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区 编辑

江苏省淮安市辖区

洪泽区洪泽区

洪泽区,隶属江苏省淮安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洪泽湖东畔,西依洪泽湖,与泗洪县、泗阳县隔湖相望,东挽白马湖,与淮安区、宝应县、金湖县水陆相依,南临淮河入江水道,与盱眙县毗邻,北濒苏北灌溉总渠,与淮阴区、清江浦区接壤。截至2016年10月8日,洪泽区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占55%。 截至2023年6月,洪泽区下辖3个街道、6个镇。 截至2023年末,洪泽区户籍人口为36.08万人。 洪泽肩挑两湖(洪泽湖、白马湖),四面环水,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的美称,湖滨新兴生态旅游城市。

洪泽区因湖设置,借湖得名。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置洪泽县,期间因故曾临时撤销,后即恢复,并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销。1956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置洪泽县。2016年7月,撤销洪泽县,设立淮安市洪泽区。 洪泽湖环湖有镇水铁牛、仙人洞等诸多历史名胜,湖区有百座湖心岛、千亩荷花塘、万亩芦苇荡等自然景观,沿堤有洪泽湖碑、乾隆御碑、周桥大塘碑等人文景点。洪泽湖大堤有1800多年历史,三河闸是千里长淮第一闸、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老子山是著名的道教文化起地。 2017年11月,洪泽区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

2023年,洪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洪泽区

外文名:Hongze

行政区划代码:32081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

地理位置: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东畔

面积:1394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6个镇

政府驻地:淮安市洪泽区洪泽湖大道90号

电话区号:0517

邮政编码:2231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6.08 万(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洪泽湖

车牌代码:苏H

地区生产总值:438.63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洪泽区地图位置洪泽区地图位置

洪泽,借湖得名。夏朝时,为淮夷人聚落。西周时,是徐国腹地。春秋时期,属、越;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时,境内东部属东阳县,南部属盱台(眙)县,西部属徐县,北部属淮阴县。

汉朝时,境域先后分属徐、高平、睢陵、盱眙、富陵、淮阴、东阳、平安等县。

三国时期全境属魏。晋时,隶属多变,境内先后分属淮阴、东阳、盱眙、山阳等县。南北朝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渎、破釜(破釜塘即洪泽湖一部)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洪泽境东部始属淮安县。

隋时,地处下邳郡、江都郡边界,东部属安宜县、山阳县,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徐城县,北部属淮阴县。

洪泽

唐时,全境处泗州与楚州边界,东部属宝应县、山阳县,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徐城县、临淮县,北部属淮阴县。

五代时,地处后晋边境;后,境域大部属南唐。

北宋时,全境处泗州和楚州边界,东部属宝应县,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临淮县,北部属淮阴县、山阳县。南宋、金时期,境域分属金与南宋。

元时,境域处河南江北行省、东道宣尉司边界,东部属山阳县、宝应县,南部属盱眙县、临淮县,西部属泗州,北部属桃源县、清河县。

明时,全境属南京(南直隶),地处凤阳、淮安、扬州三府边界;东部属宝应县,隶扬州府高邮州;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泗州,隶凤阳府;北部属桃源县、清河县,东北属山阳县,隶淮安府。

清初沿明制;康熙时全境处江苏布政使和安徽布政使司边界;嘉庆时,全境处江苏省、安徽省边界。

民国时,全境处江苏、安徽两省边界。西部属泗县,南部属盱眙县,隶安徽省淮泗道;北部属泗阳县、淮阴县,东部属淮安县、宝应县,隶江苏省淮扬道;后略有调整,分隶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江苏省第五(后改为第七)、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开辟洪泽湖地区根据地,境内先后建立淮宝县和洪泽县,后撤销。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二师在洪泽湖以东开辟根据地,于民国30年(公元1941年)10月在县境东部(洪泽县岔河镇)建立淮宝县政府(1950年2撤销);新四军四师开辟洪泽湖根据地,于民国31年(公元1942年)4月在县境西部洪泽湖区建立洪泽县政府(期间因故曾临时撤销,后即恢复,并于民国36年即公元1947年6月撤销),洪泽置县始于此。时,县境内设有两个县级民主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1952年2月,全境曾分属泗洪、盱眙、泗阳、淮阴和淮宝5县。

1950年2月后至1956年5月建县前,全境分属泗洪、盱眙、泗阳和淮阴4县。

1956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置洪泽县,隶属江苏省淮阴专员公署。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洪泽县隶属淮阴市。

1985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洪泽县行政区划重新调整,洪泽湖部分水面及淮河、临河、半城、成河等乡镇划出,盱眙县和淮阴县部分村划进,全县仍隶属江苏省淮阴市。

2001年2月,淮阴市改名为淮安市后,洪泽县隶属淮安市延续至今。

2016年7月,撤销洪泽县,设立淮安市洪泽区,以原洪泽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泽区的行政区域。

2016年10月8日,淮安市洪泽区正式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6月,洪泽区下辖3个街道、6个镇:高良涧街道、朱坝街道、黄集街道、蒋坝镇、岔河镇、西顺河镇、老子山镇、三河镇、东双沟镇。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驻淮安市洪泽区洪泽湖大道90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淮安市洪泽区地处北纬33°02′—34°24′、东经118°28′—119°10′,横跨“两湖”,纵贯“三水”(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地处苏北中部,位于淮河下游,属淮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东依白马湖,与淮安市淮安区、金湖县及扬州市宝应县水陆相依;南至淮河入江水道(三河),与盱眙县毗邻;西偎洪泽湖,与宿迁市泗洪、泗阳两县隔湖相望;北达苏北灌溉总渠,与淮安市清江浦区以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为界,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 。

洪泽区

地形地貌

淮安市洪泽区呈西高东低之势。全境东西跨度63公里,南北跨度38.5公里;全县最高点在老子山镇的丹山顶,高程51.5米;最低点在白马湖区,高程仅为5.1米 。洪泽湖西南面的老子山镇为不连片的低丘陵地,中部为洪泽湖区,东部皆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洪泽湖大堤高程18.5米,与东部平原落差达10米以上;湖底浅平,高程为一般为10~11米,最低处约8.5米,最高处为12米,高出洪泽湖大堤以东地区3~5米。洪泽湖犹如囤在平原上的一座大鱼仓,所以又称之为“悬湖”。

气候

淮安市洪泽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处中国南北气候主要分界线——“秦岭-淮河”南侧,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地带,具有季风性和兼受洪泽湖水体调节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冷暖多变,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晴朗。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5℃。7月份最暖,平均气温27.2℃。无霜期长,年平均 242天。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913.3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 2300小时,日照率52%。

水文

纵横洪泽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老三河、草泽河、张福河、洪金排涝河等过境河流,以及浔河、砚临河、贴堆河、往良河、花河等境内河流。

主要湖泊:洪泽湖、白马湖。

自然资源

编辑

生物资源

动物

洪泽境水陆环境兼顾,生态环境良好;动物类型主要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环节类、节肢类等。珍贵动物有天鹅、鸳鸯、野鸭、野鸡和刺猬等。

洪泽盛产洪泽湖大闸蟹、洪泽湖小龙虾、洪泽湖银鱼等,素有“日出斗金”之誉。洪泽湖、白马湖及内河水系还盛产甲鱼、长鱼(黄蟮)、黑鱼、小黄鱼、大青虾、毛刀鱼、草鱼(鲫鱼)、鲤鱼、蚬、螺等鱼虾类90多种;菱角、芡实(鸡头)、莲蓬、藕、茭白、水芹等水生植物30多种。

植物

洪泽为典型的水网地区,滩涂、堤坝较多,植被类型分为落叶阔叶林、水生植物、农业植被。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有乔木19科37种;灌木3科3种;草本植物78种。其中,高良涧镇越城居委会的一株300多年的银杏树(俗称白果树)依然生长旺盛。万集镇顾圩村的一棵百年柿树,长势良好。2008年,由于城市绿化、植树造林,一些花草树木新品种被引进境域。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洪泽湖与白马湖的周边滩地、浅水域中,为混生、水生草本植物类型;内塘水域亦有分布。

矿产资源

洪泽,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东南部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西南部储存着地热,西北部盛产芒硝,东北部富含盐矿。境内,金属矿产主要是赤铁矿,分布于东双沟以东的草泽河南岸;非金属矿藏主要有岩盐、芒硝、天然碱和石膏等。岩盐矿床主要位于西顺河镇及洪泽湖东北部。已探明陆上岩盐矿石量储量为28.78亿吨,氯化钠22.88亿吨;经估算,水下部分储量达1000亿吨以上,矿石平均品位达80%。芒硝为西顺河盐矿床的伴生矿床。硫酸钠储量为1.54亿吨,以无水芒硝为主,其次为钙芒硝。

截至2016年10月,洪泽区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岩盐、芒硝、地热等资源,其中芒硝、岩盐矿藏在华东地区品位最高、储量最大,探明储量分别达1.5亿吨、23亿吨。老子山地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含有锶、氟、磷、钙、硒、钾、氡等20多种微量元素。

土壤

洪泽生态环境优越,土地肥沃,大部分为渗育型水稻土,少部分为潮土、褐土、石灰岩土,有机质含量高,易于耕种。

人口

编辑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洪泽区常住人口为285097人,占淮安市的6.26%;常住人口中男性141750人,占49.72%,女性143347人,占50.28%,性别比为98.87(以女性为100);常住人口中0~14岁占13.48%,15~59岁占60.08%,60岁及以上占26.44%。

2023年,洪泽区人口出生率3.27%,上升0.45个千分点;死亡率9.55%,上升2.1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2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36.08万人,比上年增加0.86万人。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8.09万人,比上年减少 0.23 万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洪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50.6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7亿元,增长5.1%,其中工业增加值 143.60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219.84亿元,增长12.7%。现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5487元,增长9.5%。经济保持较优结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1.54:38.34:50.1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8.46%,较上年提升0.1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

2023年,洪泽区私营企业8578个,比上年增加676个;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为545.32亿元,增长12.3%。个体经营户38918户,比上年增加1755户;个体经营户注册资金为45.51亿元,增长5.5%。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洪泽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90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项目投资109.62亿元,同比增长14.3%;房地产投资完成9.28亿元,同比下降8.0%。第一产业完成5.75亿元,同比下降22.8%;第二产业完成80.12亿元,同比增长30.2%;第三产业完成23.75亿元,同比下降10.3%。三大产业占项目投资比例分别:5.2:731 :21.7。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6.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商品房销售额17.13 亿元同比下降16.6%,其中住宅销售额15.63亿元,同比下降5.1%。

财政收入

2023年,洪泽区财政总收人

洪泽湖古堰旅游风景区,北起西顺河镇,南至蒋坝镇,东至洪三公路,西依洪泽湖,占地面积为13万。景区重点建设了水釜城风景区、渔人湾风景区、洪泽湖欢乐园、洪泽湖大堤及沿线节点等几个部分。洪泽湖古堰,古称高家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水上长城”,始建于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古堰有信坝遗址、周桥越堤险工段遗址、镇水铁牛、乾隆巡视古堰留下的诗文碑刻等景观。

三河闸水利风景区

三河闸水利风景区位于洪泽湖东南岸,主要包括三河闸、洪泽湖镇水铁牛、白鹭自然保护区、月牙湖、洪泽湖水利碑廊、刘少奇下榻处等六个自然、人文景观。三河闸全长697.75米,共63个孔,每孔净宽10米,是淮河流域第一大闸。

老子山旅游度假区

老子山因老子在此炼丹而名扬天下。老子山三面临水,突兀于洪泽湖南岸,从唐至清一直是文人荟萃、僧侣膜拜之胜地。主要景点有温泉、龟山、安淮寺。

大吉祥寺

大吉祥寺位于高良涧镇越城境内,占地67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由山门殿、大雄宝殿、华严讲堂、藏经阁、居士楼构成,可容纳3000人讲经。

龟山村

龟山村位于老子山镇南约10公里处,全村有178户800人,陆地面积300亩,水面面积4600亩。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也是至今为止洪泽湖区唯一的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龟山村 龟山村

荣誉称号

编辑
2017年11月,洪泽区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

2019年11月,洪泽区获评“2019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县市”。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11日,荣获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3月26日,入选“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下一篇 坡缕石

上一篇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