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编辑

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筹建中的公立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苏州市中区临湖街道临湖路999号,用地面积约610亩。苏州市中医医院和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其直属附属医院。设置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主干学科,以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体,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5000人。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队”的高端引领作用,将优势科技资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起点、少而精、广兼容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外文名:University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简称:中医科大

创办时间:1955年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医药类

主管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路999号

附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办学历史

编辑
2019年11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在京召开。11月4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工作汇报会召开。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2021年4月22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暨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签约仪式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苏州市吴中区。双方联合在苏州设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致力于建设一所中医药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

2022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项目选址正式公示,根据规划,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园博园东北角地块,北至园博园路,东至临湖路,西至柳舍村,南至园博园东入口。项目选址面积406677.6平方米。

2022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项目建设工程规划批前公示,其中,总建筑面积321660. 0平方米。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正式开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正式开工

2022年7月2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深化合作大会,共同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探索长三角区域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会上,主要领导和嘉宾同擎金锹,扬土培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正式开工。

2023年5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赴苏州市吴中区实地调研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常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唐志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纪委书记徐浩,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苏州市、吴中区相关领导陪同考察。

大学东区建设项目将于2024年6月交付 大学东区建设项目将于2024年6月交付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东区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3月3日全面开工,计划于2023年10月中旬完成开工单体项目主体结构封顶,2024年6月交付使用,大学西区建设项目预计于2023年10月实现全面开工。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现场听取了建设单位苏州城投集团下属苏州城投项目投资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人相关工作推进汇报,详细了解建设模式、工程进展及周边配套等情况,他对江苏省、苏州市各级党政领导对大学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参与承建任务各方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实地调研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情况 实地调研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情况

希望各方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精神与内涵,继续保持干劲,进一步弘扬青蒿素精神,通过高标准高水平的校园建设,进一步推动建设医教研深度融合的创新高地,打造创新型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示范样本。在考察国家医学中心地块时,查德忠强调,各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学科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努力打造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新高地。

2023年7月28日,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璐一行前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过渡校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建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筹建项目和国家医学中心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院地合作共建情况以及在建项目规划及进展。

实地视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情况 实地视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情况

在查看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过渡校区时,余艳红指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充分利用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先进的科技产业等资源,加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筹建项目现场,余艳红对如何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创新型中医药高等学校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余艳红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培育中医药创新人才,大力传承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更好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2023年10月10日,由苏州城投集团下属城投项目公司代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东区)项目所有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提前完成结构封顶。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等视察校园建设教育部副部长孙尧等视察校园建设

2024年2月29日为推进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建设,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太湖东山讲堂(第1期)在苏州举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出席并讲话。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田福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司长王思成,人事教育司司长陆建伟,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谭颖,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曹洪欣,联合研究生院院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上海、南京、浙江、安徽、广州、成都、云南、陕西、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各共建院校主要领导及其研究生院院长,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及其导师,2023级联合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博士生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主持。

期间与会领导、专家调研了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校园、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项目建设情况。

办学条件

编辑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将设置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主干学科,以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体,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队”的高端引领作用,将优势科技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起点、少而精、广兼容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苏州市中医院和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以满足学校临床教学科研需求。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成后,预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5000人,本、硕、博学生比例约为2:5:3,包含留学生人数500人。

价值意义

编辑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定位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强调中医思维,对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且非常及时,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将以复合、传承、研究、引领为办学关键词,医教、科教、产教相结合,中医中药相融合、中医西医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传承型、科研型的具有人文素养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或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筹建,目标是建设一所研究型大学,实行小班制、长学制。

地理位置

编辑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战略合作

编辑
2021年4月,苏州市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暨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签约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