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编辑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公办高级中学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Suzhou No.10 High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是由苏州市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级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6年的振华女中和创建于1902年的苏州市第八中学;2000年,两所学校合并为新的苏州市第十中学;2001年6月,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高级中学验收;2004年3月,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2008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18074.69平方米,建筑面积78769.6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0728267元,仪器设备总值31494712元;有班级50个,在校生2000人;有教职员工238人,专任教师228人;图书馆馆藏印刷体图书76534册,电子图书及音像资料16800册,报刊219种,工具教参书2500种,4100余册。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外文名:Suzhou No.10 High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简称:十中

创办时间:1906年

创办人:王谢长达

办学性质:公办中学

学校特色:高级中学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级中学”(2001年)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4年)

主管部门:苏州市教育局

现任领导:校长:周颖、党委书记:徐磊

校训:诚朴仁勇

校歌:《追风赶月向未来》

校庆日:10月22日

地址:校本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带城桥下塘18号金阊校区: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白塘泾街55号

主要奖项:全国红旗少先队大队全国群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历史沿革

编辑

前身溯

原苏州市第十中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爱国人士王谢长达先生激于国势凌夷,女界沉沦,遂广集同志,募集经费,赁屋创办振华女子两等小学堂,取名“振华”,旨在振兴中华。校址设在严衙前。

民国7年(1918年),在振华女学小学及简易师范科的基础上增设中学部。

民国17年(1928年)秋,在旧织造署兴建的新校舍落成,中学部全部迁入,改称振华女中。

民国24年(1935年),学校设初高中各年级双轨。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师生走出校门,投身抗日爱国社会活动。

民国26年(1937年)秋,苏州沦陷,部分师生迁县东山上课;其后战争告急,学校被迫停办。

民国27年(1938年),在上海租界复校。

振华女中

民国30年(1941年),学校再度停办,直至抗战胜利始复旧观。

1949年11月,学校进行维持改造。

1953年1月,政府接办振华女中,改名“苏州市女子中学”;同年6月,改由江苏师范学院领导,改名“江苏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

1956年暑假后,学校开始招收男生,校名改称“江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59年秋,江苏师院附属实验中学并入;同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1960年6月,学校被列为江苏省多快好省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学校之一。

1963年7月,被指定为全省示范学校。

1970年8月,学校由苏州市接办,更名为“苏州市第十中学”。

1971年,苏州市三十五中并入。

1984年,学校被确定为省市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

苏州市第八中学

1955年,苏州市第三初级中学创建。

1962年,改建并更名为苏州市第八中学。

合并发展

2000年,原苏州市第十中学与苏州市第八中学合并为新的苏州市第十中学。

2001年6月,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高级中学验收。

2002年,创办苏州市振华双语实验学校。

2004年3月,学校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2008年4月,苏州市第十中学更名为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2009年,通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2014年,学校创办长达创新实验班。

2015年,学校创办国科大创新实验班。

2016年,通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2018年6月,学校与苏州市第六中学校、苏州市振华中学校、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校组建成立“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教育集团”;9月,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金阊新城校区正式启用; 11月,学校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进校园实践基地”称号

2020年7月,学校入选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

2022年1月26日,增名“苏州大学附属苏州十中”。

冬日校园冬日校园

办学条件

编辑

办学规模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18074.69平方米(本部47764.9平方米,金阊校区70309.79平方米),建筑面积78769.69平方米(本部36473.24平方米,金阊校区42296.45平方米);有班级50个,在校生2000人,其中高一17个班、学生267人,高二18个班、学生750人,高三15个班、学生621人。

师资力量

校园春光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38人,专任教师22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有55人,比例达24%,具有中、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数为179人,占专任教师数的79%,其中正高级教师4人,占教师总数的1.8%;高级教师91人,占教师总数的40%,一级教师84人,占教师总数的36.8%;有在职在编省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4人、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1名,特后班成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有设区市级及以上级别的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坛新苗等36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4人,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7人,苏州市“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2人。

全国优秀教师:马九克等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金、寥书庆、周颖

中学正高级教师:张金、廖书庆、周颖、汪建红

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张金、唐岚

苏州市教育青年拔尖人才:唐岚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徐磊、沈郁菁、郑学裕、郭翠兰、郑静、徐卫、陈瑶、王明洁

苏州市教坛新秀:瞿璐、杜勇、李颖、蔡琪芸、陈莉玲、张兵、戚迎庆、朱云燕、苏广秀、冯晓燕、王光宇、郭晴岚、陆健、朱嘉隽

苏州市教坛新苗:陆佳、池昀瑜、查丽红、李则圻

苏州市骨干教师:周贤革

苏州市名教师:张金、谢延新、周默菡、汪建红

硬件设施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本部校园东部为音体美区,校园中部为教学区,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相对独立,西部为信息技术中心、实验楼、图书馆、集会场所等教育教学辅助区;金阊新城校区主要设施有教学楼、行政图书信息综合楼,艺体楼、食堂、学生宿舍、教工宿舍、操场及看台等,苏州市图书馆在该校区设立了分馆。

教学设施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图书馆馆名“孝通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049平方米,馆藏印刷体图书76534册,电子图书及音像资料16800册,报刊219种,工具教参书2500种,4100余册;图书馆借书实行全开架式,阅览室座位数为160座,学生电子阅览室座位数为40座;学校与苏州市电教馆万兆裸光纤互联,互联网千兆带宽,全校实现千兆到桌面和教室,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各办公室、会议室等主要场所,校园内建成公共阅读查询终端、电子班牌、科技信息阅读终端等公共服务平台。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音乐教室5间(本部3间、金阊2间)、美术教室4间(本部和金阊各2间);有物理实验室7间(本部5间,金阊2间),生物实验室5间(本部4间,金阊1间),化学实验室6间(本部5间,金阊1间),并配有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以及标本室等;建有91个多媒体智能教室、2个智能录播教室,理化生实验教室安装多套智能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美术和地理等所有专用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拥有学生机房6个,学生电脑296台,每名教师都有一台专属办公电脑。

运动设施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本部有6跑道(塑胶)250米田径运动场一个、3片篮球场、3片排球场及单双杠区,金阊校区有8跑道(塑胶)400米田径场一个、4片篮球场、1片排球场及单双杠区;本部室内体育场馆有600个座位的看台、有一片篮球场(其上覆盖有1片排球场及4片羽毛球场)、乒乓房、体操舞蹈房,配有体操、球类、田径及其他体育运动设备器械等。

生活设施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学生宿舍面积6907.7平方米,每一间宿舍都配有独立卫生间、空调等,本部地下一层食堂于2019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食堂餐厅面积1436.4平方米,设有1464个餐位,金阊校区食堂餐厅面积1152.48平方米,设有704个餐位。

航拍校园航拍校园

办学成果

编辑

学生成绩

获奖时间

比赛名称

获奖等次

2021年

2021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项目遴选活动

通过1项

第三十二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入围省级决赛1人

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

二等奖1人

第二十七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

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

2022年

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

国家一等奖1人、国家二等奖3人、国家三等奖1人、省省一等奖11人、省二等奖4人

第三十三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省三等奖2项

2023年

江苏省教育关工委2022年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

省一等奖1人

2022年CSP-JS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江苏赛区)

三等奖(提高级)2人

第六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

全国二等奖1人

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

国家级一等奖6人、二等奖6人

2023年环境小记者新闻作品比赛

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

省一等奖9人、省二等奖15人、省三等奖3人

第三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二等奖2人、省一等奖2人、省二等奖2人、省三等奖4人

参考资料:

教师成绩

教学竞赛

2019年12月,学校教师在2019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高中音乐)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人。 2021年12月,学校教师在2021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同年,学校教师在2021年苏州市中小学校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获市三等奖1项、直属一等奖1项。

2022年1月,学校教师在苏州市2021年“新华杯”分管校长教学业务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 同年兵8月,学校教师在苏州市高中历史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1人; 9月,学校教师在2022年苏州市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1人; 12月,学校教师在2021年苏州市直属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 同年,学校教师在2021年度苏州市中小学实验实践教学系列活动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 2023年6月,学校教师在2023年苏州市高中教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获大市一等奖1人。

课题研究

截至2022年4月,近五年,学校教师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等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参加省市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以上共155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2017—2022年学校省市及以上课题立项一览表

课题名称

批准单位

批准时间

核心素养视野下语文阅读教学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2017年

基于核心素养的微历史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2017年

以学科创新为核心的学校“教师智库”的建设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

高中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

基于高中英语新课标发展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实践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

基于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下的诗性教育实践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看核心素养的培养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数学微课程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

植入诗教传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据2023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全国劳技教育发明创造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少先队大队、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2年1月,入选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中小学)名单。

金阊校区金阊校区

合作交流

编辑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自2008年7月起便与苏州市第四中学联办高中综合实验班,选派教师到四中授课并指导其管理,四中选派学生到学校就读;分别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中学、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等学校签订友好共建协议书,与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签署结对帮扶协议;苏州十中纵向衔接教育联盟下属“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教育联盟、苏州市振华中学教育联盟、新苏师范附小、平直教育集团、沧浪教育集团纵向衔接联盟”,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共17所学校;学校接待长三角中小学后备干部挂职项目、江苏省普通高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项目北师大鄂尔多斯市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厦门市第20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内蒙古国培乡村校长项目、广东省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跟岗学习、杭州富阳区特级后备人才跟岗学习、肇庆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等多个项目的培训,以及百余个全国各省市的教育代表团到校交流学习。

截至2022年4月,学校与美国韦伯拉汉莫森学院、英国斯旺学院、澳大利亚堪伯威尔高中等友好学校进行交流,由师生、家长及社区,共同设计互访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清华大学“地平线计划”项目学习,参加联合国中文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总站海外映像节苏州站活动等;学校先后引入美国AP课程、英国A-Level课程和加拿大OSSD课程的部分元素,增加微积分、宏观经济、心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学科内容;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皮尔区教育局、克拉克森中学、苹果木高中等中国国外教育机构和高中校交流合作,定期进行线上跨国教研活动;与加拿大皮尔教育局签约,进行课程创新、联合培养,共同研发CIE创新课程项目;对接清华大学“地平线计划”,由清华大学选派学生和学校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参观访问、实验探究等活动。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整体造型为红色圆型,大气庄重。外圈红底白字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圈内为数字“10”组成的图案既像一朵兰花,冰清玉洁;又像一条帆船,乘风破浪;还像一只展翅的鲲鹏,展翅翱翔,鹏程万里。

学校校徽学校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诚朴仁勇

校训沿革

振华女校时期校训振华女校时期校训

今日校训今日校训

校风

团结、文明、求实、创新

教风

严谨、热忱、敬业

学风

勤奋、好学、善思

校歌

追风赶月向未来

歌词

曲谱

伟绩碑,伟绩碑,伟绩碑,闪耀着我校的光辉,

汗水谱写出教育篇章,勤奋开发了无穷的智慧,

教育园地春风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

啊,

追风赶月,硕果累累,我们踏着青春的脚步,

向着明天,向着未来,

飞追!

瑞云峰,瑞云峰,瑞云峰,披上了时代的朝晖,

师生共同来创造辉煌,巨笔挥洒任描绘,

教育先锋有作为,我们的心灵有多美,

啊,

振华振华,振兴中华,我们踏着青春的步伐,

向着明天,向着未来,

飞追!

校歌曲谱校歌曲谱

参考资料:

社团文化

社团名录

金阊校区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历史人文社,瑞云诗社、振华文学社、模拟联合国、广播社、美食社、航拍社、摄影社、器乐社、话剧社、酌墨荒颜汉服社、CAVOK模拟飞行社、街舞社、TD商社、数学社、军事社、篮球社、推理社、物理社、歌社、乒乓球社、微电影社、骑行社、SBB校园乐队社、TTFC足球社、茶苑、国际象棋社、帷幕音乐剧社、辩论社、HC自然科学社、英语社、计算机技术社、领导力社、绘意社、羽毛球社、TDT动漫社、嘻哈社、谜团社、JCG篮球社、朝花夕食美食社、羽林争霸、开心大饼喜剧社、ACG动漫社、模拟联合国、MS数学社、Vteam、化学实验社、AOY广播社、0.A.M 话剧社、金阊足球超级联赛俱乐部、吴人文化嘻哈社、CRI 摄影社、Fresh Hurricane舞蹈社、Haunting 音乐社、古风社、讽刺英语剧社、音游社、陆上竞技社、西花园社、服装设计社、Kpop社、SP公共权益社等学生社团104个。

学生活动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开展了数学文化节、国学诗词文化节、英语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科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学生活动。

学校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校长

周颖

党委书记、副校长

徐磊

党委副书记

冯晓艳

副校长

陈瑶、梁彩英、张金、束富强、庄浩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届次

姓名

第一届

王谢长达

第二届

王季玉

第三届

杨绛

第四届

徐天放

第五届

徐志强

第六届

周文祥

第七届

沈仰石

第八届

金小伟

第九届

柳袁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