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啸龙 编辑
潘啸龙,1945年出生于上海龙华,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安徽师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中文名:潘啸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45年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新闻系
出生地:上海龙华
职务:安徽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
2、楚汉文学综论 黄山书社1993年出版。
3、邺下风流(建安文学研究)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4、历代贬臣传 陕西未来出版社1994年出版。
5、楚辞(注评) 黄山书社1997年出版。
6、屈原与楚辞研究 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7、诗骚诗学与艺术(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主编、合编:
1、楚辞评论资料选(合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2、中华艺术文化词典(合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3、楚辞学文库(第三卷第一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屈原与楚文化
作者名称 潘啸龙
作品时间1991-6
潘啸龙副教授所著《屈原与楚文化》一书最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7.5万字。这是作者十年来潜心研究楚辞的结晶。全书分为三篇,探讨了楚历、楚史和屈原生平中两次放逐和自沉的时间及原因;对屈原的主要诗作如《离骚》、《九歌》、《天问》、《哀郢》、《远游》等的作年、题旨、性质和结构艺术
国学经典导读:楚辞
作者名称 潘啸龙
《国学经典导读:楚辞》是2011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啸龙。
2、《天问》的渊源与艺术 中国社会科学1988,6。
3、汉乐府的娱乐职能及其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1990。6。
4、《离骚》的抒情结构和意象表现 中国社会科学1993。6。
5、论《九歌》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9。3。
6、论《汉乐府》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1。2。
7、楚文化与屈原 文学评论1989。4。
8、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 文学评论1990。4。
9、《楚辞·招魂》研究商榷 文学评论1994。4。
10、论《离骚》的男女君臣之喻 文学遗产1987。2。
11、关于《招魂》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学遗产2003。3。
12、论屈辞的狂放与奇艳 文艺研究1992。2。
13、评楚辞研究中的“图腾”说 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5)
14、诗骚诗学思想四题 安徽师大学报2003,2。
15、《诗经》抒情人称研究 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2002年)。
16、论《史记》人物传记的浪漫主义 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83。10
17、《孔雀东南飞》主题人物争议论略 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6。
18、《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三题 江淮论坛1990。5。
19、建安诸子邺下创作述评 安徽师大学报1993。4。
20、对建安文学的综合思考 安徽师大学报1992。3。
科研获奖
1、屈原与楚文化 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
2、楚汉文学综论 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
3、楚辞研究 获中国屈原学会“十年(1984—1994)屈学研究成果卓著奖”一等奖
4、屈原与楚辞研究 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
5、楚辞学文库(崔富章总主编,潘啸龙主编其第三卷) 获浙江省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3)
个人荣誉奖
1、国家人事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奖章(1993);
2、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1993);
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1993年10月开始);
4、安徽师大第三次三育人先进个人奖(1997)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