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道 编辑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辖街道

太平街道太平街道

太平街道,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地处相城区东部,东、东南、东北濒阳澄湖、西湖,南、西南、西邻元和街道,西北接渭塘镇,北连阳澄湖镇,总面积43.35平方千米。2011年末,太平街道辖区户籍人口29167人。

秦代时期,属会稽郡县。2000年12月,属苏州市相城区。2003年12月,撤销元和、黄桥、太平3镇,改设元和、太平2个街道。 截至2021年10月,太平街道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金澄社区兴太路268号。

2011年,太平街道实现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19.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1:50:47.9。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太平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地理位置:相城区东部

面积:43.35 km²

下辖地区:4个社区、9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金澄社区兴太路268号

电话区号:0512

邮政编码:215137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9167 人(2011年末户籍人口)

车牌代码:苏E

历史沿革

编辑
秦代时期,属会稽郡吴县。

汉、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更迭,但属县未变。

至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吴县东北地置长洲县,随属。

宋、元、明因之。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地置元和县,属元和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分属吴县第七、第十五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吴县第七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吴县阳澄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属吴县阳澄(城)区。

1957年3月,撤区并乡,设太平乡。

1958年9月,改为太平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复改为太平乡。

1994年2月,撤乡,置太平镇。

1995年7月,属吴县市。

2000年12月,属苏州市相城区。

2003年12月,撤销元和、黄桥、太平3镇,改设元和、太平2个街道。

行政区划

编辑
2011年末,太平街道辖凤凰、金澄、青漪、胡巷、徐庄、登云、常楼、林巷8个居委会和黎明、盛泽、莲港、旺巷、聚金、沈桥、花倪、花溇、乐安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0个居民小组、8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太平街道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凤凰社区、金澄社区、青漪社区、洞字社区、盛泽村、莲港村、旺巷村、聚金村、沈桥村、花倪村、花溇村、乐安村、黎明村, 街道办事处驻金澄社区兴太路268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太平街道地处相城区东部,东、东南、东北濒阳澄湖、西湖,南、西南、西邻元和街道,西北接渭塘镇,北连阳澄湖镇,总面积43.35平方千米。

太平街道

自然资

2011年,太平街道有耕地面积6345亩。

人口

编辑
2011年末,太平街道辖区户籍人口29167人,城镇化率67.2%。另有登记在册暂住人口33431人。户籍人口中,男性14319人,占49.1%;女性14848人,占50.9%。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7‰,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4.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3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1年,太平街道实现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19.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1:50:47.9。2011年,财政总收入7.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808.91万元;增值税16159.25万元;企业所得税5039.05万元;个人所得税1780.1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4720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太平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2.12亿元。

太平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89吨,人均20千克;畜牧业总产值0.9亿元。渔业总产值0.9亿元。

第二产业

太平街道以冶金加工、机械制造、羽绒服饰、电子电气、纸业包装、轻工化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60.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商业网点1948个,职工389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1亿元。出口总额2.8亿元。主要产品有羽绒服、石油管道阀门控制器等。

2011年,太平街道各类存款余额1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亿元。

太平街道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936人,专任教师33人;小学1所,在校生1913人,专任教师1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63人,专任教师11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成人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475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0.1%。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各类科技人才4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59人,经营管理人才50人,技能人才45人,农村实用人才41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文化站1个,评弹书场1个,文化活动中心11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1户,各类图书室13个,藏书10.4万册,有各类业余创作人员10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入户率92%,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800户,宽带接入用户200户。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文体活动中心1个,学校体育运动场2个,小学室内体育场1个,露天溜冰场1个。91%的社区和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常住人口的2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卫生院1所,卫生服务站5个,有医疗床位100张。有专业卫生人员67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1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自来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为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万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太平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户,人数8人,支出1.56万元。城镇临时救济640人次,支出68.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0户,人数369人,支出57.12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4人,支出8.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人,支出6.7万元。农村临时救济35人次,支出4.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0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箸9人,抚恤事业支出132.27万元。社会福利费46万元。社会福利单位4个,床位646张。社区服务设施3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个,社区服务弥11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20张。慈善分会接受社会捐款75.5万元,使105人(次)困难隼众受益。福利企业2个,安置残疾职工204人,福利企业药值72854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6人,有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邮政支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2千米,征订报纸、期刊4.2万份(册)。固定电话用户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8万户。

基础设施

能源

2011年末,太平街道有天然气用户12户,其中工业用户12户,月天然气平均用量13万立方米。

交通

编辑
太平街道境内有312国道经过。

卫星图、地形图、电子地图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太平街道因集镇上有座石桥一太平桥,以桥得名。

下一篇 黄桥街道

上一篇 元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