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大澂 编辑
吴大澂(1835年6月6日-1902年3月6日),初名大淳(后避同治帝载淳讳而改),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二田居士、白云病叟等,署颂轩。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 。中国清朝后期官员、金石学家、书画家、古文字学家 ,民族英雄 。
吴大澂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出任陕甘学政,兴学荐才。光绪三年(1877年),奉命襄办山西、陕西赈务,救活不少饥民。光绪六年(1880年),以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东北边防。他周历要隘,知晓俄国侵占珲春土地,提出颁旧界图,与俄方抗议;又单骑入山,安抚吉林夹皮沟流亡淘金民众。光绪十年(1884年),迁官左副都御史,前往朝鲜处理甲申政变。次年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占的珲春黑顶子地(今吉林敬信镇)。光绪十二年(1886年),升任广东巡抚,反对划澳门归葡萄牙管辖。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但因军心涣散、指挥混乱等原因兵败,被革职永不叙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吴大澂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吴大澂在吉林与俄国谈判时据理力争,迫使俄人重立土字碑,争得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此外,他工于书画、篆刻,精研六书,尤通金石,亦善鉴赏,收藏丰富。 曾纂辑《十六金符斋印存》《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千玺斋古玺选》等。编著有《说文古籀补》《篆文论语》《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愙斋集古录》《愙斋诗文集》《古字说》等。
全名:吴大澂
字:止敬、清卿
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二田居士
所处时代:晚清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1835年6月6日
逝世日期:1902年3月6日
主要成就:重立土字碑争得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在吉林巩固边防
主要作品:《说文古籀补》、《皇华纪程》等
本名:吴大淳
祖籍:安徽歙县
早年求学
吴大澂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清道光十五年五月十一日(1835年6月6日)。为吴立纲次子,幼承庭训,复受教于外祖父韩崇,又为经学家俞樾、陈奂弟子。
声震朝野
吴大澂青年时代,“即慨然有经世之志”。同治元年(1852年),他入京师应京兆试,曾上书条陈时政。同治七年(1868年),中戊辰科进士,散馆后授翰林编修。曾参与直隶赈灾。同治帝大婚,典礼繁缛,他疏请裁减工费,被认为“以一词臣,言人所不敢言”,其风采震动朝廷。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吴大澂被简放为陕甘学政。是时,同治帝想要修复圆明园,他认为时事艰难,上疏谏止。
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陕西大旱,吴大澂奉旨襄办赈务,亲往灾区查勘。事毕后,他被左宗棠、李鸿章和曾国荃等重臣交章举荐。翌年(1878年)授河南河北道。
由于河南连年灾荒,饥民遍野,多以极低价格将耕地出卖,暂度目前,或远走他乡;后到年丰时,返归故里,虽欲赎回而不得,以至讼案累累,州县官吏多置之不理,致使贫民无地可种,失去生计。吴大澂到任后,亲自审理贫民赎地案件,帮助众多农民以原价赎回土地。河南省农民又苦于徭役,武陟县车马差费积弊尤深,他亲往调查并予以裁减,由原来的每亩摊派三百文改为每亩五十文,使当地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他在河南颇关怀民间疾苦,居官亦较为清廉。莅任之初,下级官吏献上例规,他却而不受。
整饬边防
吴大澂画像
吴大澂是文士出身,嗜好古文字研究和金石考据,但也热心时务。光绪七年(1881年),他奏请在吉林省城创设机器制造局,利用当地煤、铁、铅矿,制造枪支、火药和子弹,以武装防军。为办兵工厂,他奏请从津、沪等处机器局抽调通西学的人才来吉。以后,他还亲自验收工程。此时,吴大澂升任太仆寺卿。
在吉林,他除筹划屯垦、练兵及办厂外,还招抚了啸聚山林、盗开金矿的韩效忠一伙,为清廷除一隐患,边境得以安宁。
处置朝务
吴氏家藏吴大澂像
光绪十一年(1885年),吴大澂奉命协助李鸿章与日本使臣商议朝鲜事务。在天津与日使谈判时,为抵制日本控制朝鲜的阴谋,他自拟条款,提出“朝鲜本国如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中国派兵弹压,自与日本无涉”,与日使伊藤博文所拟条款相对抗。无奈清廷当政者昧于时势,缺乏远见,没有采纳他的主张,反而屈从日本的压力,在《天津会议专条》上写明:“将来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专条的订立成为此后日本挑起侵朝、侵华战争预伏祸机。
勘界谈判
光绪十一年(1885年)底,吴大澂奉诏同宁古塔副都统容山、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国使臣重勘东部边界。是时,俄国侵占珲春黑顶子地方中国领土已有多年,当地官吏从未过问。吴大澂在帮办吉林边防时,亲往珲春查勘,发现“土”字界牌有误,与中俄《北京条约》不符,黑顶子地方确在中国界内。乃与俄国边吏力争,并奏请朝廷速派人与俄使勘界,防止俄国进一步扩张。经吴大澂、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
光绪十二年宁古塔副都统容山令人为吴大澂墨迹所刻驻马石
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大澂调任广东巡抚,又同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的侵略活动作斗争。
宦海起落
光绪十四年(1888年),惠州发生水灾,吴大澂前往赈济。适逢郑州黄河决堤,清廷令其署理河东河道总督,前往治河。吴大澂到任后,督率工役补筑堤防,工程克期完成,“支用省约余原估银六十余万。”又请设河图局,绘制三省黄河全图,以为今后治河之用。治河功成后,清廷实授他为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加兵部尚书衔。
光绪帝亲政后,吴大澂疏请尊崇光绪帝生父醇亲王奕譞的称号、礼节,触怒慈禧太后,遭到责斥。恰因其母病逝,吴大澂回籍守制,得以免祸。
光绪十八年(1892年),吴大澂被授为湖南巡抚。 其时,湖南茶叶外销,因汉口英商压价,连年亏折。吴大澂上奏清廷,因湘省别无公款可以挪用,拟借外款在汉口设督销局,经营湘茶出口,包运包销,借以抵制洋商操纵。部议批驳,未实行;他抚湘期间,在省城创设课吏馆,用意在使候补官员“讲求居官理事,研习吏治刑名”,吏员每月交文章一篇,第其等差酌给奖资。但实行以后,月课流于形式,且多弊端,未能起到认真考核官吏作用。
光绪二十年(1894年),吴大澂继前任巡抚张煦等设南洲厅治之议,呈请清廷批准南洲厅建置设官等事。
暮年兵败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将要爆发,朝廷尚在和战间摇摆。军机大臣翁同龢倾向主战,私下询问吴大澂的看法。吴大澂“浅于尝敌,未经战阵”,过于信任湘军宿将李光久、魏光焘、余虎恩辈”,于是自请督率湘军奔赴前线。战争爆发之后,吴大澂受命率部北上,驻山海关。战事初开,淮军在前线迎敌,连连溃败。日军渡鸭绿江,又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廷鉴于淮军屡败,乃起用湘军。十二月初二日(12月28日),命作为湘军领袖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旋又以吴大澂和宋庆帮办东征军务,率兵援辽作战。
吴大澂画像,杨鹏秋绘
六日之内,清军连失三座重镇,一败涂地,关内为之震动。吴大澂惭愤不已,企图拔剑自裁,为部下所劝阻,于是自叹道:“我确实不能统军,应该自请朝廷严议。”二月二十一日(3月17日),清廷发出上谕,以吴大澂“身为统帅,徒托空言,疏于调度”,撤去其帮办军务职,令来京交部议处。不久后又将他革职留任,不久后被开缺。
黯然辞世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降旨将吴大澂革职,“永不叙用”。此后,他与弟弟吴大衡等创立义庄。 又为生计所迫,曾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授徒自给,还变卖个人所藏字画、碑帖、古铜器以补日用。
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1902年3月6日),吴大澂辞世,时年六十八岁。
为政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郑州十堡黄河决口南泛,为害严重。先是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李鹤年、河南巡抚倪文蔚主持堵口,朝廷复派礼部尚书李鸿藻到工督修,1888年(光绪十四年)五月,口门埽占失事,功败垂成。李鹤年等均革职。七月,光绪帝再命吴大澂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接办堵口大工,于当年八月到任视事。他认为河工堵口收发料物弊端甚多,乃只身微服,混杂在送料民工中,背运秸料,进行私访。发现发料短缺,克扣工钱,吴大澂有意率众与管料官员争吵,该官员正拟将大澄推下鞭杖时,他的随从立即站出高呼:他是河帅,谁敢动手?这时吴大澂喝令对管料的官员予以杖责,并带枷在工地示众,以儆效尤。
吴大澂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对在工的官吏,分工明确,严限完成。他誓言:如依限不能完成者斩,自己也将以身殉职。在工人员无不凛然,于是日夜赶堵,于当年(1888年)十二月合龙。该工程较拨发款银节约60余万两。吴大澂任河督时,对郑州、中牟、开封一带险工甚为重视。他说:中河厅头堡大王庙顶冲之石堤,……八堡之人字坝、托头坝(中牟境),下南厅七堡之顺二坝,十九堡之盖坝(开封境)均甚紧要,是防御省城之门户。他提倡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工程,这是黄河上使用水泥修工程之始。
光绪十一年(1885年)时,他曾奏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自河南省阌乡县(今灵宝境)金斗关到山东利津铁门关海口,测量河道长1021公里。次年图成,呈光绪帝浏览,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
郑州十堡大工完成后,因河势南趋,行将塌至堤身。吴大澂审时度势,在荥泽八堡(今郑州李西河一带)老滩前,筑石坝一座,工竣立一石碑,碑文是:“老滩土坚,遇溜而日塌,塌之不已,堤亦渐圮,今我筑坝,保此老滩,滩不去则堤不单,守堤不如守滩。”阐明了他的固滩保堤的治河思想。
军事
吴大澂热衷洋务关心时局,由帮办吉林防务步入军旅,成为书生戎马、文臣领兵的典型。
在练兵宗旨方面,吴大澂提出了以势御侮的建军构想,认为练兵的目的一是为了预防沙俄对东北边疆的侵犯,所以主张理性处理边务纠纷;二是为了加强东北边防长期维护边疆领土安全,所以主张常川练兵。吴大澂以势御侮的建军构想为吉林乃至整个东三省边防军的编练提供了重要指导,而吉林防军的编练又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俄岩杵河勘界提供了必要的实力支撑。在军队整肃方面,吴大澂认为吸食鸦片、逃营游荡、套吃空额、克扣兵饷都是军中恶习,不仅三令五申予以禁止,而且对违反者予以惩戒。他的治军主张对整顿队伍、严明纪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军队武装方面,吴大澂主张引进最先进的美德后膛枪炮武装军队,而按照进口枪炮的口径制式自行制造弹药。以西洋利器武装军队虽然在客观上有利于清军装备的更新换代,但反对中国自制武器又会限制本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影响军队以势御侮的能力。在军队操练方面,吴大澂认为,只要枪法精练就能先发制人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不仅要求强化射击训练,提倡打铁靶打远靶,而且躬身垂范习练枪法教督将士。这一思维虽有助于提高将弁兵卒的射击技能,但将枪法精准视为战场胜负的决定因素,并不符合近代战争的发展规律,以枪法精准作为衡量将帅优绌的标准,则把将帅的职责降低到与普通士兵一律,忽略了指挥官必备的运筹帷幄能力的培训。
吴大澂练兵,既有学习西方与时俱进的进步性,也有只知武器不知兵事,只知枪法不知战术,只知引进利器不知发展本国军工技术的局限性。他并没有练出一支能御侮的军队,其统帅的湘军在辽阳遭遇惨败,其练兵思想也未能指导晚清东北军队实现近代化的转型。
外交
吉林珲春沙草峰山坡上的吴大澂雕像
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大澂调任广东巡抚。已强占澳门的葡萄牙企图侵占香山,清廷意欲与葡立约通商,将澳门划归葡萄牙管辖,吴大澂坚决反对这一作法。他不顾总理衙门的非议,亲率兵船赴澳周历各村各岛,查看葡萄牙侵界实情。他与两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认为葡人住中国之地,不向中国缴租,并在租界之外不断扩张,还向中国百姓逼索地租,“揆之情理,实系非情非理之端;索其凭据,毫无凭据之事”,建议朝廷“暂缓议约,或竟作罢论”,但其主张终未被当政者采纳。
学术
吴大澂好钻研金石考古和古文字学,虽长期身在仕途,贵为封疆,仍热衷于此。有清一代,乃古文字学发展时期。乾嘉以来,文人颇多考释,多无新见。研究金文学者,在甲骨文未出土之前,当首推吴大澂。他善于将出土实物与历史文献相参证,成果卓著 。所撰《字说》虽仅36篇,然考释文字,颇有创见。其《说文古籀补》,整理金文,为古文字学重要著作。该书计14卷,又附录1卷,收录钟鼎、石鼓、陶器、玺印、货币文字共3500余,后又增补1200余,依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部次排列。所收之字,多为许氏所未收。他对古籀的释义比较谨慎,以字形为据,较为可信。 自此书出,然后研究字学的人,始得扩大其视野,影响是很大的。 此外,他还收集大量商周铜器拓本。
书法
吴大澂善书法,有书名,兼长丹青。中年以后参以古籀文,书道益精。平时作札与人,常用古籀。亦好大篆。其篆书吸取金文笔意,结字谨严,颇具古意 。他在吉林珲春勘界,争回黑顶子之地后,曾在边界立铜柱,自以大篆勒铭其上。其手书大篆“龙虎”二字,镌刻在珲春凉水图们江边花岗岩上,现建有龙虎石刻碑亭。
吴大澂篆书

吴大澂致潘祖荫札,笃斋藏

吴大澂致潘祖荫札,笃斋藏

吴大澂致潘祖荫札,笃斋藏

吴大澂致潘祖荫札,笃斋藏

吴大澂《春草闲房图》,苏州博物馆藏

董其昌《山水卷》中的吴大澂跋,南京博物院藏
(图册参考资料 )
吴大澂在光绪二年(1876年)购得一座西周铜鼎,铭文中有“为周愙(客)”之语,并考定为微子入周后所作,为之命名为愙鼎,他的“愙斋”之号也由此而来(但愙鼎应属周穆王前后所作)。
亲属
关系 | 姓名及生卒年 | 简介 |
---|---|---|
祖父 | 吴经堃(1794-1838) | 字厚安,号慎庵。监生,捐授州同。好书画。 |
外祖父 | 韩崇(1783-1860) | 字元芝,号履卿。诸生。官至山东雒口批验所大使。博学多闻,精鉴赏,长于金石之学。著有《宝铁斋诗集》《宝铁斋金石跋尾》等。 |
父亲 | 吴立纲(1814-1857) | 字康甫,好施乐义,咸丰三年(1853年)被推为留养局主办。好朴学。 |
母亲 | 韩氏 | 韩崇之女。 |
弟弟 | 吴大衡(1838-1896) | 字谊卿,号运斋。候选知府、二品衔直隶补用道,封资政大夫。 |
姨表弟 | 汪鸣銮(1839-1907) | 官至礼部侍郎。 |
女儿 | 吴本娴 | 嫁袁世凯长子袁克定。 |
吴本静 | 嫁费树蔚。 | |
嗣孙 | 吴湖帆(1894-1968) | 吴大澂侄吴本善之子,后过继给吴大澂。中国现代画家,书画鉴定家。 |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 |
师友
老师:俞樾、陈奂 、潘祖荫
友人:曾与顾法、倪田、陆恢、顾麟士等结社怡园,被推为盟主; 与张佩纶、张之洞、陈宝琛等“清流派”结为密友; 吴大澂与陈介祺始终未曾晤面,但以书札论学长达十余年,颇受陈介祺影响。 他还与王懿荣等有密切交往。
结拜兄弟:副都统容山
《清史稿》卷450《吴大澂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