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圣寺 编辑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
中文名:保圣寺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镇
开放时间:8:00-17:00
原名:保圣教寺
建造时间: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
保圣寺
院内有两大件文物,一是青石经幢,二是铁钟。
青石经幢立于西侧,它的全称叫“尊胜陀罗尼经咒石幢”。
经幢是唐代创始的一种佛教石刻,由盖、柱、座组成,柱上刻佛像、佛名或经咒。
保圣寺原有唐宋经幢各一,现只存下这一座和另一座的一块八角形刻经石了。
保圣寺的经幢,系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建,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重立,刻有陀罗尼经咒,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字迹已无法辨认。
细看起来,这座经幢是由多块石柱堆建而成,每块石柱上面都有盘盖,盘盖大于柱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有遮雨和装饰作用。
这座经幢共分为七层。这座尊胜陀罗尼经咒石幢,无论其年代还是艺术价值,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铁钟,既是佛寺的镇山之宝,也是佛寺的历史见证。
保圣寺的这座寺钟,铸于明末清初,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钟上铭文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吉言。佛经上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的说法,鼓钟也是行善的一种壮举。
庭院之北,就是在大雄宝殿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古物馆,内有世界闻名的“塑壁罗汉”。据《吴郡甫里志》记载,原来的大雄宝殿建于公元1013年,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像,旁列罗汉十八尊,为圣手杨惠之所摹。杨惠之(713-741年),吴县人氏,唐开元年间,他与吴道子一起学苏州画家张僧繇的笔法,后专功泥塑,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美谈。
杨惠之在南北各地寺院制作过许多塑像,但由于泥塑作品不像石刻铜雕那样经久,因此其真迹很难保存下来。
1918年夏天,史学家顾颉刚应叶圣陶等人之邀来游保圣寺,在大雄宝殿里见到这出自唐代圣手的作品时,不禁为之惊愕倾倒,兴奋之情难于言表,但当时大雄宝殿已由于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十八尊罗汉塑像随时有被毁的危险,于是就在报刊上将这堂久不为人注意的罗汉公布于众,呼吁抢救,但当时的政府未能立即采取措施。
1961年,保圣寺罗汉塑像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8:00-17:00。
上海-甪直
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上海杨浦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上海体育场有旅游专线车前往甪直,下午返回,120元/人(含来回车票、景点门票)。
中山北路806号中山客运站至甪直,每天22班。
苏州-甪直
苏州新火车站北临时广场可坐518路,翻牌式投币4元、3元、2元,吴中汽车站可坐52路,翻牌式
投币3元、2元、1元,葑门首末站可坐18路,翻牌式投币2元、1元
镇上交通
镇内交通工具为观光三轮车,可乘到各景点,起步价3元。
自驾车线路:
上海-甪直
1、上海-延安高架路-沪青平高速公路(A9公路-郊环公路)(A30公路)(沪宁高速方向)-重固大盈出口-北青公路-苏沪机场路-甪直
2、沪宁高速昆山出口-往南经长江路-转西-苏沪机场路-甪直
苏州-甪直
苏州东环路(高架-苏沪机场路-甪直)
公路里程:上海 58公里 甪直 18公里 苏州
保圣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