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遂 编辑
武遂,古地名。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名叫武遂的城镇,并且在古代军事史上都颇有名气。武遂是古地名。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造成地区管辖建置与变迁,其州、县、镇邑的改称极其频繁,因此出现了很多同名的城镇,仅武遂之称就多达四处,并在古代军事战争中各个武遂都颇有名气。公元前243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资治通鉴·秦始皇上》)即指此地。
中文名:武遂
战国燕邑:今河北省徐水县遂城镇
战国韩地:今山西省垣曲东南
战国韩重镇: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西汉城池:今河北省武强县
武遂
公元前243年,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资治通鉴·秦始皇上》)即指此地。武遂在河北省徐水县城西10公里遂城镇,商末时武王克殷,封召公奭于蓟建燕国(即今易县燕下都),同时建周边城取名武遂,为燕南重镇。《资治通鉴》注:黄帝巡方问俗会诸侯、合符于釜山即武遂之釜山也。南北朝时改称遂城,唐朝又改称遂州,北宋时又改回称遂城,成为北宋与大辽相接要隘。
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六郎)屯兵遂城抗辽,历史上宋、辽相争中的“冰城御敌”、“羊山之役”,宋大败辽兵即发生在此;南宋名相文天祥,公元1277年抗元兵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被俘,在解往大都(今北京)途经徐水遂城,登西城墙,望祖国大好河山沦陷,百感交加,发国亡山河破、忧国忧民之感慨,吟诗“登武遂城”、“遂州道中”诗两首于此。文天祥被解往大都,元劝降不遂而诛之,遂州人因怀念民族英雄竖碑刻其诗文立于西城墙上,因年久碑已散失。
登武遂城
文天祥
神州英气郁高寒,臂断争教不再连。
千古伤心有开运,几人临死问幽燕。
平生卧榻今如此,百万私钱亦可怜。
咫尺白沟已南北,区区铜马为谁坚。
武遂
武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