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 编辑

浙江省杭州市辖县

桐庐县桐庐县

桐庐县,浙江省杭州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桐庐县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常住人口45.9万人。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黄武四年(225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移桐庐县于今县治。1950年3月,属临安专区。1960年8月,隶属于杭州市。 桐庐县交通区位条件优越,G25高速(杭新景高速)贯穿全县,富春江黄金水道可通往上海港、宁波港以及全国各地的内陆港口。境内拥有垂云通天河景区、严子陵钓台景区、瑶琳仙境等A级景区。

2023年,桐庐县地区生产总值469.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桐庐县

外文名:Tonglu County

别名:画城、莲城

行政区划代码:3301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浙江省杭州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西北部

面积:1825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6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

电话区号:0571

邮政编码:3115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5.9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垂云通天河景区

火车站:桐庐站、桐庐东站

车牌代码:浙A

地区生产总值:469.23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桐庐主城区

夏商时,桐庐属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吴国属地,吴灭属越国。

战国中,楚灭越,改属楚国。

秦,设郡县,为富春县地,属会稽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改属吴郡。

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析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仍属吴郡,为桐庐建县之始。

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桐庐县改属钱唐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钱唐废郡为县,省桐庐入钱唐县,属杭州。仁寿二年(602年),复置桐庐县。仁寿三年(603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另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县城置严州(州、县同城),辖桐庐、分水、建德3县。武德七年(624年),废严州,省分水复入桐庐,属东睦州。武周如意元年(692年),复析置分水县,以颂武后故,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中宗李显复位,复改武盛为分水,同属睦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睦州为新定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称睦州,桐庐、分水随属之。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设治于今合村,至大历六年(771年),复省人分水。光化三年(900年),吴越王钱镠划桐庐改属杭州,分水属睦州未变。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桐庐还属睦州。宜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严州为建德府,桐庐、分水随属之。

元代,改府为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桐庐、分水属建德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取建德路,改称建安府,寻改建德府。

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建德府为严州府桐庐、分水属之。

清,承明制,隶属仍旧。

民国元年(1912年),废严州府。民国三年(1914年),浙江省分置4道,桐庐、分水属金华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浙江省划分行政督察区,并各设专员公署,桐庐、分水属兰溪行政督察区(署址驻兰溪)。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督察区改以序数命名,兰溪区改称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重划行政督察区,分水属第一区,桐庐属第四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划桐庐入第一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2月,浙江省浙西行署成立,第一、三、十区22县暂归浙西行署管辖,中含桐庐,分水两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4月,新设第十一区,桐庐由浙西行署辖区划入十一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又划分水入十一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年5月,第十一区裁撤,桐庐、分水直属浙江省;同年10月,划分水入第二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桐庐、分水划入第四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桐庐、分水属建德专区。

桐庐副中心(分水镇)

1950年3月,撤建德专区,桐庐、分水改属临安专区。

1953年2月,撤临安专区,桐庐、分水改属金华专区。

1955年3月,复置建德专区,桐庐、分水还属之。

1959年2月,又撤建德专区,桐庐(其时分水已并入桐庐)复改属金华专区。

1960年5月,改属杭州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2年,撤销凤川、三2乡建凤川镇。

2011年4月29日,撤销凤川镇建立凤川街道。

2018年5月,杭州市政府同意桐庐县城南街道、凤川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将城南街道的上洋洲村、下洋洲村、滩头村、桑园村、岩桥村等5个行政村整体划归凤川街道管辖。调整后的城南街道管理13个行政村、4个社区。调整后的凤川街道管理13个行政村、1个社区。

2022年9月,桐庐县城市社区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其中桐君街道新增桐江、舞象、康乐3个社区;城南街道新增龙潭、三合、江滨、平阳山、青山、金竹、翰林、望江8个社区;凤川街道新增凤来、凤翔2个社区;江南镇组建定安社区,鼓楼社区名称改为秦渡社区,调整后江南镇辖秦渡、定安2个社区;分水镇在分水江以东区域新增怀恩1个社区。调整后分水镇辖分江、玉华、怀恩3个社区。

 桐庐县地图 桐庐县地图

区划详情

桐庐县政区图

截至2023年6月,桐庐县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桐君街道、城南街道、旧县街道、凤川街道、分水镇、富春江镇、横村镇、江南镇、瑶琳镇、百江镇、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莪山畲族乡。 县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35'~30°05'和东经119°10'~119°58'之间。东接诸暨市,南连浦江县、建德市,西邻淳安县,东北接富阳区,西北依临安区。全境东西长约77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

桐庐县

地形地貌

桐庐县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属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峙,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富春江由南而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富春江。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拔1246.5米,为境内最高峰。在全县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86.3%,平原、水域占13.7%。

水文

桐庐县境内水系发达,水域资源丰富,富春江、分水江贯穿全境,山塘水库星罗棋布,多呈山溪性特征,源于峡谷山地,均属于钱塘江水系。全县有乡级及以上河道共计110条,总长701.46千米,水域总面积42.35平方千米;村级河道253条,总长413.21千米,水域面积3.09平方千米。省级河道1条富春江,总长27.10千米,水域面积16.81平方千米。市级河道1条分水江,总长40.12千米,水域面积11.89平方千米。县级河道11条,总长129.06千米,水域面积6.10平方千米。

气候

繁华富春江畔

桐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一年四季光、温、水基本同步增减,配合良好,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年平均37天;极端最低气温-10.0℃,极端最低气温≤0℃的冰冻天气年平均24天。年平均雨日15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588.7毫米,年际间差异较大,1~6月逐月递增,3~8月雨量均在140毫米以上,最多的6月为梅雨期,降水集中,月平均雨量295.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际间变化较小,在74%~80%之间。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2020年,桐庐县水资源总量为23.05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64.10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7.2%。全县产水系数0.64,产水模数129.50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共有92座水库,其中有分水江水库、分水江水库2座大型水库,有1座中型水库肖岭水库,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74座,总水域面积为19.62平方千米,总库容112796.3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桐庐县境内有陆生高等植物427种,隶属于138科303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陆生脊椎动物94种,隶属于4纲17目47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浙江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陆生昆虫65种,隶属于5目20科47属。物种数量最多的是鳞翅目昆虫,共11科33属46种,占昆虫总种数的70.77%。蜻蜓目次之,共4科9属13种,占昆虫种类总数的20.00%。大型真菌30种,隶属于7目18科25属。

桐庐县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各类群多样性较高,共获得水生生物712种,其中鱼类75种,浮游植物164种,浮游动物116种,周丛藻类139种,底栖动物218种,且不同季节、水体类型上具有一定差异,呈现时间、空间分布多样化现象。

矿产资源

桐庐县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已发现矿种16种。不同矿种资源储量相差较大,水泥用灰岩是本县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桐君街道高山、瑶琳镇毕浦等地,资源储量丰富;水泥配料用砂岩分布于桐君街道梓芳坞、舒坑一带,资源储量丰富,能够满足水泥的生产需要;建筑用石料以砂岩、凝灰岩和灰岩为主,主要分布于县域西部、富春江西岸、凤川等地;特色花岗岩石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于钟山乡、横村镇等地;能源、金属矿产稀缺,全县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无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较大,其中桐君街道、瑶琳镇等地具有较好的地质条件。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桐庐县常住人口453106人。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常住人口45.9万人,城镇化率71.5%。年末家庭总户数15.00万户,户籍人口41.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50人。全县出生人口2514人,人口出生率6.01‰;死亡人口3415人,人口死亡率8.16‰,人口自然增长率-2.15‰。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20.70万人,女性人口21.12万人,总人口性别比98.02(以女性为100)。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桐庐县地区生产总值431.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61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02.1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201.63亿元,增长2.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4%、46.9%、46.7%。

2023年,桐庐县地区生产总值469.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5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69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225.98亿元,增长9.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1%、45.8%、48.1%。

2023年,桐庐县财政总收入78.89亿元,同比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3亿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0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9元,同比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2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43元,增长6.6%。

第一产业

2023年,桐庐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14亿元,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66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业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3.7%、4.7%、9.4%、9.7%、5.0%。

第二产业

2023年,桐庐县规上工业增加值128.76亿元,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9.9%、9.2%,分别高于规上工业3.6、4.7、4.0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3年,桐庐县服务业增加值225.98亿元,同比增长9.6%。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36.9%、13.3%、11.6%、10.6%,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幅。

2023年,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85亿元,同比增长4.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32.99亿元,增长3.0%;餐饮收入40.86亿元,增长7.7%。从限上单位看,汽车类、金银珠宝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销售形势良好,分别增长7.4%、8.8%、36.7%。据商务数据显示,全年网络零售额74.25亿元。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77.78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18.44亿元,同比增长22.5%。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桐庐县交通区位条件优越,G25高速(杭新景高速)贯穿全县,县城经高速到达上海、宁波约2个半小时,到达杭州、千岛湖约40分钟,到达萧山国际机场约1小时。杭黄高铁已于2018年底开通,从桐庐出发乘高铁到北京5小时左右,到上海1.5小时左右,到杭州只需0.5小时。富春江黄金水道全年能通航500吨级的船舶,向上游可到达衢州,下游经钱塘江、运河进入长江,可通往上海港、宁波港以及全国各地的内陆港口。

截至2022年末,桐庐县社会机动车保有量170697辆,较上年增加10959辆,其中非营运汽车保有量132003辆,较上年增加10636辆。私人汽车133869辆,较上年增加21247辆。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桐庐县公路总里程1970.7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9.34千米、国道31.02千米、省道124.85千米、县道364.21千米。

铁路

桐庐站桐庐站

桐庐县境内设桐庐站、桐庐东站。桐庐站于2018年12月25日通车启用,为杭黄铁路中间站; 桐庐东站为杭温高速铁路中间站。

2022年,桐庐县高铁桐庐站旅客发送量78.09万人次,较上年减少46.64万人次;到达量65.71万人次,较上年减少39.96万人次。

航运

桐庐县境内共有内河航道里程60.13千米,主要通航水域为富春江(桐庐段)和分水江,其中富春江航道长坑至窄溪大桥段29.84千米为四级航道,窄溪大桥至橫山埠段3.94千米为五级航道,分水江桐君山水域至旧县段5.37千米为五级航道,分水江旧县以上段均为不通航水域,另有准七级航道约20千米。

桐庐境内目前共有码头14个,其中货运码头8个,客旅码5个,窄溪海事所码头1个,货运码头大多以承运砂石料、煤炭等散货为主;同时目前桐庐港区港口有经营企业6家,泊位数20个,泊位长度共计326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桐庐县共有公共交通运营线路121条,较上年减少4条,其中城区公交线路25条、城乡公交线路96条。其中城区营运公交车136辆、城乡营运公交车290辆、营运出租车112辆。全年公交客运量666万人次,同比下降24.0%。

政治

编辑
桐庐县主要领导

县委书记

冯晶

县委副书记、县长

张蕙娜

领导信息截至2024年8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桐庐中学桐庐中学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共有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13473人,招生4056人,毕业5261人;小学28所,较上年增加1所,在校学生28358人,招生5419人,毕业4119人;初级中学14所,较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11560人,招生4084人,毕业368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2227人,招生689人,毕业764人;普通高中5所,较上年增加1所,在校学生6173人,招生2075人,毕业1983人;普通高校1所,在校学生10207人,招生3318人,毕业321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0人。

截至2023年末,共有教职工(不含普通高校)5544人,较上年增加18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097人、小学专任教师1591人、初中专任教师961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175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1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574人;其中特级教师16人、正高级教师9人。年末普通高校教职工463人,其中普通高校教师324人。

桐庐县高等院校

类别

学校名称

本科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9家,本年新认定预计6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598家,本年新认定139家;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48家,本年新增22家。新认定省科技领军型企业1家,实现零的突破。入选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4项,市重大研发项目2项。创新指数全省排位第45,指数提升13.43个点。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共有公共图书总馆1个、乡镇图书分馆15个,新型综合文化空间(乡村生活书吧、城市书房)28个;县级文化总馆1个、乡镇文化分馆14个、文化驿站2个;博物馆2个、非遗馆1个、剧院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站1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3个、农村文化礼堂176个、社区文化家园15个。年末有线电视注册用户数20.38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9个,较上年增加3个,其中医院21个、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7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卫生所等)61个、门诊部38个、村卫生室117个、急救中心1个、健康体检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健康行政执法队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04张,较上年增加96张,其中医院2457张、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230张。卫生技术人员4757人,较上年增加14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83人、注册护士1890人,较上年分别增加136人、107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体育场地面积19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17平方米。年末共有中大型体育场馆4个、百姓健身房18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民健身广场4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小康体育村)79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足球场52片、拆装式游泳池4个、市级健身广场(健身中心、健身公园)27个。

2023年,桐庐县在杭州亚运会和亚残会上荣获6金、2银;亚洲赛事上荣获4金、1银、1铜;全国各类大赛上荣获19金、11银、10铜;省市级比赛上荣获146金、102银、82铜。全年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00余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含学生)占总人口的31.24%,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4.3%。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12万人,较上年净增0.14万人,参保率98.87%;支付养老金36.54亿元,同比增长9.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25万人,较上年净增0.05万人,参保率99.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60万人,较上年增加0.16万人;支付工伤金0.59亿元,同比下降0.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2万人,较上年减少0.15万人;支付失业金0.71亿元,同比增长12.5%。在册低保对象(不含五保)6852户(8442人),较上年增加144户(148人);其中城镇586人、农村7856人。

截至2023年末,桐庐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849人,较上年增加70人,全年支付保障金2274.16万元,同比增长37.5%。年末各类养老机构30家,床位2222张,收养人员1170人;儿童福利机构1个,床位50张;镇街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个,床位590张;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5个,床位2050张。

2023年,桐庐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上年的330元/月提高到350元/月,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从上年的1656元/月提高到1863元/月,职工最低工资标准2070元/月,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平均抚恤金1517元/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的1216元/月,提高到1259元/月;全年支付保障金10876.59万元,同比增长12.3%。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桐庐话为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桐庐话,通行上海话以及杭州话,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与吴语太湖各片能互通。大致可以分为六片:桐庐镇片、上南乡片、下南乡片、北乡片、新合片、分水片。

特色方言词:(注:以下为吴语拼音,请勿用普通话拼音发音,相差甚大)

特色方言词

方言

普通话意思

结棍(cieh-kuen)

厉害、快

豪扫(ghau-sau)

推板(thei-pae)

差劲、相差

交关(ciau-kuae)

表示程度大,比较怎么样

倒灶(dau-dzau)/藁场(kau-tsan)

完蛋

狗屁倒灶(kei-phidau-dzau)

冠冕堂皇的吝啬

曳东搬西(yieh-ton-pae-shi)

胡扯

困觉(khuen-kau)

睡觉

脑髓搭牢(nau-shi-teh-lau)

骂人用语

瞌冲懵懂(kheh-tshonmon-don)

瞌睡

早五更(dzau-ng-kan)

早上

辰光(zen-kuan)

时间,时候

嬉家生(shi-kuo-san)

玩具

洋钿(ngan-lih)

小囡子(shiau-nuo-dzy)/囡子家(nuo-dzy-kuo)

女生,女人

搿个(keh-geh)

这个

垯个(teh-geh)

那个

倷(nei)

该(nguo)

伊(i)

乃(na)

你们

阿勒(a-leh)

该们

伊勒(i-leh)

他们

参考资料

习俗

十六回切

十六回切十六回切

十六回切筵席有“江南满汉全席”之誉,又称十六会签、十六围席,是流传于浙西乃至江南大部分地区的一种传统家宴礼仪。桐庐的“十六回切”最负盛名,据1991年版《桐庐县志》记载,该家宴最早始于南宋,以清代及民国最盛,其菜肴种类、上菜程式、入座规定等都有一套相对规范的仪式,建国后渐趋式微。大凡遇到婚丧喜庆的,富裕者讲排场,一般人家则竭力撑门面,所费不赀。以16道茶点或菜肴为一个回合,从一个回合切换到下一个回合。

横村三月初八庙会

横村三月初八庙会横村三月初八庙会

横村三月初八庙会,肇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桐庐历史较久、影响力最广泛的集体性民俗活动之一,被列入第三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农历三月初八,横村镇村民都会在镇内的“三公庙遗址”附近举行盛大庙会,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当地将非遗、国潮等元素融入庙会,开展布龙游街巡演、发放祈福香袋等特色活动。

风景名胜

编辑
桐庐县主要旅游景点

简介

图片

江南古村落景区

江南古村落景区地处桐庐县江南镇,位于富春江南岸、天子岗北麓,处“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上、长三角地区1小时经济圈内。江南古村落包括荻浦、深澳、徐畈、环溪、青源5个村,历史悠久,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水系资源、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宗氏文化,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江南古村落景区江南古村落景区

垂云通天河景区

垂云通天河景区位于桐庐县瑶琳镇东琳村,国家AAAA级景区。全长4500米,号称地下“地下十里长河”,总面积8万平方千米,也是典型的地下大峡谷。峡谷内四季恒温18℃,河道曲折幽深,水质清澈。垂云通天河游览分地下河千米荡舟和地下大峡谷探秘揽胜。唐贞观元年(627年),桐庐县令刘文会亲题“垂云古迹”镌刻于洞口崖壁。十里地下长河,因其源头被大片地下森林覆盖,走出森林始得见天,故名“垂云通天河”。

垂云通天河景区垂云通天河景区

严子陵钓台景区

严子陵钓台景区位于桐庐县云源路1号,国家AAAA级景区。严子陵钓台景区是富春江上一处集千年古迹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水上休闲景区,分钓台、富春江小三峡、江南龙门湾三大区块。钓台是东汉名士严子陵隐居躬耕垂钓古迹,有全国“十大钓台之首”美誉。景区内有双台垂钓、客星亭、严先生祠、天下第十九泉、华东第一碑林等景点。

严子陵钓台景区严子陵钓台景区

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位于桐庐县瑶琳镇瑶琳南路110号,以其"幽、深、奇、秀"的瑰丽景观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著称,1982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厥文游瑶琳仙境时欣然题词:"瑶琳洞曲折有致,为全国诸洞冠。名谓仙境,信不诬也。"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2年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瑶琳仙境瑶琳仙境

地方特产

编辑

桐庐县土特产品主要有神仙鸡、桐江醋鱼、桐江二鲜、清蒸桐江白鱼等。

著名人物

编辑

时代

人物

简介

施肩吾(780~861年)

桐庐分水人,唐朝状元,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

徐凝

晚唐诗人,晚年迁居分水柏山村。

陈恽

三国时吴郡富春县桐溪乡人,历任余杭县令、黄门侍郎、征虏将军等职,最后封余杭侯。

钟厚(975年~不详)

钟厚,字惠民,号德政,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出生于桐庐水滨乡里嵩山(今新合乡)。

沈图(1918~1993年)

原环溪乡(今江南镇)西坞村人,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人。

王三一(1929~2003年)

分水镇县东村人,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培松(1964年~)

分水镇后岩村人, 现担任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雨菲(1998年~)

出生于桐君街道,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荣誉称号

编辑

国家森林城市

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13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2月,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拟确定为浙江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

被评为浙江省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榜单,排名第62位。

2022年6月,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名单。

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55。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10。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57。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9。

下一篇 新安郡

上一篇 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