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苏州校区 编辑

江苏省苏州市境内高等院校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Southeast University Suzhou Campus)的前身为2005年10月成立的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集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价值平台建设为一体,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坐落于风光秀美、景致典雅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

17年来,东南大学在苏州形成了系统的办学格局,具备了完整的办学功能,现有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东南大学技术转移(苏州)中心等机构,以及若干科技创新平台。其中,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所中外联合研究生院。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东南大学苏州校区

外文名:Southeast University Suzhou Campus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主管部门:东南大学

现任领导:梅汉成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建筑面积:约 110000 m²

办学历史

编辑
为了统筹东南大学在苏州异地办学的所有事务,2018年学校决定成立东南大学苏州校区。

2018年12月,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在苏州的办学,成立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设置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东南大学技术转移(苏州)中心等机构以及若干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巩固与苏州市合作办学十多年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高端化、国际化、本土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努力将东南大学在苏州的办学做大做强。

办学条件

编辑

建设情况

校园坐落于风光秀美、景致典雅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西门

院系设置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创建于2005年10月,由东南大学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共建,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办学实体。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

2007年11月,东南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了协议,在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合作共建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全部在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进行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15家首批试点及22家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8年9月,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正式揭牌成立,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林泉街399号。2011年9月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获得江苏省级科技创业园认定。

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

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成立于2012年9月,是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所中外合作研究生院(批准号:MOE32AUA02DNR20121197N),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所中外合作研究生院,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国内高校探索中外大学在研究生层次联合培养提供了创新范例。

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

与联合研究生院并行设有蒙纳士大学-东南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 JRI ),从事多学科科学研究并支持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JRI科研活动侧重对中澳两国产业发展具战略影响项目,注重发挥两校在工程、医疗卫生、理科等具世界影响优势学科实力,涉及纳米技术、生物信息、水资、能源、轻质材料等领域。

管理机构

序号

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

1

校区办公室

党政事务统筹协调;印章管理;人事与人力资源;文化宣传;校区网站管理;党建;外事;工会;办公用品与防疫物资采购与管理;校友会等。

2

科技办公室

纵横向科技项目管理;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包括国际联合研发平台);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其他科技创新相关工作等。

3

培养办公室

研究生招生;教学教务管理;培养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督、培养质量监督;学位证发放;研究生实习、实践等。

4

资产办公室

安全与稳定,基建维修;资产管理(含设备采购与管理、公用房管理、校园网管理等);财务管理与服务等。

5

学生事务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学生活动;学生就业;党务工作;团委工作等。

参考资料来源: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成果

苏州校区共引进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领衔的14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建成12个苏州市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8个教学实验室和46个其他科技创新平台;累计承担973、863、重大支撑等国家级科技计划20多项、部省市级科技计划200多项,纵向科研经费到账近2亿元;产学研合作项目达1000多项,合作经费3亿多元。研发项目获得多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创新创业

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苏州)中心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到苏州创新创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孵化入园高科技企业累计超过500家,在园企业100多家,年产值超4亿元,一批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6家企业成功上市。

人才培养

累计培养6000多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4000多名,在校生2100多人。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2015年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2016年进入“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首批机构行列并于2020年通过验收。

合作交流

编辑

国内交流

2021年2月5日下午,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和东南大学合作共建苏州校区签约仪式在苏州举行。2021年还将增加先进材料与制造、纳米技术2个专业,建设东南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和国家电磁环境效应检测中心、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实验室等大型公共研发平台。到2025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4000~4500人。同时已建成12个苏州市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5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孵化入园高科技企业累计超过400家,其中70%的入园企业与东南大学有产学研深度合作。

2022年11月,东南大学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中心苏州实验室正式揭牌。

国际交流

现有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东南大学技术转移(苏州)中心等机构,以及若干科技创新平台。其中,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所中外联合研究生院。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梅汉成

管理委员会主任

郑建勇

党委副书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

马慧

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祝虹、于向军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