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淑琴 编辑
中文名:胡淑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7年
毕业院校:东吴大学
职业:动物学家
出生地:江苏常熟
信仰:佛教
代表作品:《云南省两栖类调查报告》
性别:女
《中国动物志·两栖纲》 费梁, 胡淑琴,叶昌媛, 黄永昭 等 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云南省西双版纳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59,刘承钊,胡淑琴.
《云南省两栖类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0,刘承钊,胡淑琴
《New scutigers from China with a discussion about the genus》.《Scientia Sinica(zool)》,1960,Liu Cheng-chao,Hu Shu-chin.
《中国无尾两栖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刘承钊,胡淑琴.
《贵州西部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2,刘承钊,胡淑琴,杨抚华.
《广西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2,刘承钊,胡淑琴
《秦岭及大巴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66,胡淑琴,赵尔宓,刘承钊.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动物学报》,1973,胡淑琴,赵尔宓,刘承钊.
《海南岛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动物学报》,1973,刘承钊,胡淑琴,黄祝坚等.
《髭蟾属Vibrissaphora和种的初步探讨,及其与分类学有关问题的讨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1980, 刘承钊,胡淑琴,赵尔宓.
中国无尾两栖类
作者名称 胡淑琴
作品时间1961-11
注:因该书的统一书号与《向量基本概念》一书完全相同,故为了建立条目在此使用了《东方蝾螈胚胎发育图谱》一书的书号。
关于“角怪”的轶闻
角怪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蟾类动物。髭蟾又叫胡子蛙,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1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
角怪,这个名字让人感觉很奇怪!其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奇特,是一个方言上的误会造成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华西医科大学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院胡淑琴女士到广西大瑶山考察,听说瑶山有一种长胡子的蟾酥,估计就是30年代美国生物学者在福建武夷山发现的那种髭蟾,于是邀请了瑶族第一个大学生、时任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县政协主席的苏志风一同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终于找了这种髭蟾。由于整个南蛮、百越体系(湘、黔、桂、粤、闽)的语言,都把青蛙叫做“蟆拐”,拐的意思就是指青蛙的弯腿。而对这种长了角的蛙类,当然就叫做“角拐”。而胡教授是江苏常熟人,她不大听得懂苏院长的瑶味普通话,错把“拐”听成了“怪”,于是,从胡教授的笔下,就有了“角怪”的名称,并随着胡教授的考察报告出现在相关报刊杂志上,普遍被世人接受。多年后,胡教授方知这是个误会,对此深感遗憾,但是“角怪”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积重难返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