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冬 编辑
麦冬(拉丁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 f.) Ker Gawl.),百合科沿阶草属草本植物 ,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具椭圆形或纺锤形小块根,小块根淡褐黄色;茎很短;花单生或成对生;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麦冬原名麦门冬,其名源于“虋冬”,最早见载于先秦著作《山海经—中山经》之条谷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
麦冬原产中国,现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等地,也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喜温暖湿润、降雨充沛的气候条件和较荫蔽的环境,耐寒,忌强光和高温。繁殖方法多采用分株繁殖。
麦冬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品药物,因其块根是名贵的中草药,而成为农民种植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麦冬也被称为“禹韭”,其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人们称此草“禹余粮”。《本草衍义》《本草备要》中均记载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其能养心阴,清心热,并有一定的除烦安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所致的心烦、心悸怔忡等症。
俗名:金边阔叶麦冬、沿阶草、麦门冬、矮麦冬、狭叶麦冬、小麦冬、书带草、养神草。
中文名:麦冬
拉丁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 f.) Ker Gawl.
别名:麦门冬、沿阶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天门冬目
科:百合科
属:沿阶草属
种:麦冬
分布区域:中国、日本、越南、印度
命名者及年代:(Linn. f.) Ker-Gawl.,1807
麦冬
麦冬原名麦门冬,其名源于“虋冬”,最早见载于先秦著作《山海经—中山经》之条谷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
麦冬详解图
花葶长6-15(-27)厘米,通常比叶短得多,总状花序长2-5厘米,或有时更长些,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苞片腋内;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面的长可达7-8毫米;花梗长3-4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以上或近中部;花被片常稍下垂而不展开,披针形,长约5毫米,白色或淡紫色;花药三角状披针形,长2.5-3毫米;花柱长约4毫米,较粗,宽约1毫米,基部宽阔,向上渐狭。种子球形,直径7-8毫米。花期5-8月,果期8-9月。
因此植物体态变化较大,例如叶丛的密疏,叶的宽狭4长短等有时有明显的不同;但其花的构造变化不大,尤其花被片在花盛开时仅稍张开,花柱基部宽阔,一般稍粗而短,略呈圆锥形等性状很一致,是鉴别本种的主要特征。
麦冬 | 山麦冬 |
---|---|
花葶长6-15 麦冬原产中国, 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河南、陕西(南部)和河北(北京以南)等地均有栽培。也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丛阴湿处、林下或溪旁 。
麦冬喜温暖湿润,降雨充沛的气候条件5-30℃能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气温15-25℃,低于0℃或高于35℃生长停止,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块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进块根的膨大。
麦冬对土壤条件有特殊要求,宜于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种植土壤质地过重影响须根的发生与生长,块根生长不好,沙性过重,土壤保水保肥力弱,植株生长差,产量低,最适宜种植在河流冲积坝的一、二级阶地,河流冲积坝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新冲积土,土壤黏沙适中,能满足麦冬生长需要,河流一、二级阶地多能形成自流灌溉渠道网,其灌溉条件能提供麦冬生长的水分需求。
栽种栽前须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肥或厩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栽种前再浅耕1次,整平耙细,做宽1.3米的平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管护麦冬栽后约15天返青,发现死苗及时拔除,选阴天或傍晚补种。栽后15天须松土除草1次,以后选晴天每隔1个月或半个月除草1次,促进幼苗早分蘖,多发根。10月以后,宜浅松土,勿伤须根。麦冬植株矮小,应做到田间无杂草,避免草荒。
麦冬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立夏后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应及时灌水。冬春若遇干旱天气,立春前灌水1-2次,以促进块根生长发育。 麦冬喜阴湿环境,种植时可实行间作。夏、秋季以间作玉米为好,可减少强烈目光的直射,有利于麦冬生长;冬春季有些地方间作大蒜,但此时正值麦冬地下茎膨大发育期,一般不间作为好 采收
麦冬主要虫害是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实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前作或间作物不选甘薯、豆角、土豆等根性蔬菜;结合整地每亩施20%甲基异硫磷乳剂或5%颗粒剂250-300克,做成毒土撒于畦沟内,翻入土中,可防治线虫。蛴螬在8-9月发生,用90%敌百虫200倍液喷杀即可。 药用《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本草衍义》《本草备要》中均记载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其能养心阴,清心热,并有一定的除烦安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所致的心烦、心悸怔忡等症。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此外,麦冬还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友处方中的常用品。麦冬可代茶饮。取适量麦冬,开水浸泡,每天多服几次,能有效缓解口干渴的症状。部分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因此饮用麦冬水时,可搭配一点党参,更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 绿化麦冬还具有很高的绿化价值,它有常绿、耐荫、耐寒、耐旱、抗病虫害等多种优良性状,园林绿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银边麦冬、金边阔叶麦冬、黑麦冬等具极佳的观赏价值,既可以用来进行室外绿化,又是不可多得的室内盆栽观赏佳品,其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国外开发了很多观赏麦冬品种。 经济
麦冬因其块根是名贵的中草药,而成为农民种植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 也是中国常用中药材,广泛用于中医临床,为多种中成药及保健食品原料。
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人们称此草“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不死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由它作为主要成分的生脉散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生脉”或“复脉”的效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词条信息
|