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史 编辑
《楚史》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正明。 本书是一部楚国的兴衰史,让人看得心情跌宕、目眩神离。
中文名:楚史
作者:张正明
类别:先秦史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
定价:39.80
开本:16 开
ISBN:9787300122502
第一节 祝融与古帝的世系和位次
第二节 祝融的功业
第三节 大巫·尊神·精灵
第四节 祝融八姓——陆终六子
第二章 “筚路蓝缕”的岁月
第一节 鬻熊奠基,熊绎受封
第二节 栖于幽谷的雏凤
第三节 周昭王南征、周穆王东征与楚人
第四节 熊渠开拓“江上楚蛮之地”
第五节 动荡的时世
第六节 优越的环境
第七节 在阶级社会的门槛上
第三章 暴力与文明
第一节 “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
第二节 灭权国,创县制
第三节 得志汉东
第四节 兼顾侧背
第五节 武王暮年的壮举
第六节 越汉水,出方城,入中原
第七节 文王与国人
第四章 内聚国力,外争霸权
第一节 令尹子文与成王
第二节 齐楚争霸
第三节 会盟,交战,燕飨
第四节 令尹子玉
第五节 晋楚城濮之战
第六节 成王晚年的变故
第七节 走向繁荣
第五章 蜚将冲天,鸣将惊人
第一节 转祸为福的庄王
第二节 问鼎周室
第三节 晋楚邺之战
第四节 霸业的顶峰和霸主的本色
第五节 令尹孙叔敖
第六章 抚有蛮夷,以属诸夏
第一节 晋楚修好之盟前后
第二节 晋楚鄢陵之战
第三节 “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第四节 劳掩庀赋
第五节 晋楚弭兵之盟前后
第六节 成熟的文化
第七章 侈靡和虚荣,阴谋和暴行
第一节 灵王以政变始
第二节 游宫,细腰,巫音
第三节 灵王以政变终
第八章 内乱导致外患
第一节 求安
第二节 招祸
第三节 吴师人郢与楚国迁都
第四节 等级和阶层
第九章 中兴
第一节 和于内而慎于外
第二节 白公与叶公
第三节 吴亡、越兴与楚人
第四节 战国的大势和楚国的前景
第五节 渐臻全盛
第六节 老子与道家
第十章 吴起变法与威王兴楚
第一节 变法前的困境
第二节 吴起变法
第三节 变法后的起色
第四节 威王兴楚
第五节 庄子与道家
第十一章 从极盛到顿衰
第一节 秦人得计,楚人失策
第二节 怀王与张仪
第三节 怀王的末路和晚节
第四节 栽郢沦陷
第五节 科学和技术
第六节 美学和艺术
第七节 屈原和宋玉
第八节 庄趼的暴郢和入滇
第十二章 灭楚必秦,亡秦必楚
第一节 顷襄王亡羊补牢
第二节 春申君始荣终枯
第三节 决胜阶段的秦楚国情
第四节 六王毕
第五节 四海一
第六节 伟业和暴政的顶峰
第七节 陈胜、吴广首义
第八节 秦亡
第九节 汉兴
精彩片断
楚人用玉帛和干戈送走了原始社会,迎来了阶级社会。同时,他们送走了部落联盟,迎来了国家机器。
财富和权势的持续增长,终于使原始公社体制成为部落贵族不堪忍受的桎梏。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国人即部落贵族和部落平民都需要强有力的军事首领,稚君幼主则容易被认为是于事无补的。为了强化对外的掠夺和征服,他们不惜激化对内的争斗和篡夺。
蚡冒死,其弟熊通杀其子而代立,时在公元前740年(周平王三十一年)。按,《春秋》记事始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时为熊通十九年。
弑君篡位的熊通,势位牢固,功业显赫,君临楚国的时间又很长,这表明他弑篡伊始就得到了多数国人的拥戴。在楚国历史上,凡弑篡而立的君主必定是公子王孙,大抵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而且都出现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即楚国转弱为强、变小为大的时期,唯独楚国将亡时公子负刍弑其弟公子犹而代立是例外。
《左传·文公元年》记令尹子上对楚成王说:“楚国之举,恒在少者。”这是局内人说的,必有实据。《左传·昭公十三年》记晋卿叔向对韩宣子说:“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这是局外人说的,但也不是耳食之辞。验之于史实,应该承认叔向比子上说得更加准确。子上是笼而统之说的,叔向则点出了“芈姓有乱”这个特定的历史场合。从反面来理解叔向的话,如果芈姓无乱,那就“必伯实立”或者“必长实立”。所谓“必季实立”的“季”,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其一是幼弟,其二是小叔。在楚国约八百年历史上,幼弟杀其兄而自立的有三例,即熊徇杀仲雪,成王杀庄敖,平王逼杀灵王和公子比、公子黑肱;小叔杀其侄而自立的也有三例,即熊延杀熊挚红,熊通杀蚡冒子,灵王杀郏敖。此外,有和平方式的兄终弟及四例,即熊胜传熊杨,熊勇传熊严,肃王传宣王,幽王传哀王,后两例是因兄无子而传弟,估计前两例也如此。确实,当芈姓有乱时,在君位继承问题上,“季”有明显的优势。
从民族史和民族志的资料来看,凡实行幼子继承制的,大致有两种因由,其一是长子非己出,其二是长子非嫡出,而根源是两种不同的婚姻关系。长子非己出,原因在于夫妻双方在婚后的一定期限内仍有性自由,这是原始的婚姻关系的残迹;长子非嫡出,原因在于男子先纳妾、后娶妻,妾先妻而生子,这是在宗法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婚姻关系可能发生的后果。早期的楚国似乎不以长子非己出为怪,中期以后的楚国则长子非嫡出较为多见。在芈姓无乱时,自然是身为嫡长的“伯”有继位的无可争议的优先权;在芈姓有乱时,则是身为嫡幼的“季”有继位的无与伦比的竞逐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