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亭县 编辑
华亭县为松江府治所,主体在今上海市松江区,民国3年改松江县,1998年松江撤县设区。
中文名:华亭县
属性:县
现状:上海松江区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华亭名称由来,初见于《三国志·吴志》中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吴孙权封右都督陆逊为华亭侯。华亭是当时由拳县东境一个亭,故址在今松江境内)。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吴郡为苏州,隶浙江西道。华亭县属苏州。
唐末,农民大起义。广明元年(880年),王腾据华亭反唐。腾败后,华亭以苏州属县,或为浙西所有。至乾宁四年(897年),钱镠遣部将顾全武拔华亭。自此,地属吴越国。
五代吴越王钱镠宝大元年(924年),置开元府于嘉兴,华亭县隶开元府。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吴越王钱元瓘废开元府,华亭县隶中吴军(苏州)。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一说奏请在三年,敕置在五年),钱元瓘设秀州于嘉兴,华亭县改隶秀州。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华亭县属嘉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领华亭县。一年后,华亭府改名松江府(松江名称以境内有吴松江得名。吴松江最早见于《后汉书·左慈传》,本谓吴地松江,至宋始称吴松江,明、清作吴淞江)。至元二十九年,分华亭县东北境置上海县,属松江府。泰定三年(1326年),罢松江府,华亭县改属嘉兴路,隶江浙行省;而设都水庸田使司于原松江府治。天历元年(1328年),罢都水庸田使司,复置松江府,华亭县仍隶松江府。
元华亭县东西一百五里,南北一百十六里;东至乌泥泾四十五里,西至枫泾六十里,南至金山十里,北至簳山三十六里。
明代华亭县东西七十八里,南北一百二十六里,东至上海县语儿泾十八里到上海县九十里,至苏州府长洲县界六十里,到吴县一百二十里,南至海七十二里到海无际,北至上海县唐行镇,五十四里;到昆山县一百三十里,东南到青村千户所一百一十里,西南到嘉兴府一百二十里,北到上海县九十里。松江府华亭县管八个乡(风泾乡,胥浦乡,仙山乡,云间乡,白沙乡,华亭乡,集贤乡,修竹乡),保二十四,区六十三,图八百二十。元上海县有五乡、 保二十六、 区五十四、图六百十四。总有十三乡五十保。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华亭、上海两县部分土地,建青浦县,设治青龙镇。
清代县城地图
民国元年(1912年),撤松江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3年因与甘肃省华亭县同名,改名松江县。
1958年,松江划归上海市。
1998年,松江撤县设区,成为上海郊区之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