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亳 编辑
西亳(bó),是洛阳在商代的旧称,又作亳,其位置在豫州的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处 ,西距汉魏洛阳城约10公里,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头遗址。商代于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城邑,称为“洛”或者“洛师”,位于洛阳,或为商代的西亳城 。
西亳为五帝时期帝喾的都城 ,商朝的国都 。在推翻夏后氏的统治之后,成汤在夏都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称西亳。商代中期,商王盘庚迁殷前曾“从先王居”定都西亳 。
公元前16世纪,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其在位13年,孔子将他与夏禹、周文王同赞为“三代之英”
商汤,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朝代——商朝的开国之君。灭夏之后,为实现对中原各部落的有效控制,商汤随即迁都西亳(今偃师)。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偃师,尸乡,殷汤所都。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晋太康地记》云:“‘尸乡南有亳阪,东有城,太甲所放处也’。按纪:尸乡在洛州偃师县西南五里也”。
商汤之后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诸王均以此为都,前后共计200余年。
西亳遗址位于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即偃师商城遗址。
中文名:西亳(bó)
别名:亳(bó)
位置: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
遗址:偃师商城遗址
帝喾亳都
帝喾
商汤立国
商汤
西亳
中丁执政的时候,商朝历史最为混乱。他为了巩固政权,把首都从亳迁到嚣,亳不再是中央所在地。
第一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
放逐太甲
商汤在位仅13年便离开了人世,之后依次由太丁、外丙、中壬、太甲继位,伊尹一直为宰相辅政。太甲执政的第三年,就忘乎所以,越过法律制度任意欺压百姓、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
伊尹先是劝谏太甲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太甲不听劝告,伊尹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太甲放逐到商汤墓所在的桐宫(西亳城东,今偃师西南)。 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暂时管理国家大事。
太甲在桐宫思过三年后,伊尹带领文武大臣迎接太甲回到西亳,把政权重新交还给他。太甲重新登上王位后,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地遵照祖宗的规矩办事,在伊尹等大臣的协助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从先王居
甲骨文合集36959号甲骨中的“洛”字
盘庚即位之初,商朝国都位于黄河以北的奄(今山东曲阜)。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决定渡河南下,迁到商汤的故地西亳定居。当时商朝已经五次迁都,朝廷居无定所。因此民众相互慨叹,都发怨言,不想搬迁。
盘庚于是晓谕诸侯和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祖先共同平定天下,一切法则都能遵循。舍弃这些好的法则,而不努力实行,凭什么成就德政呢?”,于是渡河南下,修治先王故都西亳, 推行商汤的政令,从此百姓安宁,商朝国势再度振兴。
甲骨洛地
甲骨文合集36959号甲骨
从殷墟发现的商代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文中可知,在商代河洛之间,当时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都邑,甲骨文中称为“洛”,这座城邑由甲骨文的记载来看,至迟在晚殷时期已经存在。以下是两条帝乙、帝辛时的卜辞:
癸丑洛,贞王亡祸。(《合集》36959);
癸丑在洛师,贞祸,王:吉。(《合集》36960)。
(注:本条卜辞由拓片来看,洛字和字之间也可能还有缺字,但“在其卜”乃第五期卜辞常见的文例,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肯定本条卜辞的洛是指洛地的城邑,而非洛水。)
由上可见,当时商王住在洛地,则此地必有宫室等建筑,其为城邑是无疑的,第二条卜辞还称洛为,者师之所驻,说明此地的城邑还应有一定规模 ,可能为商代西亳城。
《汉书·卷二八上·志第八上》:“偃师,尸乡,殷汤所都。莽曰师成。”,但并未称其“亳”。
东汉末年的郑玄在《尚书·书序》中注曰:“亳,今河南偃师县有汤亭。”是最早将偃师与“亳”联系的记载(《尚书·胤征》孔疏注)。
商都偃师西亳遗址
《水经注》:阚骃注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
唐代《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河南偃师为西亳,盘庚所徒者。”
清代《尚书古文疏证》载:殷有三亳,二在梁国,一在河洛之间。
偃师商城
甲骨文《殷虚书契后编》有“在商贞于亳”之语,联系其它有关材料,商应为商丘(今商丘南)﹐而亳与南亳位置适合。
成汤陵
西亳商城遗址
经过15年的勘察、发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两面较直,北垣东段向东南斜收,为避开城址东南一个陂池,东垣中段偏南部位的墙体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墙南北最长1700余米,东西最宽1200余米,南端仅宽740米。可确认的城门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东、西垣对应部位各2座。
偃师商城小城北墙遗址
洛阳偃师商城是商灭夏后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标。国家有关部门已投资在此建设商城遗址公园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