶(1911—1981年):原名中矩,字侃如,曾用名玄彭,后以号为名,蔡宅人。著作有植物学研究论文20多篇,译有《系统植物分类》、《农林植物考源》等。
严济慈(1901—1996年):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松庭(1924—2001年),笛子宗师。浙江东阳人。著有《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温度与乐器间准问题》、《笛艺春秋》、《笛子演奏基础教程》等著作。
黄强
奚国华,男,1963年生,奚国华同志现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百强县、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国家森林城市、 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 2020年全国百强县。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21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25 。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5月,跻身2019年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分别为59。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7月28日,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7月,入选浙江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0年12月1日,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0年12月,社科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东阳排名第36
2020年12月26日,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7月,入选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入选“2021年赛迪百强县”。
2022年2月,被评为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市。
2022年4月,入选浙江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县(市、区)。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第22名。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排名第17位。
2022年6月,入选2022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52位。
2022年7月,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66位。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40。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80。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52。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68。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14。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50。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37。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41。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52。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20。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