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莼菜 编辑
太湖莼菜,江苏省苏州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太湖莼菜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好、风味独特。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荤炒,可素食、可氽汤,也可做馅。
2002年12月,原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太湖莼菜”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文名:太湖莼菜
外文名:Taihu water shield
产地名称:江苏省苏州市
品质特点:叶碧绿色,色泽优美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第133号
批准时间:2002年12月30日
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
明末清初,太湖沿岸的居民已经会人工培植莼菜,每年自清明至霜降均收获。
太湖莼菜
太湖平均水深1. 9米,蓄水量44.3亿立方米。每年4月春雨增加,水位上升,至7、 8月水位最高,9月后水位开始下降,11、12月进入枯水期,次年1、2月水位最低。太湖年平均水温17.1℃ ,1月平均水温4℃, 7月平均水温25℃。常年仅在湖湾或背风岸可见1-2厘米厚的薄冰,仅特寒的年份全湖才会结冰,在近65年中,全湖封冻仅10次,适宜种植莼菜。
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
地域保护范围
太湖莼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地域范围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太湖沿岸2000多亩的浅水湖滩和湿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1°03±3′,东经120°24±3′。
质量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
选取保护区内种植的一芽一叶的太湖莼菜。
加工工艺流程
以太湖鲜莼菜为原料,经杀青、配料、分级、漂洗、包装等主要工序加工制成的产品。
加工操作要点
原料要求是从采摘后24小时内的新鲜莼菜。
杀青(杀菌)要求在95℃以上水中煮2-3分钟。(杀青要求莼菜经漂洗、杀菌、冷却、漂洗)
入桶加料是按2-2.5‰加入食用冰醋酸保鲜。(2000斤莼菜4斤食用冰乙酸)
挑选分级按L、M、S分开,并进行处理(注明:L级长度为5.5厘米、M级为4.5厘米、 S级为2.6厘米)
漂洗脱酸标准是用自来水冲洗沥干3次以上,用自来水浸泡24小时以上
专用标志使用
太湖莼菜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太湖莼菜的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